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民艺术普及背景探讨群众舞蹈编导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hao_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民艺术已经呈现深入发展与普及的局面。对于现代文化服务的管理,文化工作者还是需要做好群众的舞蹈编导工作,这个也是文化管理的核心,也能体现如今社会文化体系积极发展的重要意义。目前全民艺术在不断发展中,也让文化工作人员对全民艺术的发展有了深入地了解,也对群众舞蹈编导工作的不足有了深刻的认识。因此,对于文化管理工作者,需要在发展中提升认知,在发展中探索出全民艺术的价值以及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全民艺术;舞蹈;编导;传统性与现代性
  如今在全民艺术普及的背景下,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与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与重要了。文化工作者在工作中,需要来为群众组织舞蹈,帮助他们编排积极向上的舞蹈,从而在舞蹈的艺术中锻炼他们的身体,提高他们身体的素质以及文化素质,提升群众整体生活水平。在全民艺术普及中,也同时可以给群众普及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这也是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是在新时代全民艺术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在对群众舞蹈编导工作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一些不容小觑的问题,也亟需我们去积极面对和解决,这样才可以持续高效地保持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在提出解决方法之前,我们必须全面认识现在暴露出的问题,在发展中提供全新的解决思路,才能更好地保障群众舞蹈活动建设的有效性与促进艺术发展的成效。所以基于这些方面,对于当下群众舞蹈编导的内容,我们要兼顾传统性与现代性,对群众舞蹈发展深入探究,发展新思路,这对群众基础文化活动的建设与发展,以及提升群众文化建设的水平,都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1.群众舞蹈艺术传统与现代的内在表达
  群众舞蹈作为一种很早就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其经典艺术的表达,各个地域都有着各自的特色,有非常明显的地域表现特征,外在上在这艺术中可以看出各地的风俗习惯,内在上则融入了各个地域不同的艺术理念。因此,文化地域不同,群众舞蹈在各地区的表现方式也不一样,但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却都得以广泛的发展。各个地方对于群众舞蹈表现的类型多种多样,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点,就是可以让参与者与观赏者带来身心愉悦的感受。传统的群众舞蹈艺术形式取材于现实生活,将生活与艺术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随着这类群众舞蹈艺术的不断发展,各个地域的人们沟通交流也越来越方便,各个地域的群众舞蹈也在不断的与时俱进[1],艺术表现来源于生活也慢慢高于生活,体现出现代性,也逐步呈现出各自鲜明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于不同地域的受众来说,也有着别样的吸引力,这也是群众舞蹈艺术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内涵。
  2.群众舞蹈艺术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我国在文化发展方面有着几千年的积累,生活与文化相结合的发展方式也有着多年的经验积累。在文化艺术发展的过程中,群众舞蹈的艺术慢慢从文化发展中独立出来,并且随着长期的发展,其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其表现的效果也与时俱进,这也表现出我国在文化艺术发展中的独特魅力。群众舞蹈作为一种比较经典的舞蹈艺术,在发展中也融合了群众丰富的文化艺术生活方式与内在文化的艺术表达。而在现代文化艺术发展中,群众舞蹈也是舞蹈表现形式的一个重要的全民艺术表达方式,但是传统群众舞蹈随着多年的传承与发展,许多年轻人对于这种艺术形式缺乏深入的认知以及对其不够重视,导致其受众群体在不断地缩小,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对于群众舞蹈的发展,也日益凸显出更加严峻的挑战,对于文化艺术工作者来说,其群众舞蹈的编导也出现了新的压力。群体舞蹈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涵盖了丰富的舞蹈形式,其各种音乐元素也多种多样,这些都是群众舞蹈发展与传承的一些重要载体,对社会文化艺术体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由此,对于文化艺术工作者来说,不仅要对传统的群众舞蹈有着深入的认知,也要对现代舞蹈的潮流也要有着及时的吸收能力,在对传统群众舞蹈的内涵不断挖掘的同时,也要加入现代舞蹈的优秀元素,对群众舞蹈的文化艺术体系不断的丰富与发扬,这样才能提高群众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提升舞蹈编排的整体效果,吸引更多人群加入到群体舞蹈的艺术表达中来[2]。
  3.群众舞蹈在融合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从古至今,不管是什么样的艺术,在发展中都要跟随时代的潮流来进行,否则最终会被社会所抛弃,因此群众舞蹈在发展中要不断地融合,才能更好地被新时代的人们所接受。但是群众舞蹈在融合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知并去改善。首先群众舞蹈在和现代舞蹈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传统的群众舞蹈有着特征明显的地域性,因此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地域的差别导致其传播发展的范围存在一定的限制,而其艺术欣赏的受众群体也有着一定的固定性,尤其是有部分地域的群众舞蹈含有该地区的方言以及地方的典故做支撑,导致其他地域的群体接触到时一时难以理解,从而可能对其失去兴趣,这也就制约着群众舞蹈的传播与发展,因此,如何通过对群众舞蹈的编导与创作,让群众舞蹈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对艺术体系发展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3]。
  除了地域的差别导致群众舞蹈发展受到了限制以外,发展中还出现的问题就是对于群众舞蹈的编导以及表演形式来说,其艺术水平表现较低,所体现的艺术文化明显。由于群众舞蹈发源于乡村生活中,传播也是通过群众所见、所听、所看来扩散的特点,这就使群众舞蹈在编导的过程中,其所蕴含的舞蹈要素以及音乐要素等几个重要方面没有完整的艺术体系架构形成,而这也是群众舞蹈区别于典型艺术的一个方面,典型艺术具有完整的艺术体系,而群众舞蹈则呈现出大众化以及乡村化的特点,因此群众舞蹈在传播发展中缺少必要的体系架构,导致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束缚及制约,那么如何探索出群众舞蹈艺术发展的有效途径,便是现代群众舞蹈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突破点,而借助对舞蹈有效的编导及展现,可能就是群众舞蹈发展的重要突破点,这也需要群众舞蹈的文化工作者对这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4]。
  4.群众舞蹈的传统性及现代性发展策略   群众舞蹈如果要想更好的发展和传承,就必须对其中的音乐要素以及舞蹈要素进行完整的架构,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结构体系,并且再根据群众的生活方式特点,融入生活要素,才能将群众舞蹈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更好的融合发展,下面我们从音乐要素、舞蹈要素以及生活方式来具体研究群众舞蹈的发展策略。
  1、音乐要素:群众舞蹈从最早开始,就有着丰富多彩的音乐要素,并且在乡村中,民歌的传唱有着各自地域的特色,这也就说明了民歌从乡间生活发展而来,许多地域的民歌最早是由工作号子演变发展而来,群众舞蹈也有着类似的发展经历。群众舞蹈在发展中,其音乐要素在改变过程中,都和民歌的传唱方式改变息息相关,也和群众的生活方式和业余活动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群众舞蹈中的音乐要素,要根据群众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探索和丰富,从而提升群众舞蹈的编导水平。
  2、舞蹈要素:群众舞蹈一般都有着明显的韵律和节奏感,这些艺术表现特点也从乡村生活中发展而来,因此,对于群众舞蹈的编导,不仅要体现和遵循其原本的规律,同时要体现其独特的细节,然后再对其艺术形式进行创作与分离,逐渐让其形成一种独立且具有特色的艺术形式,也就是群众舞蹈中所展现的舞蹈要素。
  3、生活要素:群众舞蹈作为一种从生活中发展而来的一种艺术,更需要体现出当地的生活艺术和文化艺术,这样才能通过群众舞蹈把当地的特色文化艺术传播出去,但是对群众舞蹈生活要素的理解中,不能脱离实际的乡村生活,否则其群众舞蹈的内涵就失去了现实意义。在对生活要素的理解和剖析中,我们要兼顾艺术与生活,并且根据当地的生活水平和劳动方式变化而变化,因此,群众舞蹈中要和当地的群众生活要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才能更好地发展有特色的群众舞蹈。
  除了以上三个要素我们要深入探究和发展之外,在对群众舞蹈的编导中,我们要不断地提升对群众舞蹈的编排水平,不仅要切合实际来发展,也要注重对思路以及理念上的创新,在编导工作中,要对现代艺术体系有着充分的认识,要对群众舞蹈保持着动态的跟进,不断梳理群众舞蹈的編导发展脉络,提升艺术发展的适应度,才能提升社会整体艺术的综合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舒荣, 陈谦. 全民舞蹈艺术普及的重要性与对策思考[J]. 四川戏剧, 2018, 218(10):187-188.
  [2]吕艺生. 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传统舞蹈的现代性编创》序[J]. 民族艺术研究, 2018, 031(004):5-9.
  [3]周美芹. 浅谈全民艺术普及中摄影艺术的实践方法——以河北省群众艺术馆为例[J]. 大众文艺, 2019, 451(01):18.
  [4]郑好. 全民艺术普及背景下群众舞蹈编导的传统性与现代性[J]. 中国文艺家, 2019, 000(005):P.282-283.
其他文献
摘要:汉服文化是我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并在近些年中受到越来越多的推崇,甚至一度被冠以国服称号,它是传统服饰文化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在重视传统文化弘扬和传播,坚持文化自信的今天,汉服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更多地关注。将传统汉服中的元素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当中,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文章就传统汉服在现代服装中的创新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传统汉服;现代服装;创新设计  
期刊
摘要:自2014年以来,中国舞蹈艺术工作者越来越深刻体会到习总书记文艺思想的重要指导作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近六年来,中国舞协大力支持舞蹈艺术工作者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风创作活动,中国舞协冯双白主席“深扎不是走过场给别人看,而是崇尚精神高地反观自己,洗涤心灵,深扎过程就是认同价值、确立坐标、对准高度的过程”。群舞《转山》作为中国舞协“深扎”团队原创西藏题材12个舞蹈作品之一,特色鲜明。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广场舞是一种深受社会大众喜欢和追捧的群体性舞蹈,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凭借其動作简单、节奏欢快、受众面广等相关特征,逐渐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舞蹈活动。在全民健身发展战略持续推进的大环境下,国家及地方政府也推出了诸多鼓励和推广政策,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广场舞这一现代化舞种体系的现代化发展。由此可见,在此新的形势下,文章就基于广场舞的全民健身群众文化活动进行思考是具有一定积极作用的,在丰富民众业
期刊
摘要:孔子的文化态度总是受到争议,但是如果我们从广义和狭义文化两个方面来思考,就能发现孔子对中国文化是积极进取的贡献。本文通过从“仁、礼、和、本”以及“天人合一”思想的角度浅析内在的逻辑层次关系,希望对孔学的文化态度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孔子;天人合一;文化态度;文化  一、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广义文化既是广义层面的文化,所谓“人文之学”正是如此,但凡与人文有关的文化都可以称之为广义文化,通
期刊
摘要:论文选取周庄古镇商业空间布局作为研究重点,着重研究了古镇商业空间的现状和改善及发展的关系问题。通过对周庄古镇饮食、住宿、娱乐、购物等商业形式的空间布局现状进行调查,作者发现周庄古镇目前存在一些商业空间布局上的不足,并据此提出了周庄古镇商业空间布局的调适建议和方案,以期带动古镇整体发展的改善和提升,实现周庄古镇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周庄古镇;商业;空间布局;调适  随着我国旅游“内
期刊
摘要:董其昌是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书画家,在明末清初这个关键时期,提出了“崇古”、“南北宗论”等理论主张,并应用其身,形成了自己以“淡”为格调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董其昌;画论;“淡”  中国绘画发展到明末清初,不仅各绘画风格和流派日臻成熟,而且各种绘画理论也日趋完善。成熟的绘画需要完善的理论来指导,在明末清初的理论中影响最大的应属董其昌“画分南北宗”之说,其中虽有不严谨之处,但不伤大局,此后清初四
期刊
摘要:《边城》是沈从文小说写作史上的一个巅峰,表现出了他对于美的理解与人性质朴美好的向往,从这篇小说中感受到自然与人的和谐之美,看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与形态。  关键词:边城;美学;中国文学  倘若你踏上小船,来到湘西边的茶峒小镇,便是误入了桃花源之中,于是看到了翠翠明亮的眼睛,听到情人间美好的呢喃细语。茶峒是一幅画,翻开《边城》,便置身于墨色山水之中。  一、水城如畫入目中  湘西的小城,船
期刊
摘要: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给我国的国画创作带来了不一样的创新,尤其是国画对素描的引入,其影响深远。针对国画对素描的引入,有些学者认为西方素描是中国画的基础;相反,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恰恰是由于素描的引入而使中国画的发展陷入桎梏,着重强调中国画不同于西方艺术,坚持“去素描化”。本文认为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针对中国画所面临的桎梏,中西结合的艺术不失为创新发展的一条新道路。  关键词:中
期刊
摘要:《蒙风》这首乐曲是以内蒙音乐为基调, 以鲜明、豪放的节奏为特色, 以简练的旋律为乐思,加上高难度的二胡演奏技巧发展而成。本文以二胡曲《蒙风》为例,从音乐风格、演奏技巧,段落借鉴马头琴演奏技巧,以及表达的音乐情感等方面对二胡曲《蒙风》的音乐特点、演奏技巧进行分析,挖掘马头琴演绎的手法,从而运用到到二胡曲《蒙风》的演奏上。  关键词:蒙风;马头琴技巧;借鉴  一、二胡曲《蒙风》的创作背景及本体分
期刊
摘要: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英语作为普及全世界的通用语言,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数学作为现代技术、科学、商业的坚实基础和有力工具,也自然成为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学科。在本文中,我首先讨论这两门风格迥异的学科是如何作为通用语言联系在一起的。之后我将分析和阐述焦虑是如何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最后,我将介绍一位在英国学习数学的学生的访谈记录。  关键词:通用语言;英语;数学  1.通用的语言  1.1通用语言  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