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生化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中药药理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nqi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制备原发性痛经大鼠模型,探讨五加生化胶囊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作用,并深入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五加生化胶囊110、220、440 g/kg组、吲哚美辛6.75 mg/kg组,每组10只.采用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联合腹腔注射缩宫素法制备痛经大鼠模型.造模第5d开始灌胃给药,连续给药7d,1次/d.末次给药后,腹腔注射缩宫素,记录30 min内扭体次数及扭体潜伏期;Elisa法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ROG)、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8(ILL-18)含量,子宫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2α(PGF2α)含量;子宫、卵巢组织称质量,计算脏器指数;HE染色观察子宫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组织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和IL-1β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子宫组织NLRP3、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SC)、核因子κB(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扭体次数显著升高,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血清E2、IL-1β、IL-18含量显著升高(P<0.01),PROG含量显著降低(P<0.01);子宫组织PGF2a含量显著升高,PGE2含量显著降低(P<0.01);子宫指数、卵巢质量及指数显著升高(P<0.01);子宫组织内壁柱状褶皱参差不齐,内膜变薄、空泡样变,外膜局部增厚,肌层有充血现象;子宫组织中NL-RP3、IL-1β蛋白表达平均光密度值显著增加(P<0.01);NLRP3、ASC、Cleaved caspase-1、NF-κB p65(核)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7d后,五加生化胶囊440 g/kg组大鼠扭体次数显著降低,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血清E2、IL-1β、IL-18含量显著降低,PROG含量显著升高(P<0.01);子宫组织PGF2α含量显著降低,PGE2含量显著升高(P<0.01);子宫指数、卵巢质量及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子宫内膜相对光滑平整、空泡变化和充血现象明显改善;子宫组织中NLRP3、IL-1β蛋白表达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降低(P<0.01);NLRP3、ASC、Cleaved caspase-1、NF-κB p65(核)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结论:五加生化胶囊对原发性痛经有预防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激素水平、抑制子宫炎症因子反应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加味升降散治疗膜性肾病(MN)的作用机制,为后续实验研究开拓思路,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加味升降散治疗MN的可能作用靶点和通路,采用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建立MN大鼠模型,给予加味升降散27.3 g/kg和盐酸贝那普利1 mg/kg干预4w.给药结束后处死大鼠,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PI3K、AKT、MAPK1和IKBKG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最终获得加味升降散活性成分75种,核心靶点114个.加味升降散可影响细胞周期、DNA生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及细胞试验研究益肾通癃汤治疗前列腺癌的分子机制.方法:借助TCMSP、TCMID数据库及相关文献检索益肾通癃汤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及相关文献检索前列腺癌的作用靶点,构建药物与疾病映射靶基因网络,利用STRING构建益肾通癃汤治疗前列腺癌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运用MCODE插件对上述构建的PPI网络进行模块化聚类处理,通过David数据库对药物-疾病关键靶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以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
以脑性瘫痪中西医诊断标准为依据,整理总结脑性瘫痪的评价标准,通过查阅国内外与脑性瘫痪动物模型相关的研究文献,分析现有动物模型的优缺点,对脑瘫动物模型与临床症状的吻合程度进行评价.经分析对比发现,现有动物模型以单因素造模方法为多,但以多因素联合造模取得的结果更为准确、可靠、成功率高.其中吻合度较高,技术较为成熟的模型为单侧颈动脉结扎联合缺氧模型.此外,目前脑瘫模型造模方法也多以西医为指导,在造模过程中缺少中医致病特点,其中医的临床吻合度较差.因此,建立能够充分体现中医证候特点的动物模型,规范脑性瘫痪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