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依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在语文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成长中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充分研究教材挖掘出其中的思想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深刻领悟课文中的内涵,丰富他们的情感,培养其正确的人生态度及价值观,充分发挥出语文学科的优势,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思想教育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0.142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中,部分教师依然秉承着应试教育的理念,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及理论知识的教学,不够重视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要在语文学科中渗透思想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感悟、创新能力,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那么教师就要转变教学模式,深入挖掘每篇课文中的育人价值,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及过程,加强情感态度的引导,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一、课文讲解中渗透情感教育,丰富学生的內心世界
情感教育是思想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年龄小、阅历少,还处于懵懂的时期,对很多情感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借助教学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通过多种形式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真正领悟到课文的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升华他们的思想情感。例如人教版三年级《和时间赛跑》中,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为什么会有复杂的心情,理解“我”的忧伤、哀痛,解开时间之谜,重点讲解:“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这些词的含义,请学生齐读:“时间就是这么悟情,它会带有所有人的昨天,带走所有人的童年,所有人的生命。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要永远不会回来了。”最后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与时间赛跑?”有些学生会说:“我要把别人玩的时间用来读书。”“以后做事不拖沓,做到今日事今日毕。”随着班级上各种声音的此起彼伏,教师抓住时机向学生提问:“你们说得都太好了,我们珍惜时间不断奔跑是为了什么?要想做个成功的人,需要一直、不停地、不断地做什么?”全体学生齐声回答:“成功,和时间赛跑!”请他们大声地喊出来,鼓励他们之间相互监督,将自己说到的话落到实处。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励学生,使学生明白珍惜时间的重要意义,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端正他们的学习、生活态度。
二、指导学生理性分析课文,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小学生看待事物容易跟着感觉走,缺乏理性分析的意识,这就使得他们在理解课文时不能抓住其中的本质,无法深层次地挖掘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那么要渗透思想教育,教师就要教给学生分析课文的方式,提升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营造出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由地表达、分析,促使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让他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发展他们的理性思维,培养他们客观看待事物的能力,提高他们对课文的鉴赏能力。比如《永生的眼睛》中,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理解,以人物形象为切入点理解文章中美好的情感,体会人物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内心。教师指导学生回顾《触摸春天》中的内容,了解了盲姑娘安静用心感受美好生命的情感,设置问题:“盲人最渴望的是什么?”自然地过渡到这一课的讲解中,启动学生的情智,采取以读代讲的方式,让学生的朗读中进行角色体验,之后通过活动来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闭眼来体验盲人的痛苦,感受重见光明时的幸福,进而深刻地认识到角膜捐赠的意义,充分感受到“父亲”博爱、奉献的精神。在体验活动结束之后,学生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教师则给予他们自由表达的时间,引导学生将父亲的话说得更具体,深刻理解其中的内涵。最后指导学生找出文中多次提到的“骄傲”进行对比分析,感受博爱、奉献的精神在三代人之间的传承,以重点词“或的纪念”为着力点,品味“永生”的第二层含义。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旧知导入、活动体验、自由表达、对比分析等活动,有效地突破了课文难点,让学生对文中的人物产生了敬佩之情,也使得学生更加理性地看待帮助他人的现象,改变了他们的传统思想,从中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三、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功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语文中的美育功能,可以有效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从形式、内容、语言等多个角度挖掘教材中的美,精心策划课堂活动,巧妙地点拨,让学生获得美的体验,受到美的感染,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比如在《桂林山水》一课中,通过多媒体来动态展现桂林山水的美景,带给学生视觉上的享受,进而通过阅读课文体会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语言文字的描述中欣赏桂林山水的秀美,恰当地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最后借助生活中环境遭到破坏、污染的案例,揭示人类家园正处于危险之中,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学生深刻意识到美丽的大自然与人类的日常活动息息相关,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付诸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语文思想教育的功能,有效渗透到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目标的教学体系,将思想教育与学生的成长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有文化、有思想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白贵禄.刍议挖掘小学语文的思想教育功能[J].教书育人,2019(28).
[2]范玉琢.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J].宁夏教育,2019(Z1).
[3]庄国丰.浅析如何挖掘小学语文的思想教育功能[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
【关键词】小学语文 思想教育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0.142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中,部分教师依然秉承着应试教育的理念,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及理论知识的教学,不够重视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要在语文学科中渗透思想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感悟、创新能力,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那么教师就要转变教学模式,深入挖掘每篇课文中的育人价值,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及过程,加强情感态度的引导,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一、课文讲解中渗透情感教育,丰富学生的內心世界
情感教育是思想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年龄小、阅历少,还处于懵懂的时期,对很多情感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借助教学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通过多种形式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真正领悟到课文的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升华他们的思想情感。例如人教版三年级《和时间赛跑》中,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为什么会有复杂的心情,理解“我”的忧伤、哀痛,解开时间之谜,重点讲解:“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这些词的含义,请学生齐读:“时间就是这么悟情,它会带有所有人的昨天,带走所有人的童年,所有人的生命。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要永远不会回来了。”最后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与时间赛跑?”有些学生会说:“我要把别人玩的时间用来读书。”“以后做事不拖沓,做到今日事今日毕。”随着班级上各种声音的此起彼伏,教师抓住时机向学生提问:“你们说得都太好了,我们珍惜时间不断奔跑是为了什么?要想做个成功的人,需要一直、不停地、不断地做什么?”全体学生齐声回答:“成功,和时间赛跑!”请他们大声地喊出来,鼓励他们之间相互监督,将自己说到的话落到实处。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励学生,使学生明白珍惜时间的重要意义,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端正他们的学习、生活态度。
二、指导学生理性分析课文,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小学生看待事物容易跟着感觉走,缺乏理性分析的意识,这就使得他们在理解课文时不能抓住其中的本质,无法深层次地挖掘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那么要渗透思想教育,教师就要教给学生分析课文的方式,提升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营造出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由地表达、分析,促使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让他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发展他们的理性思维,培养他们客观看待事物的能力,提高他们对课文的鉴赏能力。比如《永生的眼睛》中,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理解,以人物形象为切入点理解文章中美好的情感,体会人物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内心。教师指导学生回顾《触摸春天》中的内容,了解了盲姑娘安静用心感受美好生命的情感,设置问题:“盲人最渴望的是什么?”自然地过渡到这一课的讲解中,启动学生的情智,采取以读代讲的方式,让学生的朗读中进行角色体验,之后通过活动来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闭眼来体验盲人的痛苦,感受重见光明时的幸福,进而深刻地认识到角膜捐赠的意义,充分感受到“父亲”博爱、奉献的精神。在体验活动结束之后,学生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教师则给予他们自由表达的时间,引导学生将父亲的话说得更具体,深刻理解其中的内涵。最后指导学生找出文中多次提到的“骄傲”进行对比分析,感受博爱、奉献的精神在三代人之间的传承,以重点词“或的纪念”为着力点,品味“永生”的第二层含义。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旧知导入、活动体验、自由表达、对比分析等活动,有效地突破了课文难点,让学生对文中的人物产生了敬佩之情,也使得学生更加理性地看待帮助他人的现象,改变了他们的传统思想,从中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三、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功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语文中的美育功能,可以有效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从形式、内容、语言等多个角度挖掘教材中的美,精心策划课堂活动,巧妙地点拨,让学生获得美的体验,受到美的感染,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比如在《桂林山水》一课中,通过多媒体来动态展现桂林山水的美景,带给学生视觉上的享受,进而通过阅读课文体会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语言文字的描述中欣赏桂林山水的秀美,恰当地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最后借助生活中环境遭到破坏、污染的案例,揭示人类家园正处于危险之中,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学生深刻意识到美丽的大自然与人类的日常活动息息相关,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付诸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语文思想教育的功能,有效渗透到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目标的教学体系,将思想教育与学生的成长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有文化、有思想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白贵禄.刍议挖掘小学语文的思想教育功能[J].教书育人,2019(28).
[2]范玉琢.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J].宁夏教育,2019(Z1).
[3]庄国丰.浅析如何挖掘小学语文的思想教育功能[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