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效率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u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具体要求是正确把握三维目标,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激发兴趣,让学生热爱语文;构建以学生为阅读主体的教学模式;变“传话式”教学为“参与式”教学,其有效性体现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共同走进文本,抓“生成性”教学。
  关键词:阅读 教学 师生 效率 策略
  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而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说就是阅读教学。因此,要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首先要在阅读教学上下功夫。大凡优秀的语文教师,在他们的课上,内容深一些的课文,能提弦撮要,上得深入浅出;平白一点的,能浅文深研,上得厚实而有味道,学生思维括跃,学习效率很高。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我认为,不仅需要教师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和怡当有效的教学方法,还要有一定的教学理论修养和先进的教学观念,尤其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必须要找出相应的阅读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和新途径。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初中语文教学经历,谈初中语文阅读进行的教学策略。
  1.正确把握三维目标,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設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往往只考虑“知识和能力”,即只偏重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误认为谁的语文分数考得高,谁的语文素养就高,漠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忽视学生学习方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构建以学生为阅读主体的教学模式
  在阅读教学中,谁是阅读的主体,这是阅读教学中必须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传统的阅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先是教师钻研教材,阅读教参及相关资料,然后写出教案。这个教案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堂上要提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是什么,以及与问题答案相关的板书提纲。教学时,教师常常采用谈话的方法,将“预设”好的问题与结论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猜测,这种“请君入瓮”式的教学,使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被民灭,创造的天赋被扼杀。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3变“传话式”教学为“参与式”教学
  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关注的是可以转化分数的诸多结论,如让学生背诵词语解释,重点句子的含义,课后练习的答案等等,教学过程成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传话”(或“受话”)式教学。在这种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以掌握知识,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师生的关系是“皇上”和“臣民”的依从关系,使原本充满生命活力的阅读课变得味同嚼蜡,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关怀,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使阅读教学走向了异化。《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变传话式教学为“参与式”教学。所谓“参与”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参加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实质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参与式教学呢?
  第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参与式的阅读教学中,只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生态氛围,这是实施参与式教学的前提。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享有平等参与对话的机会,不能使一小部分学习好的学生成为对话的“主角”,绝大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听众”。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当发现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有了独特的见解时,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以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让他们从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促使他们认知和情感协调发展。
  第二、抓“生成性”教学。传统的阅读教学的重要特性是“预定性”,问题及问题的结论都是教师预先设定的。而参与阅读教学的重要特性是“生成性”,问题及问题的结论主要靠学生参与过程中生成。因此在参与式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欣赏学生的“真情告白”,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话题,组织学生展开思维的碰撞,引发学生进行深层的思考,提高参与式教学的质量,从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总之,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只有深刻领会和把握当今语文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现代教学理念的内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教学活动中,重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进红著《语文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网络出版年期】2010年08期
  [2]高攀著《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的现状及改进》【网络出版年期】2011年09期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英都中学)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内容摘要: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一组写景句,历来的解读都做实景处理,如果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去解读,则可看出“小桥流水人家”实为心中所想的虚景。这样解读,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该曲的内容意蕴。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 蒙太奇 实景 虚景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这首著名的小令通过画面或镜头组接的方式,简洁传神地勾勒出夕阳西下,游子独行无依的
【摘 要】对广德县山区和丘陵区毛竹笋材两用林定点观测研究表明:(1)良好的林分结构是竹林丰产的关键。(2)培育毛竹笋材两用林应改大小年竹林为花年竹林,花年竹林的产量增产13%以上。(3)培育毛竹笋材两用林,需提高竹林的经营管理(松土、施肥等)水平,才能保证竹林(笋、材)的持续丰产高效。  【关键词】毛竹;笋材两用林;丰产结构  我们于2010年在广德县进行了毛竹笋材两用林的调查,设置了经营度不同、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1.播种前防治  1.1根据病虫害发生种类,选用优良的抗、耐病虫高产品种,避免大面积单一种植同一品种。  1.2深耕灭茬,可有效地消灭地下害虫及减少玉米纹枯病、黑粉病的侵染来源。  1.3清除田间、地边与沟边杂草,切断病虫害发生的桥梁寄主植物,能有效地预防玉米粗缩病、矮花叶病等的发生。  1.4在杂草常发生严重的地块,玉米田要做到整平整细,以便于喷施除草剂以及除草剂发挥更大的效果。  2.播种期防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内容摘要:文学介入高校文化管理对于培养学生的精神境界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切合高校实际探索了高校文化管理中文学的功能及其与高校文化管理特色的契合。  关键词:文学 高校文化管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七章“高等教育”第二十一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中指出,“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多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能力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创设情境法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教育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创设情境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小学语文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设情境法 小学 语文教育 策略  小学语文教育的目的是陶冶学生的情操
内容摘要: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如果单一依靠政府部门来完成显然有些困难,实行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农村文化活动的多样化,便成为缓解这种矛盾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农村文化 多元化 多样化 对策  1.农村文化面对多元化和多样化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逐渐上升,农民对精神文化建设的需求,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需求都在提高。但在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
马铃薯系茄科植物,属粮菜饲兼用型,加工用途多,产业链长。马铃薯具有耐早、耐寒、耐瘠薄、适应性广的特点。虎林市处于黑龙江省东部,气候特点是气温低,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适宜发展马铃薯生产。目前马铃薯已经成为我市重要的粮经作物,年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随着马铃薯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造成了一定损失。我们经过多年试验、示范总结出一套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地控制晚疫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