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校园里的“活力园丁”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by_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顾泠沅曾经说过:“教育,有的时候就是讲故事——教学研究人员应该多听教师讲教学的故事,教师应该多听学生讲在学习过程中的故事,在讲述与倾听中,我们能受到很多启发,产生教育的灵感。”确实,我们很多有益的想法,是在不断思考中形成的。也许今天你没想明白什么,“一样的天,一样的脸,一样的我还在你的面前”,但是我们只有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实践,才能不断地前行。
  有的人,做了几十年的工作,但是并没有太大的起色,是因为不善于思考和总结,总是重复着第一天不成熟的模式;而有的人,只几年的时间就有了成就,因为总是在思考、总结、实践中来回,每天都有进步。因此,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打造“学习型、研究型”教研团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在塘步一中的和谐校园里,就活跃着一支充满活力的园丁团队。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让我每一天都在感动着。作为管理者,还有什么能比看到这些活力教师的进步而倍感欣慰的呢?下面撷取几个故事与大家共享。
  案例一:“黑马”园丁
  小邹是数学组的一名青年教师,性格外向,快人快语,一般人很难插上话,工作不到五年,却也非常世故,让人感觉与她的年龄极不相称,凡事爱与人斤斤计较,就连课程安排问题也经常与教导处闹得很不愉快。学校领导也曾找其谈话,从中了解到其丈夫因病需卧床休息半年,这对于刚新婚不久的她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打击,心情的压抑与烦躁也使得她对学校的管理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学校领导得知情况后,就对她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并主动到其家中问候其丈夫,了解他的身体情况,让他安心养病,使身体尽快康复,重返工作岗位,小邹因此深受感动。第二年,学校针对她的性格特点,安排她担任班主任工作,没想到她非常愉快地接受了。在管理班级的过程当中,她始终有一种逢一必争的斗志,带领她的班级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绩。不管是军训、做操、班级量化管理、体育运动会、段期考等,他们班永远是走在最前面。尤其是她所任教的数学科的成绩,平均分比同类班级竟然高出了20多分。她的班级量化管理遥遥领先于别的班级,她本人也成了当之无愧的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她以事实扭转了所有人对她的偏见。她的成长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们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她无疑就是青年教师当中杀出的一匹黑马!
  案例二:憨态可掬的“骏马”园丁
  三年前,小黄受聘来到塘步一中,身材魁梧,体形偏胖,但非常的憨态可掬。他也曾因为学校的环境及条件与同事发生过不愉快,影响了正常的同事间的友谊。领导得知情况后,主动找其谈心,说服他正视现实,主动融入学校这一大家庭里面,只要我们是以一颗真诚的心投入进去,就一定会活出精彩。此后,他仅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就以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及人格魅力书写了自己的神话,更彰显了自己的实力!当领导赋予其重任,要求他跨学科、跨年级并兼任班主任工作时,没想到他欣然接受,而且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就很快让自己的班级走上正轨,形成了良好学风和班风。他自己的教学成绩和教学水平也突飞猛进,成了同行当中的姣姣者。他的随和性格更是赢得了同事们的一致赞誉,曾与他有过节的老师也成了他最铁的哥们。
  我们总是更多地把目光放在了“这几道题学生还不会做,这几个字学生还不会写”的“目标性”区域,很少去思考“这几道题学生为什么还不会做,这几个字学生为什么还不会写”的“方法性”区域。我们很少去探索如何“有效、高效”地进行教学,很少去研究“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身业务”,从而带动班级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热烈的学习氛围、踏实的学习习惯。由他的成长经历,我深深感受到:我们管理者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们一个平台的同时,还得赋予他们一个展示个性的舞台!
  案例三:儒雅园丁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们不是“神”,但我们从事的是阳光下最神圣的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我们做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小陈,瘦高个,鼻梁上架一副眼镜,一双特别具有洞察力的眼睛,平添了几分威严,因身材较单薄,给人一种仙风道骨之感,略显儒雅之气。开始时他给人的感觉是不善于与人交往,而且脾气有些怪异,尤其是对学校的管理不满时爱发些牢骚。然而他却是一位善于把班级当作“家”来经营的老师,他给他们班级赋予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每位同学都是这个家庭的成员,大家相处得就如同兄弟姐妹,每个家庭成员都在为这个共同的和睦大家庭尽自己的一份力,都知道要为这个集体争得荣誉。可见,小陈老师是把爱心、责任心、耐心、诚心用到了极致的人。他所带的班级每周、每学期都获得先进,他所教的课也是同类班级当中最优秀的,他也因此连续获得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的光荣称号。俗话说: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最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也正是因为他的爱心和责任心,让他的学生自信自强地走上了他们向往的高校或社会舞台,成为社会的合格人才。作为管理者,有什么理由不为这样的教师而骄傲,为这样的教师而喝彩呢?
  有些教师认为做班主任工作耗时多,很辛苦,很枯燥,影响自己的教学。然而,从这几位青年教师的身上,我看到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与学生朝夕相处所建立起来的情感,还有他们对教育的那份爱与执著,这对他们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也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同时他们也完成了由一名“教书匠”到“研究型教师”的华丽转身。
  由此可见,教师专业化成长并不是弱化教学质量,而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这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在实践中善于不断地总结,并忠于我们的课堂,兼纳别人的声音,也许只有这样才不会迷失自己,让自己活得精彩。
  
  参考文献
  窦桂梅.改变你的生命属性[J].人民教育,2007(6).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其他文献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这些理论为我们阐明了生活和教育的关系。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这就给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指明了一个方向:思想品德课教育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贯穿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让学生觉得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不是单纯的说课,而
时下教育界最为火热的事情莫过于课改了,“理念”、“课标”成了人们谈论时挂在嘴边的高频词,可见课改工作已深得人心。然而,作为在中学工作的一线音乐教师,当我全身心投入到这场革新运动中去的时候,却发现我们的音乐课改似乎又自觉不自觉地走入了种种误区。    误区一:以审美为核心,忽视了“双基”    新课标明确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于是,不少人认为“以音乐审美为核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能从身边的例子中学习到对我们有用的地理知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合理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教学内容,用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体会地理学的价值。    一、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影响深远,可以说,自然地理中的每一个因素都对人们的衣
低容量、低密度的教学无疑是低效率的教学。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低效率的困境,增大容量,提高密度应是可行的办法。愚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增大容量    课堂容量就是指一节课所安排的知识量与能力训练量。在安排本课内容时,在不违背教纲总体要求的情况下,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一般来说,输出的信息量越大,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信息量越多,课堂效率就越高。增大课堂容量,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加速了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因此,教师教学不仅仅是把别人的解释、观点和理论呈现给学生,而且应该充分使用新情境材料,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渐提高能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建构主干知识    教师要把历史课上“活”,离不开具体的情境创设。选好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从中建构自己的历史认识。以我市第一次高中新课程“激活课堂”为
在我省规范办学行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构建高效课堂则需要我们教师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创建良好教学氛围,构建高效课堂,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导入新课,创造教学契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时限短而任务
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老师要关爱学生,要尊重学生人格。可是人们的认识却进入了一个误区:现代教育,老师不能惩罚学生。为此,教育工作者倍感老师难当。  确实,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孩子是家长的“宝贝”,学生个性强,在教育中教师骂不得、碰不得,只要给学生一点“颜色”,当即会遭到诸如“体罚”、“变相体罚”等言论责难,弄得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显得畏畏缩缩,有时甚至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为此,笔者试述:现代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教学都是重教法而不重学法,重视灌输而不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传统教学已经愈来愈显示出它的弊端,不能完全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历史教学中如何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好的事物总能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情感的升华和智慧的启迪。历史教学也是一样,处处洋溢着美的历史课堂,不仅可以使历史教学摆脱当前不受学生欢迎的窘境,而且可以给学生带来一种学习的愉快感受,使他们产生一种联想和回味,引发感情上的共鸣,使他们感受到历史课是一种蕴含哲理、充满智慧、丰富生动且具有审美情趣的享受,从而爱上历史课。那么,如何构建历史课之美呢?笔者拟从课题、结构、语言及思想等
课程改革后,同行们都在积极探讨如何上好语文课,如何把语文课上得更富有诗意,更充满魅力,更深受学生欢迎。为此,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便成为同行们的热门话题。下面谈谈笔者对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源远流长    古今中外就不乏创设情境的鲜活例子。宋朝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流传甚广,它就是情境教学的精彩案例。洞房花烛夜,秦少游要入洞房,苏小妹出三道题目考他。其中一道是给“闭门推出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