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后习题实现课堂突围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111222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语文教学;《四季之美》;课后习题;课堂突围
  【中图分类号】G623.2
其他文献
这个学期,我们班新转进来一位美女同学。  客观地说,她确实是我们这种理科班里少见的美女。即使在我一个女孩子看来,她也够漂亮的了,更不用说那些男生了。每天一下课,好多男生就找各种机会往她那边凑。因为她跟我坐得比较近,个别男生还常常通过我给人家传纸条……  她的学习成绩挺好的,听说还是我们学校一个副校长的亲戚。又有关系,又有才华,她的出现在我们班里真是不折不扣的大新闻。  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段时
神奇女侠、黑猩猩和飞人博尔特都有的共同点是什么?答案是,他们都喜欢摆出一种有力量的姿势。  你可能见过这样的姿势:胳膊和腿都伸展开,手放在髋处或头部后面,挺起胸膛等等。这些人通常浑身流露着力量和统治感。  你不必拥有超能力或者是高地位,就能体验这种力量和自信。事实上,最新研究发现,即使是最谦和懦弱的人,持有这样有力的姿势也能够产生有力量的感觉。  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学者进行了一项实验,实验要
在这个阳光明媚草长莺飞的时节,  心里有很多想做的事情等待完成。  但是在那之前,  好像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没有做……    我亲爱的同学,  我有没有跟你们说过?  有你们在真好!
【关键词】语词教学;单元话题;单元语篇;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49-0061-03  语词是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词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中的语词有三种基本形式:(1)单词,包括低信息词(如in、of)和高信息词(如tree、behind);(2)短语;(3)多词项搭配、习惯用法、省略句以及
【关键词】英语;智慧课堂;课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1-0053-0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与学的方式出现了各种变化,借助英语移动学习平台,我校学生在家里和学校都可以学习英语,且效果良好。下文,笔者以译林新版《英语》五上Unit 6 My e-friend的故事教学为例,让学生进行“点对点的数字化学习”,通过加大语言
那是台风“莫拉克”将要来临的清晨。  四点三刻,闹钟疯狂作响,我不情愿地翻身起床,穿衣洗漱。  出门时五点一刻。街上已有人走动。开着电瓶车载我的小妹葛梦蝶。她今年15岁。我们很快出了城市,来到近郊的蔬菜批发市场。  许多批货的摩托、三卡和小汽车正繁忙地进出。梦蝶歪歪扭扭地把持着车子,避开车流,穿过一个停着不少满载蔬菜的重型卡车的铁棚,又经过两三个干货大棚,便是豆制品店的区域了。路上挤满了买东西的人
同学总说我土,名字土,衣着土,连写的诗文都是“土”题材,即便我在校艺术节上穿起洋装用美声唱着英文歌《Memory》,大家还是说我土。  久而久之,我开始对自己感到很陌生,我到底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里去?进入高中以来,随着身体如拔节般地成长,这个问题时常困扰着我。  这次回老家看爷爷,脱了耐克鞋,赤脚坐在田埂上,心里反倒有了一种莫名的踏实;遗憾的是,爷爷的缺席使田野无比寂寞。  爷爷的脚病越来
【主持人语】  学校是一个文化场所,学校文化就是学校的全部。同时我们又必须看到,学校文化是一种岁月的积累,也是历史沉淀的平静释放。因此,确立“文化立校”战略,当成为建设现代学校的必然选择。  文化立校,我们首先需要审视学校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从教育的本质和自身发展规律来讲,教育是传递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学校的师生,更是校园文化的活载体。只有文化特色鲜明、办学理
【摘 要】“长江路‘四史’初心之旅”是南京市锁金新村第一小学基于地方红色资源开发的主题性研学活动。活动以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为目标,利用南京市长江路沿线红色教育资源,通过三个阶段五个步骤,让学生在研学过程中,深刻认识和领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长江路“四史”初心之旅;研学活动;紅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1;D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理解是学习真正发生的起点。真正的学习是以理解为前提的。追求理解,就是追求课堂上学习的真正发生。理解,是促进人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催生人的精神发育的内在逻辑。  理解的本质是一种经验对另一种经验的解释,它有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用低级解释高级,用已知解释未知,用简单解释复杂,用容易化解困难……这就是理与解的过程与特征。这样的理解不是简单的梳理与分解,不是一般的问题解决,而是思维创生的过程。  理解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