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层单位,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班级管理更是一门艺术,管理的成功与否,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要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做好“望、闻、问、切”四环节。“望”指班主任要观察学生、注视学生、眼中有学生,“闻”指班主任要耳听八方,感知学生心声、感知班级的气息氛围,“问”指师生 的言语沟通交流,它不仅可拉近师生距离,增强学生的问师性,还传递着师爱,“切”在中医上指把脉,这里形象地喻为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评价和激励。
【关键词】班主任 望、闻、问、切 班级管理
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层单位,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班级管理更是一门艺术,管理的成功与否,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原国家教委副主任许东昌说:“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个教育专家。”因此,国家规定:学校应该加强班主任工作的领导,选派政治觉悟高的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可见,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高要求性。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让我亲身体会到了班主任工作的光荣和艰辛。要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做好“望、闻、问、切”四环节。
一、“望”
“望”指班主任要观察学生、注视学生、眼中有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落基说:“如果教师想从各方面教育人,那么他就应当从各方面了解人。”“望”,要做到眼观六路,放眼世界。班主任要从转变观念着眼,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人生观、教育观、质量观,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首先要全面观察,察言观色,知人善教,正如清代思想民家魏源所言:“不知人之长,不知人之短,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其次要重视学生,与学生对视。注视、对视、意味着平等,不俯视、不仰视、负责任地看着,试问谁何尝不想快乐而欣慰地看着学生健康成长呢?再次,班主任眼中要有每一位学生,不留盲点,不留死角,放眼世界,与时俱进,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二、“闻”
“闻”指班主任要耳听八方,感知学生心声、感知班级的气息氛围。它要求细腻敏锐的捕捉学生的心思,体会班风学风,增强教育预见性。它也不应只囿于学校学生,触角要伸至学生家庭乃至社会,在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互动中实施教育,从社会上收集信息,洞悉教育形势和发展方向,用正面的、积极的社会现象教育学生,拒绝不良思潮侵蚀学生心灵,维护班级的健康纯洁,守护校园一方净土,提升学生的免疫力。
三、“问”
“问”指师生 的言语沟通交流,它不仅可拉近师生距离,增强学生的问师性,还传递着师爱。首先,班主任要过问学生中的“中间层”,通过师爱,唤醒“中间层”学生的上进心,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向优秀学生队伍迈进。也要激励优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戒骄戒躁,更要关注“后进生”,倾注爱心、耐心、细心,嘘寒问暖,学生定会“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其次,“问”要有计划性、目的性、艺术性,统筹兼顾,充分运用批评和表扬,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一样的话百样说”,既要做到真诚交流,又要震撼其心灵,维护其信心和尊严。再次,要辨声析音,既要关注学生谈话时的节奏、语调,又要注意其言语的内容。“言为心声”,思量这言是真言乎?假语乎?须细心辨别,及时捕捉言语中的有效信息,以指导工作。
四、“切”
“切”在中医上指把脉,这里形象地喻为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评价和激励。首先要“切”中要害,即“铸魂”。优秀班主任王阁文说得好:“班主任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获得终生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精神支柱,使之在人生道路上不断提高与自我完善。”其次要“切”宽范围,不仅要关注学习,还要关注“做人”,关于学习水平和能力的评价,不能仅以考试分数的高低评价优秀,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更要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作为重要标准,扬创造之帆。再次,要“切”出水平,游刃有余,迅疾地“切”去学生的“毒瘤”,不留后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学生健康学习。
“望”是理解,“闻”是感受,“问”是交流,“切”是教导,四者环环相扣,融会贯通。从某种意义上说,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班主任工作难免会出现偏差、失误。为减少或避免会出现偏差、失误,班主任要全面地看学生、看问题,“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更要发展性地看,克服“优先效因”、“近因效因”、“习惯心理”、“思维定势”的干扰,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促进班级良性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班主任》.
【关键词】班主任 望、闻、问、切 班级管理
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层单位,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班级管理更是一门艺术,管理的成功与否,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原国家教委副主任许东昌说:“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个教育专家。”因此,国家规定:学校应该加强班主任工作的领导,选派政治觉悟高的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可见,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高要求性。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让我亲身体会到了班主任工作的光荣和艰辛。要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做好“望、闻、问、切”四环节。
一、“望”
“望”指班主任要观察学生、注视学生、眼中有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落基说:“如果教师想从各方面教育人,那么他就应当从各方面了解人。”“望”,要做到眼观六路,放眼世界。班主任要从转变观念着眼,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人生观、教育观、质量观,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首先要全面观察,察言观色,知人善教,正如清代思想民家魏源所言:“不知人之长,不知人之短,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其次要重视学生,与学生对视。注视、对视、意味着平等,不俯视、不仰视、负责任地看着,试问谁何尝不想快乐而欣慰地看着学生健康成长呢?再次,班主任眼中要有每一位学生,不留盲点,不留死角,放眼世界,与时俱进,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二、“闻”
“闻”指班主任要耳听八方,感知学生心声、感知班级的气息氛围。它要求细腻敏锐的捕捉学生的心思,体会班风学风,增强教育预见性。它也不应只囿于学校学生,触角要伸至学生家庭乃至社会,在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互动中实施教育,从社会上收集信息,洞悉教育形势和发展方向,用正面的、积极的社会现象教育学生,拒绝不良思潮侵蚀学生心灵,维护班级的健康纯洁,守护校园一方净土,提升学生的免疫力。
三、“问”
“问”指师生 的言语沟通交流,它不仅可拉近师生距离,增强学生的问师性,还传递着师爱。首先,班主任要过问学生中的“中间层”,通过师爱,唤醒“中间层”学生的上进心,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向优秀学生队伍迈进。也要激励优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戒骄戒躁,更要关注“后进生”,倾注爱心、耐心、细心,嘘寒问暖,学生定会“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其次,“问”要有计划性、目的性、艺术性,统筹兼顾,充分运用批评和表扬,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一样的话百样说”,既要做到真诚交流,又要震撼其心灵,维护其信心和尊严。再次,要辨声析音,既要关注学生谈话时的节奏、语调,又要注意其言语的内容。“言为心声”,思量这言是真言乎?假语乎?须细心辨别,及时捕捉言语中的有效信息,以指导工作。
四、“切”
“切”在中医上指把脉,这里形象地喻为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评价和激励。首先要“切”中要害,即“铸魂”。优秀班主任王阁文说得好:“班主任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获得终生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精神支柱,使之在人生道路上不断提高与自我完善。”其次要“切”宽范围,不仅要关注学习,还要关注“做人”,关于学习水平和能力的评价,不能仅以考试分数的高低评价优秀,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更要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作为重要标准,扬创造之帆。再次,要“切”出水平,游刃有余,迅疾地“切”去学生的“毒瘤”,不留后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学生健康学习。
“望”是理解,“闻”是感受,“问”是交流,“切”是教导,四者环环相扣,融会贯通。从某种意义上说,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班主任工作难免会出现偏差、失误。为减少或避免会出现偏差、失误,班主任要全面地看学生、看问题,“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更要发展性地看,克服“优先效因”、“近因效因”、“习惯心理”、“思维定势”的干扰,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促进班级良性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