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比Apple更知名的品牌是什么?AK-47。
这种突击步枪在全世界至少82个国家都有装备,目前总数达到了1亿支以上。
但它的原始生产商伊兹马什却破产了。
安德烈·维什雅科夫职业性地露出他的招牌微笑,将一支AK-104——这绝对是正版的真家伙,递给了来自亚洲某国的高官,“它非常适合近距离作战。”
今年,安德烈仍然以“卡拉什尼科夫推销员”的名号参加了俄罗斯军火展销会,他是俄罗斯轻武器制造商伊兹马什的市场营销负责人。
安德烈仔细地为客户解说、演示,举手投足都显露着专业。他可不能辱没自己的名号,要知道,“卡拉什尼科夫”是世界最为知名的“枪王”AK-47设计者米哈伊尔的姓氏,同时也是伊兹马什生产的武器系列的名称——这足够他骄傲半辈子了。
当客户仔细查看产品的时候,安德烈有些不安。当然并不是因为产品有什么瑕疵,他担心的是公司本身——伊兹马什公司已在近日进入了破产程序——这个成立于1807年的企业是AK-47的原始生产商,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俄罗斯军事工业的骄傲。
但现在,这家企业进入了破产程序。显然拥有世界上具有最高知名度的品牌和最广使用度的产品——AK-47,其在全世界至少有82个国家的武装力量都在使用,目前出产的总数已经达到了1亿支,但这并不能帮助伊兹马什逃脱破产的命运。
能把“世界枪王”制造商逼上“绝路”的,究竟是什么?而世界知名的“卡拉什尼科夫”品牌,又将迎来怎样的改变?
盗版凶猛
2007年,莫斯科。
“AK-47式‘卡拉什尼科夫’突击步枪60周年”庆祝会值得每个俄罗斯人骄傲,充满传奇色彩的AK-47自越战中闻名天下之后,雄霸枪界60余年,享誉全球——莫桑比克的国旗上都有AK-47的图案。
在那次庆祝会上,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后并入俄罗斯技术公司,是伊兹马什的母公司)总裁谢尔盖-切梅佐夫意气风发地宣布,过去5年内俄罗斯的轻武器对外军售提高了60%,达到每年2亿美元。而AK-47在其中贡献突出。
这锦上添花的一幕却引发了感叹。同一会场上,AK-47设计师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在自豪之余,面色却难掩焦虑:“现在全世界都有仿冒品,虽然它们都比不上俄罗斯原版的质量。”
是的,这款世界知名的武器,最大的敌人不是美式M-16,而是盗版。至今为止,AK系列武器的产量达到了惊人的1亿——足以武装世界上所有的军队。但其中只有一半是由俄罗斯生产。
AK-47构造简单,坚固耐用,只有8个运动部件,可以在一分钟内拆装。《AK-47:改变战争面貌的武器》一书的作者卡纳尔说:“AK-47太容易制造了,任何人都能生产它。”
在巴基斯坦山区的达拉村,一个不超过3人的家庭作坊,一个月就可以生产2600多支AK-47,他们甚至还能抽空干农活。唯一需要订购的部件是枪管和扳机,这个村子一年的产量可以达到5万支。这样的村落在巴基斯坦还有很多。
除了易于仿造,苏联时代出于政治动机,AK-47的版权被免费大放送。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表示,“华沙公约”结束后,所有授权理应都取消了,但是没人停止生产。据统计,全球大约有8个国家的数十家企业都在生产AK-47,他们显然都没有缴纳版权费的意思。
直到1997年,伊兹马什公司才拿到了AK-47的国家专利权,接下来就是漫长而混乱的国际国内版权官司。尽管在法庭上打了几场胜仗,但仍然抵挡不住盗版大军源源不断地输出仿版AK-47。伊兹马什工厂负责人弗拉基米尔·格罗杰茨基显得很无奈:“全球各地流通的AK-47仿制品与公司原版的比例估计是10:1。”
由于仿冒品,伊兹马什每年差不多会损失4亿至5亿美元。
另外,由于版权法律上存在漏洞,允许国内厂商盗版外国产品,俄罗斯的音乐CD、计算机软件等盗版产业非常发达——这让俄罗斯很难在国际上争取到版权盟友。有媒体报道称,俄罗斯关于AK-47版权滥用的投诉常常会被建议先管好自己的事。
“枪王”转型
盗版虽然是伊兹马什走上破产道路的重要推手,但这家坐落于“AK-47之乡”的武器制造商,还饱受着金融危机的摧残。
2007年,金融危机蔓延到了俄罗斯军工企业,武器出口急剧下降,武器价值也不断缩水,到2008年缩水幅度高达67%。因为缺乏国家订单,2009年时,伊兹马什的一个工厂已经停工了。
更大的打击还在于俄国军方开始停止订购卡拉什尼科夫式自动步枪。伊兹马什的王牌产品被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马卡罗夫形容为:作战性能已不符合现代战争要求。况且库存还太多。
伊兹马什不得不尝试转型出口。2010年时任俄罗斯总理的普京创立了俄罗斯武器博览会,伊兹马什抓紧这个机会不遗余力地向各国客户推销武器,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甚至宣称购买大量武器的外国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但伊兹马什去年的净亏损超过了8000万美元。他们没有资金投入生产,甚至不能发工资,而引发了工人抗议。
今年新推出的一款步枪AK-12也没起到什么实质作用,相反,年初暴露的安全问题还给了这家公司致命一击,一个当地村民购买废弃板条箱准备用来当作柴火,却在箱子里面发现了79支崭新的AK-47。这起安全事故甚至让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在微博上大呼“我的老天”——除了名声上的狼藉,伊兹马什很多经理还被解雇了。
对于落难的枪王,Gremikha公司踩上了最后也是最重的一脚。2009年,该公司作为债权人提出议案,要求伊兹马什申请破产以解决债务。在苦撑3年之后,今年4月,伊兹马什终于宣告破产。
该公司总裁马克西姆·库久克表示,本次破产是“俄罗斯技术”在去年推出的企业重组过程的一部分。在该方案框架下将成立新公司“‘伊热夫斯克’科技制造联合公司”,它作为“俄罗斯技术”子公司将承担所有合同责任和接收所有编制工作人员。“破产程序将挽救公司资产和这一品牌。”
他们终于开始考虑更广意义上的转型了。这也许是这家公司第一次正视自己手中品牌的力量。 从枪到时尚服装?
品牌专家认为AK-47“卡拉什尼科夫”品牌的潜在价值,甚至能赶上“苹果”。
“这个品牌的真正价值大约在100亿美元的范围内,并有可能增长至1000到1500亿美元。”全球知名的品牌实验室执行合伙人亚历山大说。苹果2011年的品牌价值在1500亿美元左右。
手握这样一个“世界名牌”半个多世纪之后,伊兹马什公司终于开始想要把产品从枪上延伸出去了。“伊兹马什现在正在与卡拉什尼科夫谈判,希望让伊兹马什成为此品牌的独家代理。”库久克说,他们希望用专业的管理来保护品牌。“如果能够确定独家代理权,伊兹马什计划生产一系列卡拉什尼科夫品牌产品,包括时尚服装、纪念品等等。”
但他们确实开始得太晚了一点,精明的商人们早就发现品牌所有人米哈伊尔根本没从他举世闻名的发明中获利。据说在2002年时,他的退休金、补贴及奖金加起来才不过14800卢布(约人民币2900元)。而美式M-16的发明者,美国人斯通纳可以从卖出的每一支枪中获得1美元收益。
从1990年代开始,就有无数商人踏破了米哈伊尔家的门槛。知名品牌经营家约翰·弗洛伊最早将卡拉什尼科夫拉“下海”。他曾经为俄罗斯著名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做代理,擅长运作名人品牌和代言。他孜孜不倦地“烦”了卡拉什尼科夫整整两年,才取得了授权。
很快,格拉佐夫斯基酒厂就推出了“卡拉什尼科夫伏特加”;2002年,德国公司MMI通过死缠烂打,还动员米哈伊尔一家子去德国玩了一圈,终于以“成立公司”和“约30%的利润”,换到了名字的使用权。MMI一鼓作气地将卡氏的名字印上了雨伞、索林根刀、伏特加鸡尾酒、网球拍、须后水和越野车上。“卡氏的名字对投资人和消费者都很有吸引力。”该公司的一个负责人解释说。
伊兹马什仍然拥有优势,米哈伊尔已经在这个公司里担任了几十年的设计师,如果他们能够说服老设计师取得独家授权,也能很轻易地排开竞争对手。
不过品牌专家则警告说,品牌并不是万能的。
“有媒体认为,卡拉什尼科夫的品牌名称非常好用,可靠、坚不可摧、维护成本低。”国际品牌顾问Identica公司的萨拉·怀伯耐特表示,“从创建品牌延伸方面来看,也需要细分产品选择和目标市场。用于刀、汽车或网球拍的品牌战略,可能并不一定能在饮料、须后水或雨伞上成功使用。”
她同时也指出,品牌认知度会根据国家而有所不同,“东西方的观念差距很大,这里的‘自由斗士’,很可能就是那里的‘恐怖主义’。”她最后强调,如果没有好的产品,品牌价值也无从谈起,而俄罗斯的出口,除了伏特加、枪械和自然资源较为成功之外,其他产品都收效甚微。
衔着“世界名牌”的金汤勺,但伊兹马什却不一定能喝到汤。即使“世界枪王”成功变身时尚服装,伊兹马什面临的也将是另外一场完全不同的战争,他们是不是做好了准备?
编辑 徐辉 Jobxuhui@gmail.com
这种突击步枪在全世界至少82个国家都有装备,目前总数达到了1亿支以上。
但它的原始生产商伊兹马什却破产了。
安德烈·维什雅科夫职业性地露出他的招牌微笑,将一支AK-104——这绝对是正版的真家伙,递给了来自亚洲某国的高官,“它非常适合近距离作战。”
今年,安德烈仍然以“卡拉什尼科夫推销员”的名号参加了俄罗斯军火展销会,他是俄罗斯轻武器制造商伊兹马什的市场营销负责人。
安德烈仔细地为客户解说、演示,举手投足都显露着专业。他可不能辱没自己的名号,要知道,“卡拉什尼科夫”是世界最为知名的“枪王”AK-47设计者米哈伊尔的姓氏,同时也是伊兹马什生产的武器系列的名称——这足够他骄傲半辈子了。
当客户仔细查看产品的时候,安德烈有些不安。当然并不是因为产品有什么瑕疵,他担心的是公司本身——伊兹马什公司已在近日进入了破产程序——这个成立于1807年的企业是AK-47的原始生产商,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俄罗斯军事工业的骄傲。
但现在,这家企业进入了破产程序。显然拥有世界上具有最高知名度的品牌和最广使用度的产品——AK-47,其在全世界至少有82个国家的武装力量都在使用,目前出产的总数已经达到了1亿支,但这并不能帮助伊兹马什逃脱破产的命运。
能把“世界枪王”制造商逼上“绝路”的,究竟是什么?而世界知名的“卡拉什尼科夫”品牌,又将迎来怎样的改变?
盗版凶猛
2007年,莫斯科。
“AK-47式‘卡拉什尼科夫’突击步枪60周年”庆祝会值得每个俄罗斯人骄傲,充满传奇色彩的AK-47自越战中闻名天下之后,雄霸枪界60余年,享誉全球——莫桑比克的国旗上都有AK-47的图案。
在那次庆祝会上,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后并入俄罗斯技术公司,是伊兹马什的母公司)总裁谢尔盖-切梅佐夫意气风发地宣布,过去5年内俄罗斯的轻武器对外军售提高了60%,达到每年2亿美元。而AK-47在其中贡献突出。
这锦上添花的一幕却引发了感叹。同一会场上,AK-47设计师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在自豪之余,面色却难掩焦虑:“现在全世界都有仿冒品,虽然它们都比不上俄罗斯原版的质量。”
是的,这款世界知名的武器,最大的敌人不是美式M-16,而是盗版。至今为止,AK系列武器的产量达到了惊人的1亿——足以武装世界上所有的军队。但其中只有一半是由俄罗斯生产。
AK-47构造简单,坚固耐用,只有8个运动部件,可以在一分钟内拆装。《AK-47:改变战争面貌的武器》一书的作者卡纳尔说:“AK-47太容易制造了,任何人都能生产它。”
在巴基斯坦山区的达拉村,一个不超过3人的家庭作坊,一个月就可以生产2600多支AK-47,他们甚至还能抽空干农活。唯一需要订购的部件是枪管和扳机,这个村子一年的产量可以达到5万支。这样的村落在巴基斯坦还有很多。
除了易于仿造,苏联时代出于政治动机,AK-47的版权被免费大放送。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表示,“华沙公约”结束后,所有授权理应都取消了,但是没人停止生产。据统计,全球大约有8个国家的数十家企业都在生产AK-47,他们显然都没有缴纳版权费的意思。
直到1997年,伊兹马什公司才拿到了AK-47的国家专利权,接下来就是漫长而混乱的国际国内版权官司。尽管在法庭上打了几场胜仗,但仍然抵挡不住盗版大军源源不断地输出仿版AK-47。伊兹马什工厂负责人弗拉基米尔·格罗杰茨基显得很无奈:“全球各地流通的AK-47仿制品与公司原版的比例估计是10:1。”
由于仿冒品,伊兹马什每年差不多会损失4亿至5亿美元。
另外,由于版权法律上存在漏洞,允许国内厂商盗版外国产品,俄罗斯的音乐CD、计算机软件等盗版产业非常发达——这让俄罗斯很难在国际上争取到版权盟友。有媒体报道称,俄罗斯关于AK-47版权滥用的投诉常常会被建议先管好自己的事。
“枪王”转型
盗版虽然是伊兹马什走上破产道路的重要推手,但这家坐落于“AK-47之乡”的武器制造商,还饱受着金融危机的摧残。
2007年,金融危机蔓延到了俄罗斯军工企业,武器出口急剧下降,武器价值也不断缩水,到2008年缩水幅度高达67%。因为缺乏国家订单,2009年时,伊兹马什的一个工厂已经停工了。
更大的打击还在于俄国军方开始停止订购卡拉什尼科夫式自动步枪。伊兹马什的王牌产品被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马卡罗夫形容为:作战性能已不符合现代战争要求。况且库存还太多。
伊兹马什不得不尝试转型出口。2010年时任俄罗斯总理的普京创立了俄罗斯武器博览会,伊兹马什抓紧这个机会不遗余力地向各国客户推销武器,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甚至宣称购买大量武器的外国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但伊兹马什去年的净亏损超过了8000万美元。他们没有资金投入生产,甚至不能发工资,而引发了工人抗议。
今年新推出的一款步枪AK-12也没起到什么实质作用,相反,年初暴露的安全问题还给了这家公司致命一击,一个当地村民购买废弃板条箱准备用来当作柴火,却在箱子里面发现了79支崭新的AK-47。这起安全事故甚至让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在微博上大呼“我的老天”——除了名声上的狼藉,伊兹马什很多经理还被解雇了。
对于落难的枪王,Gremikha公司踩上了最后也是最重的一脚。2009年,该公司作为债权人提出议案,要求伊兹马什申请破产以解决债务。在苦撑3年之后,今年4月,伊兹马什终于宣告破产。
该公司总裁马克西姆·库久克表示,本次破产是“俄罗斯技术”在去年推出的企业重组过程的一部分。在该方案框架下将成立新公司“‘伊热夫斯克’科技制造联合公司”,它作为“俄罗斯技术”子公司将承担所有合同责任和接收所有编制工作人员。“破产程序将挽救公司资产和这一品牌。”
他们终于开始考虑更广意义上的转型了。这也许是这家公司第一次正视自己手中品牌的力量。 从枪到时尚服装?
品牌专家认为AK-47“卡拉什尼科夫”品牌的潜在价值,甚至能赶上“苹果”。
“这个品牌的真正价值大约在100亿美元的范围内,并有可能增长至1000到1500亿美元。”全球知名的品牌实验室执行合伙人亚历山大说。苹果2011年的品牌价值在1500亿美元左右。
手握这样一个“世界名牌”半个多世纪之后,伊兹马什公司终于开始想要把产品从枪上延伸出去了。“伊兹马什现在正在与卡拉什尼科夫谈判,希望让伊兹马什成为此品牌的独家代理。”库久克说,他们希望用专业的管理来保护品牌。“如果能够确定独家代理权,伊兹马什计划生产一系列卡拉什尼科夫品牌产品,包括时尚服装、纪念品等等。”
但他们确实开始得太晚了一点,精明的商人们早就发现品牌所有人米哈伊尔根本没从他举世闻名的发明中获利。据说在2002年时,他的退休金、补贴及奖金加起来才不过14800卢布(约人民币2900元)。而美式M-16的发明者,美国人斯通纳可以从卖出的每一支枪中获得1美元收益。
从1990年代开始,就有无数商人踏破了米哈伊尔家的门槛。知名品牌经营家约翰·弗洛伊最早将卡拉什尼科夫拉“下海”。他曾经为俄罗斯著名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做代理,擅长运作名人品牌和代言。他孜孜不倦地“烦”了卡拉什尼科夫整整两年,才取得了授权。
很快,格拉佐夫斯基酒厂就推出了“卡拉什尼科夫伏特加”;2002年,德国公司MMI通过死缠烂打,还动员米哈伊尔一家子去德国玩了一圈,终于以“成立公司”和“约30%的利润”,换到了名字的使用权。MMI一鼓作气地将卡氏的名字印上了雨伞、索林根刀、伏特加鸡尾酒、网球拍、须后水和越野车上。“卡氏的名字对投资人和消费者都很有吸引力。”该公司的一个负责人解释说。
伊兹马什仍然拥有优势,米哈伊尔已经在这个公司里担任了几十年的设计师,如果他们能够说服老设计师取得独家授权,也能很轻易地排开竞争对手。
不过品牌专家则警告说,品牌并不是万能的。
“有媒体认为,卡拉什尼科夫的品牌名称非常好用,可靠、坚不可摧、维护成本低。”国际品牌顾问Identica公司的萨拉·怀伯耐特表示,“从创建品牌延伸方面来看,也需要细分产品选择和目标市场。用于刀、汽车或网球拍的品牌战略,可能并不一定能在饮料、须后水或雨伞上成功使用。”
她同时也指出,品牌认知度会根据国家而有所不同,“东西方的观念差距很大,这里的‘自由斗士’,很可能就是那里的‘恐怖主义’。”她最后强调,如果没有好的产品,品牌价值也无从谈起,而俄罗斯的出口,除了伏特加、枪械和自然资源较为成功之外,其他产品都收效甚微。
衔着“世界名牌”的金汤勺,但伊兹马什却不一定能喝到汤。即使“世界枪王”成功变身时尚服装,伊兹马什面临的也将是另外一场完全不同的战争,他们是不是做好了准备?
编辑 徐辉 Jobxuhui@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