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块形成对凝血三项及D-二聚体检测结果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药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f107893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血块形成对凝血三项[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9年7月我院日常检查工作当中所发现的存在血块的100份送检血样标本作为调查对象,设置为观察组;同期将1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样标本作为调查对象的对照研究,设置为对照组。对两组调查对象的血样标本进行比较,分析血块形成对凝血三项和D-二聚体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结果通过分析调查可知,观察组的血液标本D-二聚体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而活化部分A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分析心电图改变应用于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内科于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按照疾病类型分为观察组(脑梗死45例)、对照组(脑出血45例),进行心电图检测,对比两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心电图具体异常分布情况(心肌损伤、心律失常、复极变化);治疗后2周,统计疾病发展情况,分析不良预后情况与心电图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57.78%,低于对照组的93.33%,P<0.05;观察组患者心肌损伤、心律失常、复极变化总发生率分别为15
目的探究互动式健康教育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58例在抚顺中医院接收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互动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肠道症状、全身症状、社会功能及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75.86%)(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
目的分析在心胸外科护理工作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前)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8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后)我科收治的8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医护一体化实施前后医护人员对工作模式的评价、护理质量评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施后医护人员对工作模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
目的探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式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工作的影响。方法从2019年1~6月我站的10539位无偿献血者中选取696例无偿献血者设为对照组,对该组献血者实施常规护理;另从2019年7~12月我站的10962位无偿献血者中选取696例无偿献血者设为观察组,对该组献血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调查献血者对无偿献血护理的满意度及献血者献血知识知晓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献血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80例肝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和试验组(40例,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术后偏执、敌对、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评分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干预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DCM并心力衰竭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8)。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行益气养阴活血中药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14%)明显高于对照组(53.57%)(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F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无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刮宫手术治疗组开展传统刮宫手术,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组开展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操作平均时间、手术的出血总量、手术后的住院天数、超敏C反应蛋白监测水平、白细胞监测水平、肿瘤坏死因子监测水平、生活质量、手术并发症及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结果与刮宫手术治疗组相比,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组在临床疗效更高,超敏C反应蛋白监测水平、白细胞监测水平、肿瘤坏死因子监测水平
目的研究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手术室全身麻醉留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及尿管刺激的影响观察。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2~12月收治的234例手术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护理组113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121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总结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护理价值。结果干预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组尿路刺激发生率及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针对手术室全身麻醉留置导尿管患者实施科学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苏醒期躁动情况,减少对患者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相关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收集我科共120例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均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采用瑞舒伐他汀钙片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之上采用中医药方降脂护肝,1个疗程时长为10 d,为期3个疗程。测定不同组别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血脂水平和有关中医症候积分。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的中医症候治疗显效(65.00%),观察组有显著提升(88.33%);不同组别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在进行治疗后均出现明显改善,
目的关于中医药康复疗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分别通过早期中医药康复疗法和常规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指导,评价不同干预方法所取得的效果。结果①观察组[90.91%(40/44)]的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77.27%(34/44)]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9.09%(4/44)]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29.55%(13/44)]更低,差异有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