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可贵,文化交流才是真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代著名散曲家贯云石出生于官宦世家,祖父是元朝的开国大将军,父亲也在军中担任要职。本来将门只应出虎子,贯云石却是鱼和熊掌兼得——他不仅遗传了父亲的武将本领,还继承了出身于维吾尔族文人世家的母亲的基因。
  20岁时,他就开始世袭官爵。但他没有坐享其成,而是常常“日省三身”,除了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学识外,还思考着如何博采众家之长,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这一点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当时的元朝等级制度森严,蒙古族位列第一等,其次是回族、维吾尔族等,而汉族人地位低下。但贯云石不理会这些,他喜欢汉族文化,也喜欢与汉族人交朋友,只是身在官场,他有很多力不从心之处。
  贯云石当时统领7000名士兵,管辖着十多万户百姓,每天需要训练士兵、处理琐碎之事,因此他只有极少的时间可以用来学习和思考。当学习与名利起冲突时,贯云石做出了一个令世人皆惊的举动:把世袭官职让给弟弟,自己拜师学习去了。
  有个汉族人是当时著名的散文大家,贯云石放低身段前去向他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贯云石接触到许多汉族精英,有杂剧家张可久、散曲家徐再思等,这些人的学识让他眼界大开。
  贯云石沉浸在汉族文化里,对名利根本不感冒,一心只读圣贤书。因为他骨子里崇尚汉族文化并乐意结交汉族朋友,结果他被同族朋友拉黑了,其他地位高的少数民族的圈子也将他摒弃在外,但贯云石我行我素,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和平鸽,穿梭在各民族中间。
  虽然贯云石对做官不感兴趣,但他认为身边的很多汉族朋友都是贤明之士,就想推荐他们入朝为官,同时也希望元朝廷能够摒弃民族之别,广纳贤士。贯云石洋洋洒洒写下万言举荐信,呈给元仁宗,可仁宗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只欣赏贯云石的才华,让他人了翰林院,并成为第一位维吾尔族籍的翰林学士,对其他汉族人则不重用。
  贯云石对此很不爽,干脆干了一年就辞职了。有福同享、有官同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此霸道的交友条款,让贯云石失去了朝廷对他的青睐,朝廷之后再有好差事几乎不再考虑他了。
  恢复自由之身的贯云石常常约上三五个好友,一起饮美酒、论古今,一边游山玩水,一边顺道访友。此前,贯云石和一些朋友只是诗词唱和而从不曾谋面,这次他们终于可以见面了,而贯云石所到之处,汉族朋友们对这位维吾尔族朋友也是极尽地主之谊。
  在钱塘江畔,张可久陪他观赏潮起潮落。二人在湖边饮酒唱和,贯云石乘兴写下散曲,让张可久欣赏点评。贯云石的散曲豪放之中又透着缕缕柔情,既有西域的奔放,也有江南的婉约,令张可久频频拍手叫好。
  贯云石不仅写得好,唱功也很了得,他和一位生活在海盐(今属浙江嘉兴)的朋友对当时盛极一时的“海盐腔”(一种汉族戏曲声腔)进行研究创新,经过去粗取精的整理,使海盐腔的唱法得以广泛传播,为海盐腔日后演变成昆曲奠定了基础。
  在散曲创作领域,贯云石与汉人徐再思齐名,但两人之间没有嫉妒,只有惺惺相惜。贯云石的作品诙谐有趣,曲意俊雅,于是自号为“酸斋”;而徐再思的作品甜美清丽,不流于俗,于是自号为“甜斋”。后来,世人又把他们的作品集合在一起,很幽默地取名为《酸甜乐府》。在汉族堆里混得好的贯云石有些乐不思“蜀”了,但最终还得回到大都。
  人缘好,在外吃得开,但是回到现实生活中来,贯云石却陷入困境:没工作也就沒薪酬,没薪酬,生活就难以维持。虽然贯云石家境优越,但因为总是做些违背家族意愿之事,他也不好意思伸手向家里要钱。然后,他就开始卖药了。
  贯云石之所以选择以卖药为生,与他爱交友的个性有关。他喜欢与汉族人打交道,不问出身、不计较职业,即使是平民百姓,他也同样谈得来,正是在与平民百姓接触的过程中,贯云石才萌生出卖药的想法。当时的药店垄断在蒙古族统治者的手里,药价极高,许多贫穷百姓无钱买药,贯云石就打算开一家良心药店。
  药店开张后,贯云石不打广告、不搞促销,而是先给自己起了一个新笔名“易服”。单从字面上解释,可能是他不想穿蒙古袍了,改穿汉服以示友好,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时人评价他的“出身富贵,不以奢靡为时尚,爱与布衣交往”。这是贯云石作为浊世佳公子的可贵之处,并深得世人点赞。
  而贯云石的为人处世也的确平易近人。有一次,他外出访友,走到河边,看到一名渔翁正在晒用芦花做成的被子,就想买下那床芦花被。渔翁本来不想卖,得知要买的人是贯云石后,就说不用给钱,但是要写首诗来换。
  于是,贯云石略微沉吟便吟出一首诗来:“采得芦花不浣尘,翠蓑聊复藉为茵。”以诗换芦花被,这可能是史上最奇葩的一桩交易。贯云石语音刚落,渔翁拍手成交。
  贯云石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缘好到如此程度,于是又给自己取了一个“芦花道人”的称号。元朝不信道,而贯云石此举无异于向元朝统治者宣布,自己彻底与朝廷、名利断绝关系了。
  此后,翩翩公子贯云石“如天马脱羁”,混迹于尘世间,虽然看似卑微且被世俗所不容,他的才华却得到世人认可,每每外出访友或卖药,所到之处“士大夫从之若云”。为他点赞的文人墨客更是数不胜数。人们除了对他的艺术作品评价很高,也对出身高贵的他能够摒弃民族与传统偏见,促进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给予了高度赞扬。基于此,后人即使封他为“文化交流大使”也不为过。
  编辑/夏涵
其他文献
随着同伴逐渐提前迈入“中年恐慌”,淘编们越发喜欢回忆青葱岁月,尤其是在校园里穿着白衬衣、背着木吉他的高光时刻。然而,我们总会被某件糗事定格在尴尬深处,成为不朽的老梗。  决微:我上学时总坐在最后一排,因为身材高挑嘛,你懂得。那時我特别喜欢向后仰着翘板凳玩,结果有次用力过猛,扑通一声跌进垃圾桶里,老师让同学连人带桶把我抬了出去。  夕颜:我简直喜极而泣,你这傻孩子,终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归属之地了。  
1945年夏天,在美国海军总部,研究员斯宾塞收拾好行李,依依不舍地告别海军无线电学校,准备退役回乡。斯宾塞之所以依依不舍,是因为他在这里没有实现自己伟大的目标。  这个目标要从闻名于世的泰坦尼克号说起。1912年4月,世界巨轮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消息震惊了整个西方界。这艘寓意着“永不沉没”的巨轮怎么会在首航中沉没了呢?很大原因与当时落后的探测技术有关。这让斯宾塞产生了一个念头:全力研究无线通信技术,避
据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的睡虎地秦简记载:男子身高六尺五寸时举行冠礼,然后方可结婚;女子身高六尺二寸才算成年,然后许嫁。也就是说,能不能结婚与年龄无关,完全取决于身高。  中世纪的欧洲民众多信基督教,普遍奉行禁欲主义,因此最初反对婚姻,但考虑到后代繁衍的问题,教会做出严格的规定——只有周二、周三这两天夫妻才能同住。  巴基斯坦青年的婚事由双方父母做主,婚前男女雙方不能见面,甚至婚宴也是男女分开
洪武七年(1374年)春,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朱元璋厌倦了南京宫廷局促的天地,也厌倦了山呼万岁、俯首帖耳的群臣。他闲坐在东黄阁上,想起城郊龙湾的狮子山,他曾在那里指挥军队以少胜多,大败陈友谅。顿时,一股豪情从心底升腾,他想:何不在此兴建观光高楼?既可缅怀自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战争经历,又能俯瞰长江、与民同乐。  他被自己的想法所感动,连高楼的名字都取好了——阅江楼。但他毕竟出身寒微,了解民生疾苦
古装影视剧中,黄色通常是皇帝专属,普通人若敢擅用黄色,后果不堪设想。实际上,黄色被赋予独特的政治意义是明清的事,许多颜色都曾被当作龙袍的主题色。两宋时期的龙袍多配赭红色,而皇帝的“祖师爷”——秦始皇的龙袍是黑色的。  至于秦始皇为何把龙袍做成黑色,有人认为是当时的印染技术不发达,无法生产出颜色足够鲜艳的布料。这种说法有些道理,但并不全对。孔子说“恶紫夺朱”,苟子说“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可见当时的
热点  美国纽约州环境保护厅将大闸蟹列为“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物种”,联邦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声明,私运或携带大闸蟹入境均属非法行为,违者将面临最高1万美元的罚款。  苏月珑 机票已经买好,就差人和我去捕捉了,求捎带。  爆米花 葱、姜、蒜已备齐,大闸蟹快到碗里来!  浩然年华这等人间美味,他们为何要跟自己的胃过不去呢?  小时光 大闸蟹表示:我既然这么招人嫌弃,不如把我放生。  自从2016年《我在故宫
《权力的游戏》虽是背景架空的小说,但许多情节其实取材自中世纪欧洲史,这一点在服装上的体现最为鲜明,比如荆棘女王的头饰造型。  中世纪画作里的妇女通常包头巾,除宗教因素外,头巾还有保暖、表示身份、炫富的效果,更演化出各式造型。如“巴贝特”是12、13世纪贵族妇女的惯用头饰,由王冠及包覆下巴的纱巾组成。  中世纪晚期,封建社会崩解,市民阶层逐渐崛起,贵族婦女纷纷脱下王冠,改戴逆反重力的“埃南”,也就是
68年前的上海,學生这样过暑假
提到俄国诗人普希金,人们耳边就会响起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他也因才华横溢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然而,这位俄国的“国宝”却有来自非洲的血统。因为他的外曾祖父是彼得大帝的黑奴阿卜拉姆·汉尼巴。黑奴如何摇身变贵族,进而影响了普希金的人生,这还得从一次拐卖说起。  汉尼巴出生于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一天,一群来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奴隶贩子将他从父母手中抢走,押解到首都君士坦丁堡售卖。之后,
中国数千年帝制,皇帝上衔天命、下御臣民,身居九五之尊,从来都是一言九鼎,似乎不受任何掣肘。实际上,皇帝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时还要看臣子的脸色。  万历登基时才九岁,从小就跟着首辅张居正,他的八个老师和侍讀都是张居正任命的。他的两位母亲受前朝首揆高拱胁迫,张居正献计除了高拱,此后两宫太后和万历都对张居正言听计从。  万历批臣子的奏折,都只会在张居正的“票拟”上批“如拟”或“知道了”。张居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