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格板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优化排料系统研究与开发

来源 :图学学报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lacier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格栅板广泛应用于建筑、化工、水利等领域。钢格板设计与生产流程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系统通过集成自动布板、工作量统计与优化排料等功能对钢格板设计、生产流程进行全程优化,显著提高了钢格板的设计生产效率。结合某应用实例验证本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其他文献
轴对称非球面元件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对其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的高要求给光学元器件的制造业带来更大的挑战。针对轴对称非球面的精
有报道,80%-9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经非手术治疗而愈。牵引作为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规疗法,临床应用广泛,常用的有三维快速牵引和一般电动牵引两种。笔者近年来观
给出了带两个形状参数λ1,λ2的类四次三角多项式Bézier曲线。该曲线不仅具有与四次Bézier曲线类似的性质,而且无需有理形式即可精确表示圆、椭圆、抛物线等二次曲
经专家推荐,评审小组评审,9篇论文获得中国图学学会2012年度优秀论文奖:
提出一种基于三维人脸深度数据的人脸姿态计算方法。利用人脸的深度数据以及与其一一对应的灰度图像,根据微分几何原理和相应的曲率算法与人脸数据中的灰度特征对人脸面部关键特征点定位,进而计算出人脸姿态在三维空间中的3个姿态角。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在姿态变化情况下实现对人脸旋转角的准确估计,为进一步的人脸识别和表情分析提供基础。
目的探讨细针硬膜外穿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适合行细针硬膜外穿刺术的患者1449例,根据穿刺部位分为中胸段组(k组)、下胸段组(R9-12组)、上腰段组(T12-L3组)、下腰段组(L3—S1组)对
目的:探讨脊柱术后疼痛的管理和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择68例脊柱术后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应用无痛病房疼痛管理护理模式,68例脊柱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延续传统护理模式处理,进行
论文给出了一种基于修改因子和修改角度的平面参数三次样条曲线的优化光顺算法,该算法通过求解一个带有修改因子λ和修改角度θ的目标函数得到光顺后的型值点,插值光顺后的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尤其是实行招生并轨,学生部分交费上学以来,高校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并呈上升趋势.贫困生问题已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