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物多元化教学对学生学习的意义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004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事生物教学已14年了,每年总有一些学生无法跟上进度,学习有困难,或是学习动机低落、兴趣缺失、没有成就感等,生物成绩也总是毫无起色,因而想借助“多元化教学”来提升生物教学成效,进而增进学生信心与成就感,使学生能主动学习。本文所探讨的“生物多元化教学”策略,旨在通过同行间的相互学习、彼此分享,在常规教学方法外提供另一个学习的途径。
  关键词:生物;多元化;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113-01
  教学的主体在于学生,教师运用任何一种教学方法,要以能够激励学生有效学习为优先考虑。传统的讲授法,偏重于内容传授,易忽略学生学习需求差异性,导致学生学习效果有限。为了让教学内容和方法更能贴近学生个别差异和需求,在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以补传统讲授法之不足。
  一、多元化教学的意义
  不管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需要多元化教学,学生的学习才有意义。唯有多元化教学,学生才能有效的学习,才能让学生爱上生物。多元化教学,不只是知识背诵,而是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更重要的是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素养。过去是考试领导教学,为了升学反复就课程进行练习,但是多元化教学包括情意,像是科学素养、科学态度等,例如判断、证据与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
  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素养该要如何培养?以我14年的教学经验认为,需要多元教学方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教学方法,也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另外,“分组合作学习”也很重要。
  二、多元化教学之分组合作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别于全班授课及个别式学习的教学型态和方法。在“分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根据学生特点与教学需求,将学生进行异质性或同构型分组,透过小组成员彼此互动与合作提升学习成效。国内外许多研究发现,分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增进学生学习动机、发展合作及沟通技巧、增进学生自信及促进班级融合、有助于适性发展,是一项具备多项功效的教学策略。“分组合作学习”具有许多可适用于不同教学情境的教学策略,而且由于加入学生参与互动,其教学流程的复杂度较高,教师更需展现教学专业,课前做好善规划与备课,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合作的技巧。例如,擅长绘画的同学,可以进行生物图表的绘制,适合阅读的同学,可以解决问题或理解科学,还有擅于制作模型的同学,可以使知识形象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能力,强化学生特点,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可以养成学生一辈子可以带着走的能力,而不只是记忆,她说,记忆的东西,考完试就忘了。
  三、多元化教学之实践教学
  要养成学生一辈子可以带着走的能力,要带学生走出教室实践。以生态单元、鸟类单元为例,带着学生到鸟类生态园参观,首先设计简单的教学过程,从认识鸟类特征、迁徙、栖息条件等,再融合地理及生物知识,让学生讨论、融会贯通,再搭配参观收获与成果,学生透过赏鸟,了解生态、栖息地,同时了解鸟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学生才能对生态具有完整概念,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综合素质。以“循环系统”课程为例,首先从贴近学生生活的消化系统开始,像是吃过的动物内脏,猪心、鸡心、鸡胗等内脏,接着请同学谈谈听过的消化系统的疾病?从生活中熟悉的观念带进循环系统的课程,也在学生回答中,交换观念、理清概念。
  四、多元化教学之科技与信息教学
  生物是生命科学,除了要让学生走出教室实践,新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以“带得走的能力”取代“背不动的书包”,其中一项为运用科技与信息的能力。身为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信息科技及网络的影响已经改变了学习的形态,而面对教学与学习模式的转型,能利用信息科技多媒体与网络的特性,融入教学活动中,以创新改善教学模式,营造活泼生动、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以培养学生具备运用、组织、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血液循环”教学中,因为传统教学方式讲授式本单元内容时,至少需要三课间,对于心脏结构的图片,总要解释许久学生才能了解。学生知道心脏会跳动,但不知心脏是如何跳动?为什么要这样跳动?最难理解的是血液到底是如何循环全身的?往往教师口沬横飞的形容:左右心室同时收缩,血液流入右心室 血液流入肺动脉,左心室血液流入大动脉……多数学生还是一知半解。
  由此可知,大部分的学生无法靠教师讲授及图片了解内容,所以我试着让这些概念以“动”的方式来呈现,在讲述的过程中,可让学生先看完动画再说明,学生学习速度不同可重复播放动画,尽可能使学生都清楚,例如教授“心脏血液循环”动画可让学生看个二分钟,再问学生“看到心脏是如可跳动的?”“左心室血液流向何血管?”等,让学生发表其所看到,教师再利用动画上按钮一步一步说明,学生看到计算机仿真动画自然就了解其意义。其次教授心脏单元时,利用动画所附填充题与学生做互动,可让学生来操作,以提升教学效益与学习效果,展现信息科技特性以落实信息融入教学的目的。
  五、多元化教学之探究式教学
  生物要如何学习才能容易上手?科学探究的能力十分重要。探究式教学重点是透过做中学,发展学生探究与实践的能力。很多教师在进行生物实验是“食谱式”的实验,从第一步开始到第二步,第三步,再是结果,这种教学方法没有不利于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和理解。猜测是人的天性,例如在进行实验课程时,我给学生未知的溶液,试管中的溶液,可能是葡萄糖或淀粉液或白水,要求学生以课本上教法进行测试,再求出结果,这样学生上起实验课程比较有趣,也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好是更好的敌人”,教学要更卓越、更精进,把不得不做、而且无趣的教学工作变成有趣的工作,也让生物教学变得有趣。过去师生关系冷漠,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师生关系变好,上课也更开心。
  谈起生物课程,总好像有谈不完的教学方法。多元的教学方法来自于对生物课程体系的更深理解,要多元化就要带领学生进入大自然。生物教学如果关在教室上,一定很无聊,走进大自然,或将大自然的影音图像带进教室,让学生喜欢大自然,尊重生命,这样学生才会尊重生物的多样性,這种科学素养,远比念一大堆科学术语还要重要。
  参考文献:
  [1]陈丹.张颖之.高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调查[J].学科教育,2003(1).
  [2]刘敏.中职生物教学工作的现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5).
  [3]刘莉.中职生物课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职业教育,2009(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已全面迈向了经济现代化、科技智能化的发展战略。互联网、智能产品早已普及,在大学生当中显得尤为突出,就是这种电子产品、智能化产品日渐取代了体力劳动。以智能手机为例,有了它以后大家很少动手写字了,智能手机似乎成为了大家沟通的纽带。现在的大学生们,连课堂笔记大多都喜欢以图片的形式存储在手机上,就更别提体育运动了。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育;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
叶澜教授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曾提出四个“还给”的观点,分别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自主权交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言下之意,基础教育改革要取得成效,就要师生共同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只有师生有机配合,达到和谐,才能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简而言之,就是要师生共同构建和谐课堂。中学生常常感到物理是最难学的课
摘 要:结合课程标准的内涵,给出了应用型大学课程标准应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堂教学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课程标准;应用型大学  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等方面都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特色。而课程标准建设问题,对于实现国家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课程标准来规范、指导教学,高校课程改革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培养
我国资本市场建立和发展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特定历史时期,因而市场参与机制存在明显的缺陷.要从制度创新上推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必须建立和完
独立学院课外科技竞赛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促进实践教学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针对路径搜索和路径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搜索算法。通过逆序搜索和优化估价函数两种方法,将无向搜索转化为有向搜索,将全局估价转变为局部估价,提高了算法效率,使之更适合处理大规模的路径优化问题,消除了复杂环境下路径搜索中可能出现的假"死"现象,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提高大规模仿真速度的新思路—路径搜索与仿真过程分离。最后,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针对非线性优化问题讨论了一种基于迭代进程和适应值综合的自适应变异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按照自适应变异方法从迭代进程上、以及从目标函数适应值上调整速度惯性因子,同时结合正态变异算子调整搜索方向。采用专用测试函数进行仿真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收敛,具有很高的搜索效率和求解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