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破坏程度鉴定制度体系建设的思考

来源 :南方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o_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自然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破坏现象日益严重,耕地破坏程度鉴定工作应运而生。耕地破坏程度鉴定制度体系建设与完善成为耕地保护的重要内容。以湖北省调研情况为基础,总结不同层级已有耕地破坏程度鉴定制度特点,剖析其在认定标准、鉴定机构设置、认定职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湖北省相关配套制度完善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和对农业的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越发突出。为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有效提高水利系统的工作效率,保证其稳定运行,需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入手,分析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工程管理;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S
摘 要 针对西南丘陵山区黏重土壤条件下土薯分离不佳、收获工序较多等问题,设计了一款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主要由杀秧装置、挖掘装置、往复圆弧敲打机构、多重分离装置、收集装置、履带底盘等组成。确定了整机的工作原理及传动系统,利用SolidWorks對整机进行了三维建模,深入分析了各部件结构及关键参数,并阐述了夹杂马铃薯的土块在升运过程中的碰撞规律。  关键词 马铃薯;联合收获;黏重土壤;土薯分离;往复圆弧
摘 要 正确操作旋耕机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延长旋耕机运行寿命。结合旋耕机的作业特点,简要介绍了正确操作旋耕机的重要价值,提出旋耕机正确作业方法与使用调整技术要点,避免旋耕机在后续运行期间出现严重的故障,进一步满足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需求。  关键词 旋耕机;作业方法;调整技术  中图分类号:S222.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
摘 要 当今信息流动速度日益加快,农业信息化在农业领域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不断促进新农村建设及农民增收。在此背景下,以河南省孟州市农业信息化为研究对象,分析孟州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推动孟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现代农业;河南省孟州市  中图分类号:F327;F49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
摘 要 生态公益林具有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是以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的的一个林种,具有公益性,提供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林地。以广东省九连山林场生态公益林示范区为例,对其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 九连山林场;生态公益林;示范区;建设;广东省连平县  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
摘 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耕地撂荒现象日益突出,严重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入户问询、座谈交流等方式,对重庆市涪陵区28个镇街的耕地撂荒、撂荒地的盘活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铜梁区撂荒地总面积1 052.72 hm2,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1.70%;耕地撂荒原因主要有种植业效益差、农村劳动力缺乏、土地流转监管机制不健全、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等。提出了促进铜梁区撂荒地盘活利用的建议:加强宣传培训,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