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本土资源,亲历实践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zhib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认识路线》是第八册的教学内容,通过教材呈现的“校园定向运动路线图”,让学生学习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练习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从目标看,似乎都是纸上谈兵,但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又岂是纸上谈兵得来的。看来有必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开发。亲亲课堂在课程开发时强调“亲化生活”,就是对课程生活化处理,使之与孩子的生活实践世界贴近、亲近,成为孩子爱学习、能学习的和会学习的材料。我们学校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学校,有专门定向运动活动组,年年体艺节都开展了定向运动比赛,体育老师个个都能组织简单的定向运动的比赛。这些资源为我的教学打开了思路。我决定结合学校资源,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开发,把纸上的知识转化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知位置与方向。
  案例描述
  片段一:
  师:告诉孩子们一个好消息,我与体育老师商量好了,明天的体育课将带领你们到后山参加定向运动比赛。
  生:耶!(教室一片欢腾)
  (师示学校定向运动路线图)你能准确描述出路线吗?
  生1:从教学楼出发,向东北方向走200米到1号点。
  生2:从1号点出发,向西偏北30°方向走150米到2号点。
  生3:从2号点出发,向西偏南40°方向走250米到终点。
  (教学评析:在三年级时已经掌握了利用方位名词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以及观察位置方向,因此我先利用我们学校定向运动路线图激发兴趣,让学生尝试自己去描述路线,了解怎样描述路线。)
  片段二:
  师:(出示书《金银岛》)
  看过这本书吗?它讲述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探险故事,主要讲了以海盗和船长各自一帮人为争夺荒岛宝藏而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拼斗故事。在尾声中,作者暗示仍有一大笔财宝隐藏在荒岛的某一处。
  (示海盗藏宝图),现在老师非常幸运得到了这张藏宝图,你能遵循这个藏宝图的路线找到宝藏吗?
  生1:从1号点出发,向东偏北大约30°方向走大约4千米到2号点。
  生2:接着从2号点向正东方向走大约1千米到3号点。
  生3:从3号点出发,沿着东偏南大约45°方向走大约1千米到4号点。
  生4:从4号点出发,沿着南偏西大约30°方向走大约2500米到5号点。
  生5:从5号点出发,沿着西偏南大约20°方向走大约2500米就到了藏宝的地方。
  师:与刚才的校园定向运动图比,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生1:距离与方向,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我们判断、估计。
  生2:不管藏宝图和路线图,都要依次说出每个点的方向和距离。
  (教学评析:这个环节以海盗的藏宝图为引,通过孩子们的寻找海盗的宝藏,培养孩子们实践识图的能力,为后面的定向运动认识路线打下基础。)
  片段三:
  师:每个孩子心中都有自己的宝物,以这层楼为范围,设计一张藏宝图,并把你的宝物藏好。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换藏宝图,根据藏宝图找到对方的宝物。
  学生开始设计。
  生1拿着一张皱皱的纸张:老师,你看,我的藏宝图跟你的一样,也是很古老的哟!
  生2的藏宝图上标志的是楼道的某个角落。
  生3的藏宝图上标志的是教室的某个角落。
  师:现在单组出发去藏宝吧!
  (单组学生兴奋出发。)
  师:现在双组出发去藏宝吧!
  (双组学生兴奋出发。)
  师:交换你们的藏宝图,快去寻宝吧!
  (学生鱼贯雀跃地涌出教室,老师站在楼道上观察:)
  生1左手拿藏宝图,正一步一步测量步数。
  生2左手拿藏宝图,右手正前方,正在估测方向呢!
  生3和生4正弯腰沿着楼道边数瓷砖块数。
  生5:老师,我找到宝物了。
  生6:老师,我们也找到宝物了。
  生7:老师,明天的体育课不会被调换吧!
  (后记:第二天的体育课,孩子们兴奋极了,每个人最后都得到了定向运动的成绩显示单,心中充满了成功的感觉,一个个像得到宝物似的精心收藏着成绩显示单,说是要拿给家长看了。)
  反思
  这节课正是遵循了“亲亲课堂”理念,对课程进行了第二次开发,让学生亲近了数学学科课程,觉得数学“好玩”。
  首先,依托本土资源,贴近学生的世界。美国课程专家泰勒说“要最大限度利用学校资源”。亲亲课程要求将课程教材与本土资源整合起来,与孩子的世界融为一体,建构起既符合课程标准,又具有乡土风味,能融入孩子世界的课堂,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本节课,正是利用了我们学校的特色运动“定向运动”的场地资源、教师资源,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中认识和描述路线。再利用学校楼道资源设计藏宝、寻宝,最后延展新课,和体育课进行整合“参加定向运动比赛”,从而进一步认识路线,感知位置与方向在生活中的联系,同时使学生受到爱学校的教育。
  其次,学习内容生活化,贴近学生生活。亲亲课堂在课程开发时强调“亲化生活”,就是把教材的核心精神和思想提炼出来,舍去时或舍去部分具体内容,设置与学生生活贴近的课程。本节课,我就舍去了做一做的“同桌同学画出路线,互相描述路线”和后面的看上学路线描述路线的练习,而是根据生活实际,设置了没有具体的方向和距离进行估测来“描述藏宝路线”再根据学生生活的场景设计藏宝图,寻找宝藏,也同样达到了教材的要求,还发展了学生的情感,亲近了数学。
  第三,亲历实践活动,贴近学生的需要。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心理特点是“玩”。莎士比亚说“游戏是儿童的天堂”。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需要的课堂是生动的、变化的、好玩的课堂。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教学决不是简单的告诉,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亲亲课堂倡导“亲历实践”,解放学生的手脚,让孩子直接参与实践,在实践中获得认知,释放孩子的生命能量。本节课,我把静态的“纸上谈兵”通过“设计藏宝图”“寻找宝藏”等实践活动,还有后面的“定向运动”给了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历了画路线、认识路线的过程,贴近了学生需要,使学生产生了极大兴致,而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建立空间观念,还积累了学习活动的经验。
  (作者单位:重庆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
  (责任编校:白水)
其他文献
案例背景  亲亲课堂是“关系亲和,爱如春潮;过程亲证,学如历险;生命亲在,创如朝阳”的课堂。下面,以《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为例,略陈管见。  角在“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属于基础性知识。之后涉及到的诸多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几何中的一些定理、公式,常用角进行描述。本单元是角的初步认识,为角的进一步学习,如度量角的大小、角的分类打下基础。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
期刊
研究亲亲课堂以来,孩子们在课堂上不断有惊喜带给同学和老师,有时一个孩子好的点子就会点燃一群孩子思维的火花;有时他们把看到的和想象中的现实,随意放进画里,在画里天马行空、异想天開。使课堂充满儿童特有的奇异幻想和灵气。  一天上午,我来到五年级十二班上美术课。上课的内容是《微观世界》。为了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我准备以田地同学的作品《蚊子也会做梦》来開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看一幅作品(出示课
期刊
对一例犬胰腺炎病例进行诊治,通过传染病、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液生化、影像学检查、SNAP cPL爱德士犬胰腺炎检测,确诊为犬胰腺炎,经对症治疗,患犬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