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来源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ue73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已经普遍运用于课堂上. 这说明,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 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多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 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也有教师提出,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本身并不矛盾, 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困难. 学习好的学生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立刻说出自己的意见,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只相当于走了个形式.结果导致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其他文献
随着中学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协调发展,大多数学校采取的都是分层教学的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 能力水平和潜能发掘程度等将
摘 要:高中英语课外阅读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本文首先简述了英语课外阅读的概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的必要性。之后,文章对高中英语教学课外阅读在学生综合能力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包括:可以有效丰富学生语感,提高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为写作能力的提高打基础,培养学生的整体写作技巧;丰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外阅读 学生
课堂动态生成是指在课堂中不是机械的按部就班,而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合作、对话、摩擦甚至碰撞,现实生成超出教师预设的新问题、新情况。在这里,老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知识的引领者、组织者;学生不再是一味的被告知、被灌输,而是知识开发的参与者。在这种教学中,课堂不再是一个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的计划课堂,而是一个动态的、成长的、变化的、有生命的完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
伴随高中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各个学科的教学模式都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就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而言,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到了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新课改
一、让学生深入理解算理,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数学中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从数学的感知材料中提示数与形的本质特征,确定它们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具有了思维的深刻性,就能举一反三,把在一种情况下得到的知识,推广应用到其他场合。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主要的就是要让学生深入理解算理,弄懂计算方法的由来。  例如:教学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中要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
我国教育督导自恢复以来,至今已走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正在由传统的行政性督导逐步向现代发展性督导转变,并在一些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调整,突出表现在教育督导行为价值的选择
在日常英语教育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一方面,新进入高中英语学习阶段的学生觉得高中英语学习十分困难,刚开始就有跟不上的感觉,对高中英语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从而
“比例尺”是六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不同版本的教材编排在全册书中位置有所不同. 北师大版(2003年审查通过)、浙教版(2005年审查通过)六年级下册教材“比例尺”内容的编
期刊
在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种思维定势,即只重视教什么和怎么教,而不注重对教与学相结合的效果和效率的反思。这一现状的形成主要在于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的前、中、后等环节,没有针对教学的对象、内容、方法以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和反思,致使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一直未能被解决。这一问题的出现固然与我国英语教学班大和重视应试能力的客观因素相关,但也反映出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反思性教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