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红壤盐基离子及硅铝铁随径流流失研究

来源 :水土保持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v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黔中喀斯特红壤区坡地盐基离子、铁、铝、硅和碱度随径流淋溶流失的特征,分析了由此产生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红壤中7种无机成分随径流流失的总负荷呈现Ca2+>Mg2+>K+>SiO2>Na+>Fe>Al的趋势,其中Ca2+,Mg2+,K+和SiO2流失较为严重,Fe和Al随径流的流失量非常小。当雨强为45 mm/h时,红壤坡地开始产生地表径流,流失在地表径流中的物质以K+,Na+为主,二者含量之和占地表径流中7种无机成分总流失量的90.91%。当雨强达到70mm/h时,地表径流产流量超过壤中流,流失在地表径流中的物质以Ca2+和Mg2+为主,占地表径流中7种无机成分总流失量的53.78%;壤中流物质组成受雨强的影响较小,K+的浓度比率最高。Ca2+,Mg2+,K+,SiO2和Fe的流失以地表径流为主,不同雨强下Ca2+,Mg2+和SiO2的地表流失负荷可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预测。红壤碱度淋溶流失量随雨强的增加而增大,但未超过红壤的临界碱度淋溶,不会造成喀斯特红壤酸化。
其他文献
以多聚磷酸、环氧氯丙烷和硫脲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含硫阻燃剂,并将其用于锦纶织物的阻燃整理。通过红外光谱分析(FT-IR)、核磁共振分析(NMR)、热性能分析(TG-DTA)和烟密度测试(DS),表征了
以葡萄糖为还原剂对涤纶织物进行化学镀银整理。采用EDS(能谱仪)和SEM(扫描电镜)分别表征镀层的化学元素成分和表面形貌,对镀银后织物的增厚增重率、耐摩擦性和表面方阻进行测试分
本研究选用健康成年山羊八只,造成一侧TMJ盘穿孔的动物模型,通过大体解剖、体视显微镜、组织学及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关节盘穿孔后关节腔内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盘
利用水分扩散装置对丹江库区典型坡面4个土地利用3个土层的硝态氮水平运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硝态氮水平运移速率随距离增加而迅速减小,呈幂函数曲线降低。由于人为扰
采用卜公茶皂素对菠萝叶纤维纱线进行前处理。分别采用沸煮工艺、轧堆工艺和汽蒸工艺三种方式,测试了处理后菠萝叶纤维的白度、强力和毛效指标,得到的优化前处理工艺为:卜公茶皂
通过分析印染设备多电机同步调速中常用同步控制器同步方案的利弊,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对LMH085低张力绳状练漂联合机实现多单元电机线速度同步调整。设备经改进后,系统运行稳定
在不影响纤维形状记忆性能的前提下,对聚氨酯形状记忆纤维/棉包芯纱的筒纱进行染色.包芯纱松式络筒卷绕密度应适中偏小,且筒子质量不宜大于800g;碱氧一浴一步法前处理中,使用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是当前计算机领域最热门的话题,并正在为人们展示着美好的应用前景.在教育领域,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以其非凡的表现力,跨越时空的能力,为教育注入了无穷
采用K型活性染料进行棉织物电化学无盐染色,分析染色电压、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固色时间对电化学无盐染色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的染色工艺参数为:电压5~7v、染色温度45
传统村落是乡愁,是文脉,亦是历史遗产。在改革与开发背景下,传统村落如何在更新过程中保有独特的景观意境?笔者以探讨传统村落景观意象的营造为起点,进而深入研究意象营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