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木心的私人文学史

来源 :方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bin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了作为一部浩瀚世界文学私人回忆史之外,这本书更大的意义,恐怕就在于曾有人团团坐拢听先生神聊,没有考试没有证书,没有赞助和课题
  虽然有着《文学回忆录》这样令人望而生畏的名字,此书却更像木心先生的私人文学回顾史。
  当然,这部涵盖5年听课笔记的上下两册厚厚大书,并非什么严肃的文学史著作,不过是当年木心在纽约时,辗转各家寓所,为一群中国艺术家讲私文学的记录。一人一小时十元,夫妇按一人收,不满十人暂停,说起来,这种随意的讲课形式倒颇有古风遗味。1989年到1994年,一讲就讲了五年,那时我们在干什么,大洋彼岸的同胞学者又在干什么,这感觉想来也有些奇妙。
  最重要的是,主讲人木心先生,是一个妙不可言的人物。他也许不是什么学者大家,写过几本书,小说散文杂记诗都有,说他是作家自然不为过,但我觉得木心先生,到底还是一个艺术家。
  私人回顾,主要讲的是观点。观点是什么?书里特别提到过,像马的缰绳,手中有缰,胯下无马不行。
  接触木心不算晚,刚上高中时买了单色装帧的那套木心散文诗集。当时都没什么人说起木心,他的存在像是半截影子般的游离,后来由于陈丹青在大陆极力推荐,他的书才渐渐出了一版又一版,我当年那套朴素版装帧的都已绝版了。
  最早看《素履之往》、《即兴判断》、《鱼丽之宴》,迷迷糊糊读不出个名堂来,觉得这人讲话真绕,逻辑和文字甩我几千里。直到《哥伦比亚的倒影》才有些缘分已至的感觉,对于人世烟火他看得太为通透,反而让我心底衍生出一种冷眼旁观的恐怖感。
  “常以为人是一个容器,盛着快乐,盛着悲哀。但人不是容器,人是导管,快乐流过,悲哀流过,导管只是导管。各种快乐悲哀流过流过,一直到死,导管才空了。疯子,就是导管的淤塞和破裂。”
  “我们人是很烦絮的,对于喜欢的和不喜欢的,都得像个名称,面临知其名称的事物,是舒泰的,不计较的,如果看着听着,不知其名称,便有一种淡淡的窘,漠漠的歉意,幽幽的尴尬相。”
  这几句都极喜欢。妙人都最会用比喻,带着一点诡辩的幽默,皮而不俏的玩笑。木心说“《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看,好看”。这比喻简直是要成精了。
  看了《文学回忆录》才知道木心的学问是有些传承的,《哥伦比亚的倒影》、《九月初九》都是赋,是受《楚辞》的影响。也套用过杜甫的诗,先生爱杜甫是众所周知的,《琼美卡随想录》里说,“如果抽掉杜甫的作品,一部《全唐诗》会不会有塌下来的样子。”
  整整八十五讲里仅两讲说日本文学,字里行间还听得出木心先生的惴惴不安。木心偏心的是西洋那一派以及国学经典,不擅日本文学。再者,旧时日本文学,不比现在的当代小说,不论古诗歌、散文、俳句等,需得懂得日文才能发掘其精妙之处。明治维新后日本文学有大起色,但终归比起英文和西方世界的作品,日本文学是对语言有狭隘要求的那一类。松尾芭蕉的俳句,五七五的规矩,不通日文真是没法品,就跟我们的《老子》、《诗经》翻不了英文一个道理。
  艺术家总是要受苦的,幸好木心先生怕辜负艺术的教养,文革里被关在满是污水的牢里18个月,反倒是利用发给他们写检讨的纸写作,三根手指被折断,后又几度入狱,终究是挺过来了,82年来到纽约方才过上所谓“孤独、凄清、单调”的生活,正如他当年雇个挑夫,挑了几架子书上莫干山闭关的年月。文革中木心先生之前的作品尽数被毁,他看得开,说“那是五十年前准备写的东西,不作数”。看不开就要死,肉体没了自然就没了精神的载体,舍不得这些教养消失,光凭这也不能死。
  世界末日的整整一年前,木心先生在老家乌镇去世。浩浩荡荡近百年的人生,读了浩浩荡荡的书,写了浩浩荡荡的字,也经历了浩浩荡荡的事。他的最后一课说:“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可以用来牺牲的。”看到这里万分感触,木心依旧用他那皮而不俏的口气说,“只要有人在研究一件事,我都赞成,哪怕研究打麻将——假如连续五年研究一个题目,不谋名,不谋利,而且不是傻子,一定是值得尊重的,钦佩的。”
  这便是《文学回忆录》。除了作为一部浩瀚世界文学私人回忆史之外,这本书更大的意义,恐怕就在于曾有人团团坐拢听先生神聊,没有考试没有证书,没有赞助和课题。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十七大报告更明确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在这过程中,学校具有
论述了应用结构分析理论对地球化学空间场进行不均匀性分析的理论依据、研究步骤和方法 .以塔北某工区作为实验区 ,着重对研究区地学时空场的连续性、各向异性和区域不均匀性进行了研究 ,并结合研究区的地质背景和指标的浓度等值线分布进行了系统分析 .
强化青少年法制教育理念,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防治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方面。实施强力有效措施,消除青少年当中的不良影响,保护和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个人的风格,大多要么理性,要么感性,甚至偏执,很难有一个人能集这几种意识于一身,邹恒甫就是这么一个集几种意识于一身的几近疯狂的人  对于邹恒甫,相信没有学过经济学的人也会有所了解。这主要源于他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前院长张维迎的公开矛盾以及去年他在微博上揭露的“梦桃园事件”。然而,在多数人眼中,更了解的是张维迎,邹恒甫则显得有些陌生。而这本《最后的狂人:我就是邹恒甫》让我们近距离地观察了这位自诩为“
【√】谈到自己犯罪的原因,蔡小红说:“我也不知道图什么?糊里糊涂就开始了,而且停不下来。”    歌手田震的经典歌曲《野花》唱道:我就像那花一样在等他到来,拍拍我的肩我就会听你的安排。  歌曲总有现实的影子,一个叫张虹光的无业男子,拍了拍北京王府井外文书店女会计蔡小红的肩膀之后,蔡小红就在10年的时间里,像蚂蚁搬家一样100多次贪污、侵占公款1060余万元,全部用于张虹光在高级宾馆租房挥霍甚至吸毒
“五十年前埋下的一颗灵魂,五十年后屹立出一种姿态。”这句话来评价“在路上”的鼻祖凯鲁亚克再合适不过。作为“垮掉的一代”的文学之父,凯鲁亚克他们当年驱车沿着66号公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