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荀子》文本中“性”之内涵及其善恶问题

来源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5568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荀子否认先天的性善,将人之“性”主要界定为生而具有的感官知觉能力和各种自然欲求.人天生具有的感官能力和欲求本身无所谓善恶,因而《荀子》的大多数篇章中认为人具有可塑性,可以为善亦可以为恶.但荀子又认为“性”中包含的各种欲求有发展为恶的可能,放任欲求自行发展就会泛滥成灾、危害社会,因而必须进行后天的、外在的教化和约束来使之向善.人能向善的关键在于人不仅有自然之性,还具有理智、积习等能力,可以通过思考权衡、学习积累对欲望进行约束和调节,对行为和品德加以引导和提升,圣人制礼的原因也在于此.
其他文献
1980—1981年波兰经历了一场因经济问题而导致的严重政治危机.苏联对此高度重视,苏共中央政治局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予以应对.在危机的整个过程中,苏联方面结合形势变化和自身条件,逐步形成了以军事威慑为后盾,积极通过政治引导、经济援助的手段稳定波兰政局的策略.在苏联方面的强硬态度下,波兰政府最终宣布戒严并取缔团结工会.在准备戒严期间,波兰多次向苏联请求军事援助,但均被拒绝.苏联自始至终没有出兵波兰,一方面表明苏联外交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则暴露了苏联国力的衰落.
“911事件”后,美国打着反恐的旗号发动阿富汗战争,顺利地在中亚、南亚地区取得军事存在,但美国的阿富汗战争态势高开低走.从小布什的“大中东战略”到奥巴马的“新丝绸之路战略”,再到特朗普政府的“新战略”,其效果都不理想.阿富汗逐渐丧失原有的地缘政治价值,如同一块“鸡肋”,让美国有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感.“进”——“越反越恐”的态势和劳民伤财的压力;“退”——有损美国的大国形象和霸权威望.美国缘何会深陷阿富汗困局之中?虽然小布什、奥巴马和特朗普制定了不同的阿富汗政策,但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带有霸权主
我国农产品市场上长期存在的产销不畅、流通成本高及流通效率低等问题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持续关注.通过对近15年来相关文献的查阅,从农产品流通主体、农产品流通模式、农产品流通业态创新、农产品流通效率等四个方面对国内农产品流通体系相关学术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评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农产品流通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近年来,东地中海地区国家围绕天然气能源展开了日益激烈的地缘政治博弈.其中,天然气本身的多重战略价值和“软制衡”策略是导致和加剧博弈的重要动因.这种博弈导致了该地区能源供需关系的大调整,地区安全结构的复杂化以及地缘政治结构的两极化.天然气贸易的内在特性、“硬制衡”的高门槛和高风险以及地区国际关系高度“安全化”的现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未来天然气大博弈的烈度和趋向.
攻击性行为是幼儿身上较为常见的不良行为,其发生与发展机制长期对幼儿教师和家长造成困扰,现为学前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学界围绕幼儿攻击性行为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在内涵、分类、理论基础、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等方面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理论研究的深度、跨度不够,应用研究缺乏创新性和借鉴性等问题.梳理相关学术成果,对幼儿攻击性行为提出了突出重点、多元视角、拓宽领域、跨越学科、优化方法和深入追踪的研究展望.
部落作为叙利亚重要的组成部分,部落特质使其难以完全融入国家共同体,长期视奥斯曼帝国、法国委任统治当局和叙利亚复兴党为“外来者”.中东变局期间,叙利亚政府难以有效管理部落地区,部落主义得以加强.叙利亚内战导致政府军和反对派发生激烈武装冲突,地方大国、库尔德武装和极端组织等多股力量先后参与其中,参战方均寻求部落力量的支持,部落的立场影响叙利亚内战的前景.处理好部落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平衡和整合各种政治力量,对叙利亚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我国城市物流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选取福州、厦门、泉州和莆田4个沿海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为保证此次研究具有客观真实性,依据传统指标及地域特征构建了此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熵值法确定各影响因素指标的权重,结合逼近理想排序法构建熵值-TOPSIS模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城市间的物流发展现状.结果表明,不同城市间物流发展水平不同,各有差异,物流总体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厦门、泉州、福州、莆田.
成功制备四氧化三铁(Fe3 O4)/凹凸棒土复合材料后,通过SEM和FT-IR的表征证实了制备的产物为Fe3 O4/凹凸棒,该物质具有降解苯酚的作用,研究了降解条件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得到结果为过氧化氢(H2O2)的最佳浓度为0.6 mmol/L、臭氧的最佳通入时间为3 min、苯酚水体的最佳pH值为8.5、苯酚水体的最佳温度为40—45℃,该研究对酚类污染物的降解具有参考价值.
疑问副词指的是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反诘以及测问的语气副词.在出土战国文献及西汉简帛战国古书中的疑问副词以单音为主,疑问副词性结构仅有少数几个.它们分别是表反诘的疑问副词“岂(几),其1,庸,宁,独”及副词性结构“何不,胡不,曷不,何必,不亦”等;最常见表测度语气的疑问副词“其2”及副词性结构“得无、无乃”等.总体而言,出土文献中楚简语料的疑问副词最具多样性,秦简的疑问副词种类最少.
东汉时期的碑刻文献中出现一些西汉已不行用的古文字形,在《汉书》和汉魏古文经学家的经典注疏中也保存有大量古文字形,碑刻文献与传世文献中的古文字形多能相互印证,这其实反映的是东汉时期古学复兴的时代潮流.古文经学兴盛之后,学术界好古风气的盛行和古文字学的发展,引起了时人对古文字的复兴和使用.此外,治学方法也有变革:从尊信家学师法到考证古代学术,从理论阐释到考证训诂.今学和古学的区别是两汉学术的分野,这场文字复古所造就的以古为正、好古考古的学术思维也深深地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