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雷蒙德·斯特林

来源 :财会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issy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伯特·雷蒙德·斯特林(Robert Raymond Sterling,1931~ )是一位具有创新性和影响力的学者、老师和管理者。因其对会计理论特别是会计计量理论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于2006年入选美国会计名人堂,也是当年入选的两位成员之一。
  一、个人生平简介
  1931年,斯特林出生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青少年时期,他参加过二战,并曾服役于朝鲜战争,后进入学校学习,并分别获得丹佛大学的经济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于1957年进入佛罗里达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并于1964年获得博士学位。
  1963~1966年,斯特林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的社会科学学院,讲授过社会科学及会计学课程。1967年,他进入了堪萨斯大学商学院工作,并于1969年晋升为教授,于1970年被提名为亚瑟·扬会计教授。在堪萨斯大学任教的四年中,他曾出任校执行委员会主席,当时由执行委员会管理学校,才使得各部门的混乱秩序得到了控制。1974年,他被聘为莱斯大学杰西·H.琼斯管理学教授和会计学教授。在莱斯大学,他领导创建了会计系并任首任主任,后又创建了莱斯大学琼斯行政管理研究生院(现为管理学研究生院),并出任首任院长。1981年,他曾到加拿大的阿尔伯塔大学作访问学者,后加入了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研究部,并作为一名高级研究员工作了三年。1983年,他被聘为犹他大学的肯道尔·D.加夫工商企业教授,一直到1991年退休。
  二、理论与实务的主要贡献
  斯特林一直致力于会计学术交流工作。在莱斯大学执教期间,他创立了会计研究者国际协会并担任第一任会长。在堪萨斯大学任教期间,他组织举办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会议,并以此内容编辑和出版了会议论文集,如与威廉·本兹合编的《会计展望》(1971)、与亚瑟·L.托玛斯合编的《拥有折旧资产的简易公司会计》(1979)、与肯尼斯·W.莱姆克合编了的《财务资本保全与实物资本保全》(1982)等。此外,他也深知早期会计著作的重要性,并在亚瑟·安德森(Arthur Andersen)及其公司的支持下,创立了学者书业出版公司,并多次再版20多本会计经典著作。
  斯特林是美国会计学会(AAA)下属相关组织的成员,并多次以协会研究指导者的身份服务于社会。1976年,美国会计学会(AAA)的国际会计部设立国际杰出会计教育奖时,斯特林和澳大利亚著名会计学家雷蒙德·约翰·钱伯斯(Raymond John Chambers,列会计名人堂第51位)一起获得首届奖,并第一次以美国会计学会优秀国际学者身份到其他国家讲学。此外,他还曾任《会计评论》(the Accounting Review)和《算盘》(Abacus)等著名杂志的编委会成员。
  三、主要论著简析
  斯特林是一位颇有洞察力的学者,在各类学术性和专业类杂志上发表了60余篇论文,其中就市场价值在财务报告中的角色作了积极探讨。他两次获得由美国会计学会(AAA)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所授予的会计学术文献杰出贡献奖,即1969年的“持续经营假设的反思”一文和1973年发表的“会计研究、教育及实践”论文。此外,他的另外两篇论文,即“关于理论的构建与验证”(1970)和“在物价变动时期的相关财务报告”(1975),均被列入20世纪对会计研究作出最重要贡献的二十五项成果之中。其主要论著的内容如下:
  (一)《企业收益计量理论》(1970)
  《企业收益计量理论》一书于1970年由堪萨斯大学出版社出版。R.W.斯凯特克(R.W. Schattke)在当年10月的《会计评论》上发表书评,认为该书对计量、信息与传递概念的研究,以及对收益计量方法选择的研究,使一些重要问题更加清晰和明白。例如,斯特林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观点,他观察到坚持相关性的一个很好理由便是频道容量的有限性,同时他还对反馈的有限效能发表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斯特林指出:“在计算收益时,一种方法优于其它方法”,在明确的假定基础上作争论,并以一项限定性分析作为支持,使得争论和分析既详细说明且有假设基础,所以相关争论也能得到不断发展,从而也能不断得出不同的意见。在本书中,斯特林运用了一个简化的公司模型,在对对立观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后,重点讨论了与收益计量相关的问题,并主张在评估和收益计量中运用脱手价值。
  (二) “会计研究、教育及实践”(1973)
  “会计研究、教育及实践”一文刊登于1973年9月的《会计杂志》(Journal of Accountancy)上,这篇文章是据斯特林于美国会计学会西部地区第七届大会的一个讲话整理而成。在文中,他提出了六个观点:(1)研究是从教育—实践中独立出来的;(2)教育和实践是互补的,因为教师讲的是公认惯例,并且从业者实践的也是他们被教授的东西;(3)公认的惯例是不一致的,因此,公认惯例“理论”是矛盾的;(4)被教授了公认惯例“理论”的学生们倾向于识别“理论上正确”与“实践上公认”,被教授了一个矛盾理论的学生们容易被矛盾说服,被教授了公认惯例的学生们容易抵抗会计原则委员会的尝试性实践改革;(5)管理者们倾向于抵抗会计改革,因为会计改革对于隐藏他们自身的弹性造成了威胁;(6)来自于管理者和以前的学生(从业者)的抵抗力是我们难以改革实践的重要原因。
  (三)《会计确认论》(1985)
  《会计确认论》一书于1985年由悉尼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前言、感谢、五个章节和附录组成。五个章节是涉及到两个有联系却截然不同的主题,可以分成概念和确认测试两个主要部分。书中主要内容如下:揭露了潜藏在会计概念建立逻辑上的至关紧要的错误,揭露了在识别问题本质上的理论进程;对“相关性和可靠性”权衡的争论尚未发现这两者都是抉择有用性必须的,因为“没有证据”显示大量的属性影响相关性或可靠性,“谨慎性……不能要求将相关性替代为非相关性,或是把可靠性替代为非可靠性”;历史成本在许多情况下与过去价格不一样,推进历史成本系统发展的一种阻碍就是对成本的错误理解;可靠的陈述需要对现象的清晰表述,然后是财务报表的清晰表述。   该书呈现出一种新的会计“理论”的观点。对那些批判公认会计原则的人来说,本书将会是强有力的武器。对于所有人来说,它将鼓励仔细的重新审视有关概念的表述以及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所扮演的角色。
  (四)《关于会计作为一门科学》(1979)
  《关于会计作为一门科学》一书于1979年由学者书业出版公司出版。该书的主要贡献是呼吁要对会计基本原则进行重新定义。在本书中,斯特林批判了传统会计的历史成本观点和相关性观点,开启了如何对待非货币性资产的大门,即历史成本的分摊;他把相关性与决策模型联系起来,认为当且仅当用决策模型说明属性时,计量属性才是对决策模型‘相关的’。斯特林认为脱手价值是解决所有会计问题的办法。他愿意让脱手价值成为现行成本质量的一部分。但是他认为现行成本不能成为脱手价值的一部分,其原因是相关性(一旦获得资产,则不具相关性)。脱手价值与保留或弃置资产的决策是相关的。他认为,会计是一门科学,脱手价值是财务报表的基础,体现了计量的相关性。
  (五) “关于理论的构建及验证”(1970)
  “关于理论的构建及验证”一文发表在1970年7月的《会计评论》上。斯特林认为,在理论构建的过程中通常存在很多争议。很多理论看起来都似乎是来自于“直觉的闪现”;有许多理论是由归纳总结出的“自然法则”。然而极少的理论能以一种密切和一般的方式,紧密联系和解释这些归纳总结出的法则。因此理论构建的程序是不能被完全理解的。本文以对科学理论性质的分析为基础,从人类学、公司模型、心理学等学科角度重新审视和评析现代会计理论,并对有关计量理论的构建程序提出了一个建议性的大纲。斯特林认为,会计应该是一个“计量—沟通”的程序,“会计理论”只是更一般决定理论的一部分。
  (六)“物价变动时期的相关财务报告”(1975)
  “物价变动时期的相关财务报告”一文发表在1975年2月的《会计杂志》上。这篇文章的宗旨是为了阐明物价水平调整这一观念。斯特林指出,对于物价变动时期的财务报告,不应争论一套数据对与错,而是应该争论选择什么属性进行计量和报告。计量属性的选择需要有严谨准确的标准,并得到严格遵循。斯特林完全同意特鲁布拉德委员会(Trueblood Committee)关于会计基本目标或有用性标准的观点。作者将这些标准在基于完全和不完全交易两种基础之上,通过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者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物价水平调整现值法是唯一完全符合可理解性和相关性这两个标准的方法。物价水平调整现值法的适当程序是:(1)将当前的陈述调整为现值;(2)将以前的陈述用一套价格指标进行调整。
  (七)“持续经营假设的反思”(1968)
  “持续经营假设的反思”一文发表在1968年7月的《会计评论》上。本文目的是对持续经营这个概念进行探索,讨论这个概念精确的意思是什么,以及根据它得出了什么,并特别关注它与历史成本的联系,以及作为公理的必要性。斯特林认为“持续经营概念对我们会计来说是必须的”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如果我们需要的话,我们应该假定间断性。如果持续经营的概念继续保持,它应该作为一个预测被重新解释。另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法是净化持续经营概念的范围,因为它应用于企业的未来。从风险概念到持续经营概念的改变,不是使未来预测或假定成为必要。相反,它需要的仅仅是在一个时点的及时计量。对连续过程中的变化进行计量,不用知道那个过程在未来如何改变。或许,我们应该叫这个暂时的概念与风险概念形成对比。这个概念应该被扩展到公司组成成分的估价上,也可以扩展到公司及其资产的估价系数与资产的数量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东莞理工学院
  李静 周德旺 编译整理 许家林 蔡传里校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教学体系中,音乐学科的地位比较尴尬,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也没有得到正确认知。但事实上,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材以及身心素养的优化等,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学习音乐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不可或缺的素质。音乐学科可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因此,对初中音乐的核心素养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初
作为荷兰第二大城市的鹿特丹(Rotterdam),是世界第一大港口,位于欧洲莱茵河与马斯河汇合处。整座城市展布在马斯河两岸,距北海约25公里,有新水道与北海相连。隶属于伊拉斯莫斯大学(RSM Erasmus University)的鹿特丹管理学院(Rotterdam School of Management,RSM)就坐落于这座欧洲商贸名城中。    → 地理位置    鹿特丹管理学院于1970年
前言  随着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公众对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呼声的日益高涨。企业对于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但是处在快速发展中的中国企业仍然更多的是以经济利益为自身追求的最终目标。因此,依靠企业自愿行为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仅仅是一个方面。我国《公司法》中明确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条款予以明确。为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强制性的要求。与此同时,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对于
我单位2013年11月1日,与某企业签订销售合同。合同规定,我公司向该企业销售设备30台,每台销售价格为280万元。11月18日,我公司又与该企业就该设备签订补充合同。补充合同规定,我公司应在2014年4月30日前以每台288万元的价格将设备全部购回。我公司已于11月20日收到设备的销售价款;在2013年度已按每台280万元的销售价格确认相应的销售收入,并相应结转成本。咨询:我公司做法是否正确?(
一、引言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对委托单位实施审计查证后出具的书面文书,是审计工作成果的体现,具有法律证明效力。财政部明确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必须由两名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上签字,这是点睛之笔,内涵深重,有利于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明确法律责任,使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在形式上和实质上更具客观公正性和证明效力。  按说注册会计师
由于租赁合同未到期,于是我公司将承租的一间闲置工厂转租,请问转租收入能否差额缴纳营业税,还有转租收入是否需要缴纳房产税?  ★在线专家:  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五条的规定,纳税人的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下列情形除外:  (一)纳税人将承揽的运输业务分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
摘要:随着国家发展高职教育的力度不断加大,高职院校近年来迅速发展,但是会计专业的特色不明显,和普通高校以及中专院校区分度不够。文章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为研究样本,分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问题,以信息技术和教研团队为重要依托,建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信息技术;教研团队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我国大力加强职业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  ◎政策背景  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享受优惠设备的投资额金额的确定就影响税额抵免的额度,因此如何确定设备的投资额就成了问题的关键。2008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执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等企业所
作者简介:  任职于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上海财经大学管理学博士。在《会计研究》、《财经研究》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参与多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哲学社科基金项目以及财政部重点课题项目。  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财务报告在提升投资者信心、确保国家和世界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各利益相关方普遍认同建立并实施一套高质量的、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是保护投资者的重要手段。正因
我公司是工业生产企业,按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在规定的比例之内计入成本费用,可在税前扣除。请问职工教育经费的范围是什么?是不是要取得相关的票据?(青海省 陈美莲)  在线专家:  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必须专款专用,只有以下支出才可列入职工教育经费:  (1)上岗和转岗培训;  (2)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  (3)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  (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