新时代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实践探索

来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qiu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是民族教育的核心任务和民族院校的宗旨使命。全面总结新时代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主要成就和经验启示,进一步明确纵深推进的实践进路,对夯实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根基和实践基础,培养勇担“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国家治理现代化既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常规发展,也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超越常规发展、实现创新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原理表现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外部压力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生动力引发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觉创新驱发。国家治理现代化外部压力激发主要是以渗透力、驱动力、规约力等外部压力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生动力引发主要是以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客体需要为基点,在各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予以调整充实;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觉创新驱发主要是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求,立足本职岗位,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形成制度化的教育机制,这是我们党多年教育经验的总结,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尽管党领导中国人民奋斗的发展目标不断提升,经历了建国、兴国、富国到强国的历程,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主题一直没变,而且机制越来越健全、制度越来越完善。
建设新时代高素质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队伍有利于提升教学实效,有利于巩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有利于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和使命感。但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少数教师理想信念不坚定、师德师风建设有待加强,师资的配备、选聘、考核与评价存在一定的机制障碍,学科建设和培训机制不够健全、教学学术共同体建设效果不佳,部分教师理论功底不扎实、综合素养有待提高等问题。对此,需要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优化师资的配备、选聘、考核与评价体制机制,深化学科建设、培训机制建设和教学学术共同体建设,并提高教师个人综合素养。
“最多跑一次”改革既是新时代撬动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有效实践,也是鲜活的思想政治工作典型案例。以普通民众和基层党政干部两个角度为切入点,可以发现“最多跑一次”改革与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者、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上具有耦合之处。作为鲜活的思想政治工作典型案例,“最多跑一次”改革对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工作对象的转换与互动、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形态和运行具有重要启迪作用。“最多跑一次”改革,也启示我们一方面要优化思想政治工作微观环境,依托区域优势与资源禀赋为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创设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认识其本质、总结其经验、探讨其规律。文章在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建设相关制度文件的基础上,总结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建设的基本经验,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从理想信念、立德树人、师德师风三个方面探讨了深化新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建设的重点路径。
新时代大学治理体系由一个核心(立德树人)、一个统领(党的领导)、三个协同支撑(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协力抓手(行政、学术、民主)组成。大学治理能力建设有三条实现路径,即合理配置党委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力,联动提升教学治理力、科研治理力和社会服务力,多个向度耦合形成大学人才培养合力。
随着我省深层次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加快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弘扬正能量,树立良好对外形象,为开放发展营造良好外部舆论环境成为一项具有迫切现实意义的
期刊
党史教育包括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全部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和对客观事实作出的主观判断两个方面,需要正确认识这两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目前,思政课中的党史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课程设置更加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健全、体制机制保障更加全面。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到,党史教育嵌入思政课的力度有待加大;党史教育的灌输性与启发性有待进一步统一;党史教育和学生生活实际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针对这些问题,要从“八个相统一”入手,推进思政课中的党史教育改革,统筹党史教育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内容,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切实增强党史教育成效
新时代呼唤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迫切需要全面加强与改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着对育人导向的“认知偏差”、育人主体的“各自为战”、育人内容的“孤岛效应”、对育人效果的“模糊评价”等现实瓶颈。这就要求高校进一步提升认识、联动合作、示范带动、强化规范,强化各科教师课程育人责任、搭建各科教师互动交流平台、挖掘具有自身课程特色的育人内容、健全课程思政育人的考评体系,进而全面推动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并进的高校立德树人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开展黄河文化宣传,大力弘扬黄河文化.王国生书记也指出,要抓住黄河保护治理这一机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