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灿”们这些年的爱与怕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衣飘飘的年代 始自香港浸会书院
  可以访问到几乎所有香港娱乐圈当红人物的查小欣,并非凭借父辈的关照,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香港四口之家。小时候家里很穷,爸爸从开货柜车做运输生意白手起家,妈妈则是家庭主妇。查小欣和妹妹每天坐在爸爸的货柜车上玩耍、帮忙查货,这样过一天便是最大的乐趣。
  七八岁时,家境逐渐好转,爸爸周末会开着私家车带姐妹俩去郊外看风景、烧烤,晚上还有一顿丰盛的晚餐。“那时的房子都很便宜,薪水也不高,只要你努力,生活一定会好起来”,查小欣说,“当时也有很多机会,一个人可以做两、三份工,所以很多人都睡得很少、做得很多,慢慢存钱买房子”。
  耳濡目染下,父亲踏实勤勉的作风给查小欣打下深深的烙印。“小时候爸爸常对我讲,做事情要么不做,做就做到最好。比如扫地的清洁工,只有扫得最干净才可以做管工,管工做得最出色才可以升经理,等等,一步一个脚印,怀才不会不遇的。”
  査小欣说,儿时只当这些是唠叨,并未用心体会;长大后发觉,老板给下属的每一个任务,她都比别人完成的更快更好,这才意识到,爸爸的“唠叨”早已印在她脑子里,“认真、用心”成为她为人处世的准则。
  1980年从香港浸会书院(现为香港浸会大学)毕业后,颇有语言天赋、想法光怪的查小欣在朋友引荐下去报社工作,开始了娱乐记者的生涯。谁能想到,今天在各种明星面前侃侃而谈的她,小时候竟有一些“自闭”。
  “我小时候比较自闭,但做了记者后必须要懂得与人交谈。因为娱乐行业没有书可念,所以我只有用自己的方式训练自己怎么和人打交道,边做边学”。查小欣说,她每次乘坐出租车都会主动与司机攀谈,还设定好目标,今天要知道这个司机家有几口人,明天要知道那个司机为何选择开出租,后来又把“采访”范围扩展至洗手间的保洁阿姨。诸如此类。
  为了能拿独家消息,查小欣每晚都泡在有艺人出没的迪斯科至凌晨三点,结识到很多圈内的朋友。她笑称父亲为怕她在社会上吃亏,从小就训练她饮酒,每晚一小杯糯米酒练就了查小欣“千杯不倒”的功夫,她也因此每每在众人微醺浅醉时保持一份聆听。
  就这样,勤奋的查小欣从一个普通的娱记一步步做到多份娱乐周刊的主编,随后开专栏、客串电影、主持节目,娴熟的人际沟通能力使艺人们面对她时并不觉得是在做访问,更像朋友间聊天。她在商业电台主持的娱乐评论节目“茶煲里的査笃撑”成为香港收听率最高的节目之一。(査笃撑为广东大戏开场时的拟声词)
  同其他对机会有敏锐嗅觉的香港人一样,查小欣在1999年科技浪潮席卷香港时创办了娱乐网站Show8。“那时我每天五点半起床,六点半到电台,忙完电台的节目就从九龙赶去港岛忙网站的事,午饭都是在路上吃,晚上十一点再吃晚饭,凌晨一点睡觉。这样生活了一年。”
  很难想象身材娇小玲珑的查小欣能有如此充沛的精力。“香港人都习惯这么忙忙碌碌的啦!”她笑道,忙碌后的充实与成就感驱走了疲倦。
  传媒力量渗透社会 环境变迁人情变淡
  作为香港娱乐传媒行业的“活化石”,查小欣见证了一代代巨星的成长与黯退,其中,几乎所有艺人都会接受她的采访,并在她的节目中发布独家消息。“很多人奇怪,为什么你可以拿那么多料?因为我处理得当。如果我对梅艳芳的新闻处理不好,那张国荣就不会再找我。我做每一个新闻都是为下一个新闻做的,”查小欣略带骄傲地说。
  这都要归功于她公私分明的做人原则,即绝不会将明星的私下倾诉公诸于众,绝不会在线索拿捏不准时爆料刊登。基于对艺人的尊重与相互信任,查小欣慢慢在圈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原来,她在酒吧里不经意获得的爆料,翌日都会致电对方是否还记得,并在征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才“独家播出”。这份特有的坚持源于,查小欣认为,娱乐新闻对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很大。
  “不少人觉得娱乐新闻不重要,就是八卦而已,但八卦其实是软实力,对社会的文化、道德观、每一个小节都有影响,”查小欣表情突然严肃起来,“同别的新闻一样,娱乐新闻也必须是真实的报道,有正确的立场。”
  “比如一些对艺人奉子成婚的报道,可能会让年轻人不知不觉认可了这种价值观;再比如‘港女’的概念,本来源自娱乐版,后来炒作成代表整体香港女性,很多内地人觉得香港女人都贪慕虚荣,都嫁不出去一样。你看娱乐新闻的影响力多大,已经不局限于新闻本身,而是变成社会现象。”
  查小欣也感叹,旧时艺人与娱乐记者之间“人情味很浓”,她时常被邀至艺人家中吃饭、参加派对。“当年我可以直接给刘德华爸爸打电话,问刘德华的衣服尺寸,也可以在张国荣家约他拍照时喝一碗韭菜猪肝汤。”
  时光斗转,媒介传播渠道的日新月异令娱乐圈也逐渐变了味道。查小欣认为,现在的娱乐记者善于捕风捉影,提问时也经常有失礼貌,尺度把握不当;另一方面,艺人身边众多的经纪人与助理也将他们与外界隔离开来,不胜唏嘘。
  在娱乐圈摸爬滚打了三十载的查小欣,目前的身份是专栏作家兼无线电视(TVB)的合约艺人。谈及未来打算,她表示有想法再去念书,学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并尝试随遇而安。
  香港人应再多一份包容心
  七八十年代的香港百业兴盛,这颗东方明珠虽已回归祖国十六年,但很多内地人对它的了解仍停留在港片时代,就像透过玻璃看橱窗里的精致摆设。发达的金融业、高昂的房价、摩登的购物天堂、快节奏的生活等等,是内地人普遍对香港标签化的印象。
  2003年推出的自由行政策,拓宽了内地通往香港的桥梁,但以旅游为主的短暂停留,令人们看到的香港似曾相识却又模糊不清。
  查小欣回忆说:“七八十年代的香港是很光鲜的。记得那时过年,家里有客人拜年带来的巧克力,妈妈都不让我们动,要寄给她湖南老家的亲戚吃,因为那時内地没有这些东西。还有冰箱、彩电、空调,回乡的时候都会背过去。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内地的亲戚就说,不要再带这些东西了,我们都有了。”   1979年,TVB电视剧中有一个叫“阿灿”的角色饰演当时从内地来香港的新移民,因其土里土气的表现及一句经典台词“我系阿灿呀!我准备返乡下探阿爸阿妈!” 而名噪一时。从此,“阿灿”成为香港人嘲弄内地人土气的代名词。
  风水轮流转。随着内地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异军突起,特别是九七回归后,香港人被内地迅猛的经济发展势头所震撼,反差之下,心态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我想九十年代中期以前,香港人会觉得比内地人有优势,那时我们管他们叫‘阿灿’;但现在我们管自己叫‘港灿’!”查小欣言罢哈哈大笑。(“港灿”是香港人自嘲的说法)
  “九七年前很多香港人想移民,大家就是想走,有房子的卖房子、有股票的卖股票。去哪里?很没有方向,很迷茫。”
  出于对回归后局面的担忧,香港移民潮在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爆发。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约有三十万港人移民加拿大;而九七回归后的十五年,约有逾十五万港人“回流”香港。
  查小欣忆道:“九七后发现,没事啊,怕什么呢?然后就是自由行,突然多了一个很大的力量把香港经济推上去。”
  两地人交汇融合的过程中势必会产生摩擦和冲突,特别是最近内地孕妇赴港产子、奶粉抢购、上水水货客阻塞车站、内地游客在港大声喧哗等话题屡屡占据香港报章头条,更有甚者,将内地人来港比作“蝗虫入侵”,大大加剧了两地民众之间的矛盾。
  对此,查小欣认为香港人应再多一份包容心。“很多内地人觉得香港人看不起他们,说他们素质低,我想,一个地方要进步就不免经历这样的过程。一些内地人可能像暴发户,但这也是香港从前的样子。香港人从前去内地的表现,跟现在内地人来香港的表现是一模一样的。”
  “那时香港人富起来,有钱,去外国讲话声音是最大的,也是被人笑,都是一样的,我不觉得有什么稀奇,你要给他们(内地人)时间,他们会慢慢进步。”
  查小欣说,现在两地人的关系仍处于变化、适应的阶段。“以前好像我比你优越,现在好像你比我优越。大家在适应,相互认识。我看这个融合期还要3年吧。”
  在磨合期间,不少港人担心香港文化会逐渐被内地同化,对此,查小欣的态度算是开朗。“香港部分文化被内地同化是不可避免的。不止是香港,其实全世界都在向内地靠拢,你看报道,现在泰国也有普通话班,韩国女孩子会写汉字,这个影响是全世界范围的。觉得诧异的人是他们太固执,不肯接受现实。将来香港的法庭是讲英文、还是广东话、还是普通话,你就知道是谁融合了谁。”
  老街区文化 贵在含蓄之美
  不觉中,查小欣已饮下三杯香槟,她望着窗外的香港,目光在酒酿的浸润下格外闪亮。“香港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地方,对那些头脑转得很快的人来说是片乐园,充滿惊喜,很多机会,也很自由。我想,多元文化是一个重要因素。”
  “我去过很多有海港的城市,但总觉得维港是最美的。它的魅力就在景致的层次上,那些招牌上的霓虹灯七彩缤纷,但又不刺眼,比较含蓄,其实这个景象就已经很代表香港:有新的、有旧的,有金融的地方、文化的地方、购物的地方。它有很多颜色,但不会被任何一个颜色盖住,你有你的,我有我的。”
  同很多“念旧”的香港人一样,查小欣也很爱惜香港的老街区文化。近期,港府宣布要将位于湾仔一条俗称“喜帖街”的老街更名为“喜欢里”(“喜欢你”的谐音),作为市区重建项目的一部分。此举顷刻间惹来香港市民一片责骂及抗议,查小欣也为此在博客上撰文,称新名字“太直接,一点都不美”。
  “香港的美是含蓄的美,”她说。
  对于近年媒体上涌现出一些唱衰香港的声音,认为香港昔日的辉煌与优势正逐渐褪去,查小欣立即反驳:“我一点都不觉得!”她说,现在正是体现香港如何转型的时候,拿电影业举例,从前香港每年出产五百部电影,现在每年五十部,中间好像有个衰落期,但最近的片子如“春娇与志明”、“盲探”等都很叫座。
  “香港人,你给他压力,他就会反弹,浪落下去还会再起。可能正因为我们是移民的城市,所以香港人很适应不同的变。”
  “你看,英文赚钱我们学英文,普通话赚钱我们学普通话,而且学得很快,广东道(尖沙咀奢侈品牌云集的购物街)的变化就能体现香港人适应变化的程度有多大。商店店员从前讲英文,后来是日文,现在是普通话,有钱赚就可以啦!”查小欣爽朗地笑说。
  那是否说明香港人很看重金钱?
  “爱钱是普遍的人性吧?哪里都一样的。在你对一个地方的人有了偏见后,会特别这样觉得。香港人看重钱,没办法,因为我们是国际大都会,生活成本太高,但香港人也是非常有人情味的,你需要他做善事的时候,没人问为什么,捐钱不遗余力。”
  每逢周末,香港街头各式的捐款活动都会吸引一些市民驻足,投下或多或少的零钱,换得一枚画着笑脸的贴纸戴在袖间。
  “香港人是很可爱的,很有同情心。他们看上去很精明,其实都笨笨的。”在说这句话时,女强人风范的查小欣脸上露出一个顽皮的表情。
  采访接近尾声时才发现,竟与查小姐聊了两个半钟。
  此时窗外的维港已夜色斑斓,对面海岸鳞次栉比的建筑物流光溢彩;起身俯望,星光大道上游客肤色各异,熙熙攘攘。这大概就是她所爱的香港吧!(王小旎)
其他文献
深呼吸有害吗?早起锻炼有害吗?  △近来在报刊上看到两个问题,使人们在炼锻身体时无所适从。  一、深呼吸有害论。据说是一位苏联科学家发现氧气多了对身体有害,故不宜深呼吸。这与传统的说法、作法大相径庭,不知何者为是?  二、早起锻炼有害论。据说早上四点至八点这段时间的空气最不好,说这段时间高空的新鲜空气下来,地表的污浊空气上不去,因此不宜进行身体锻炼。到底对不对?  请在贵刊解答是盼。  (河北唐山
有人说,《狮子王》是一部动物版的《王子复仇记》,充满戏剧冲突,因此享誉全球,长盛不衰。但它不止于此,这个发生在充满生命力的非洲大草原上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生生不息,自然有循环,还教会了我们责任和爱,勇气和善良。  1994年,《狮子王》动画片在美国上映,斩获奥斯卡等8大奖项,一时风头无两。作为中国首部引进的好莱坞动画电影,《狮子王》已经成为深植于人们心中的文化符号,更一举斩获全球9.68亿美元票房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三十而已》受到全网无数关注。作为一个标准的现代都市剧,观众从中找到了一些艺术元素:油画、点塑、装置艺术等藏在剧中各个角落。该剧男主角许幻山在剧中的一举一动,都会霸屏热搜。其实,最值得关注的,是许幻山的偶像——国际知名艺术家蔡国强。  蔡国强是国际上当代艺术领域中最受瞩目、最具开拓性的艺术家之一,艺术表现涉及装置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多媒体艺术等多个领域,尤擅以火药创作作品,对
2017年,有部叫作《起跑线》的印度电影上映,一下子戳破了这个宗教国家百分百不公平的“起跑线”问题。片子讲的是一对靠卖服装起家的平民夫妇,在有了点小钱之后,千方百计想把自己的孩子送进私立学校的故事,为此他们强迫家人之间用英语交流、假扮穷人以换取特殊待遇,甚至不惜要挤掉一个穷孩子的入学资格。而这对夫妇如此要死要活削尖了脑袋也要让女儿挤进去的——还只是幼儿园而已。  归根结底,女儿的求学不是真正的问题
米尔·阿比德·侯赛因是印度班加罗尔的一名程序员,跟大多数班加罗尔的年轻IT工作者一样,他正在努力创建自己的软件公司。他到中国台湾学习过软件开发,在美国注册了公司,所使用的硬件设备是中国制造,他还积极地在迪拜寻找潜在的客户。虽然世界媒体广泛认为印度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大市场,但是侯赛因却无奈地表示:在印度创业太难。除了融资难——印度银行对小公司贷款没有什么兴趣,银行通常要求各种抵押或固定资产担保,而小公
“老组长,你喝一口吧!你看这井的水多甜啊!”8月31日,铜梁县大庙镇小坡村人永远忘不了这一天,眼看着新淘的水井就可以投入使用了,而淘井人——小坡村七组老组长陈文朝却倒下了。  65岁的陈文朝,从1974年起,连续32年担任小坡村七组组长。  今年入夏以来,铜梁县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陈文朝义务承担了为27户群众供水的机井的管理维护工作。随着旱情加剧,陈文朝心急如焚:必须在现有水源干涸前找到备用水
妇女年龄一过四十岁,常易感觉精神和体力的衰退,疾病也多了起来。下面是这段时期内妇女较常见的一些疾病,介绍出来希望引起读者的重视。  功能性子宫出血为常见妇女病。好发于四十到五十岁的妇女。由于该时期卵巢功能衰退,往往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日久便会有轻重不同的贫血症状。值得指出的是,中年以上妇女的异常子宫出血与恶性肿瘤常有一定关系,据国外报道约百分之十的更年期子宫出血由癌肿所引起。故更
【摘 要】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中国好声音》的热播原因,并试从如何增强节目原创力入手探讨电视音乐选秀节目保持持久生命力的方法。  【关键词】《中国好声音》 本土化 原创力  近年来,音乐选秀节目的同质化和标准化使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但从2005年到2012年,音乐选秀节目经历了山寨、收视疲劳、“限娱令”等之后迎来了《中国好声音》的热播,其收视率节节攀升。我们不禁要问,这究竟代表着中国电视音
珠寶,就像一个装满历史记忆的盒子,在这个小小的物体上,保存着它所属的时代特征和人们对美丽的梦想和诠释。所有的创作都源于对美的敏感捕捉。  在珠宝的历史长河中,每个历史阶段、每个国家乃至每个细分的珠宝领域,都有其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珠宝,“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当下最具世界知名度的珠宝,无一不与最顶级的权力、最美丽的女人、最浪漫的爱情交织缠绕,共同谱写出一世传奇。
《秘境》  作者: [美] 乔舒亚·福尔 / 迪伦·图拉斯 / 埃拉·莫顿  副标题: 探寻全球仙境、废墟与乌托邦  原作名: Atlas Obscura: An Explorer’s Guide to the World’s Hidden Wonders  译者: 张依玫  出版社: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年: 2019年6月  页数: 472  定价: 198.00元  人类自古就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