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学年,华华的表弟铿铿从乡下转学到城里来,刚好插到华华的班上。华华很高兴,因为这个表弟很崇拜他,这让个性很强的华华感到骄傲。
铿铿的爸爸妈妈原来都在乡下养鸭子,为了铿铿能在城里上学,他们从乡下搬到了城关郊区,一边放鸭子,一边还在鸭棚旁边承包了一口鱼塘养鱼。
刚来的那天,铿铿的爸爸妈妈还给华华家送来了鸭子和许多鸭蛋。不过华华并不稀罕这些东西,因为城里什么都能买到。他稀罕的是,虽然自己只比表弟大几天,可铿铿一来就表哥长表哥短地叫个不停,跟在自己屁股后面转。铿铿的爸爸妈妈还一个劲地说:“我们到城里来,最大的愿望就是铿铿能和城里的表哥华华在一起学习,希望华华能在学习上帮助铿铿……”
华华听了,心里甜甜的,觉得自己像个老师似的,飘飘然起来!
每逢双休日,铿铿都会到华华的家里来,和华华一起做作业。华华的英语比铿铿好,果然做起铿铿的辅导老师来了。
但是不知为什么,铿铿的作文却写得比华华好,不但分数高,老师还表扬铿铿写得具体、真实、有感情,常常把他的作文当范文在班上讲评。
铿铿看过华华的作文,也想帮助华华写好作文,但是又讲不出道理来,只能有意无意地让华华看看自己的作文。
这使华华有些自卑,一个乡下来的表弟,作文居然比自己写得好,太说不过去了,于是更不好意思看铿铿的作文了。
华华写作文时比以前更认真了,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超过表弟。他认真分析了自己作文差的原因,发现自己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材料,于是买了一个厚厚的本子,在封面上写下“材料本”三个字,每天带在身边,到处找材料,处处留心,把发现的东西记在本子上。
华华还对铿铿“保密”,他想:只要保密一段时间,等自己的材料够了,作文写好了,就能给表弟一个惊喜!到那时,在作文上我也可以辅导表弟了。
为了尽快找到好材料,几个月来,兄弟俩双休日都没有在一起学习了。华华找材料的速度的确很快,快记满一本了,可他发现材料都太散乱了,不是有头没尾,就是有尾没头,用在作文里总是不自然,对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没多大帮助。
铿铿觉得表哥在忙着什么,也比较少到表哥家去了,而且家里也有许多事要他做呢!他早上要采鱼草、拾鸭蛋,傍晚还要帮妈妈做各种家务事呢!
没多久,学校决定选五名作文拔尖的同学参加市里举行的小学生作文大赛。
学校为了选参赛选手,决定举行一次模拟竞赛,并拟了个开放式的作文题,要求大家自己选材拟题,写一篇记叙自己亲身经历的记叙文,并要求把事情经过写具体。
一周后,语文老师宣布了代表学校参加市作文竞赛的五名学生的名字,铿铿被选上了,而且是第一名!
华华没有被选上,心里很难过。
一个月后,市作文竞赛的结果出来了,铿铿荣获第二名,为学校和班级争得了荣誉。全班同学对乡下来的铿铿,华华的表弟,投去了羡慕的目光。
华华也沾了表弟铿铿的光。
华华的爸爸妈妈知道了铿铿参加市作文竞赛得了第二名的事,很是赞扬铿铿,并问华华:“铿铿写的是什么?”华华说:“在学校写的那篇是《捡鸭蛋》,市里写的是《割鱼草》,都是写他自己做的事。”华华停了一下,又带着羡慕的口气继续说,“他家的条件真好,做的事写成作文都是能获奖的!”
爸爸听了笑着说:“是的,铿铿家的环境对他写作文来说是个很优越的条件,因为他对家里的事很熟悉,事情的经过和结果他都十分了解也经常帮忙做,所以只要真实地写下来,内容就很丰富。再加上铿铿注意观察,所以能把文章写得深刻,能感动人……”
妈妈听后插嘴说:“我们赶快带华华去看看吧!过去我们华华教铿铿英语,现在也可以请铿铿当华华的老师,教华华作文啊!华华,你说行吗?”
华华有点不好意思,但心里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因为他不甘心在作文方面总是落在别人的后面,于是顺水推舟地说:“那我们就买些水果去,祝贺祝贺呗!”
听了华华的话,全家人就准备出发了。
来到铿铿家,大人们都闲聊起来了。铿铿把华华领到自己读书写字的桌子旁,谈起几个月来自己在家里做的事。
可是华华没有心情听,只是嘴上应付着,他心里总想着作文的事。憋闷了许久,最后他终于说:“铿弟,你能把《捡鸭蛋》和《割鱼草》的草稿给我看看吗?”
铿铿高兴地说:“这个嘛,我早就准备好了!”铿铿一边说一边打开一个旧讲义夹,拿出抄写得很工整的两篇作文来。
华华接着说:“我想带回去看,过几天再还给你,行吗?”
“表哥,你怎么讲这么难听的话哩,我还要请你辅导英语呢!”
华华赶快说:“我这不是也请你辅导作文来了吗?以后我们俩可要互相帮助呀!”
铿铿听华华说得轻松自然,诚心诚意,于是说出了自己写作文的体会:“看我的作文,参考我的写作方法只是一方面,这一点你很快就会学会。但我认为更主要的,是你的课余生活要丰富多彩一些,不要整天开着电脑玩游戏,要多做些事,多去了解……其他的我也说不好。”
华华听了铿铿的话,觉得特新鲜,也觉得有道理,因为很多作文是写事情的,表弟这两次写的不都是自己做的事情吗?所以,多做事情材料就会多,这比刻意找来的材料更好更生动。不过他又想到自己家里没有养鱼,更没有养鸭子,家里的事情不但不需要自己动手,连妈妈也不需要做,搞卫生什么的,都是请的钟点工……想到这些,华华不由得望向表弟,为表弟有个有很多事情做的家而感到庆幸。于是他随手掏出“材料本”写下一句话:找材料不如多做事好!
这时,大人们都过来了。华华的爸爸看了儿子写的话,一时不懂是什么意思,就问华华:“你不是向铿铿学写作文吗?怎么写下这样的一句话呀?”
“这就是铿铿教我的呢!以后你们只要让我多做事,我就能把作文写好!”
华华的爸爸妈妈不知道这是两个孩子的经验之谈,所以觉得莫名其妙,只好哈哈大笑起来。华华和铿铿却不管这些,他们认为只要自己明白就好了。华华相信,在铿铿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作文水平一定会进步!
(编辑 旦 旦)
铿铿的爸爸妈妈原来都在乡下养鸭子,为了铿铿能在城里上学,他们从乡下搬到了城关郊区,一边放鸭子,一边还在鸭棚旁边承包了一口鱼塘养鱼。
刚来的那天,铿铿的爸爸妈妈还给华华家送来了鸭子和许多鸭蛋。不过华华并不稀罕这些东西,因为城里什么都能买到。他稀罕的是,虽然自己只比表弟大几天,可铿铿一来就表哥长表哥短地叫个不停,跟在自己屁股后面转。铿铿的爸爸妈妈还一个劲地说:“我们到城里来,最大的愿望就是铿铿能和城里的表哥华华在一起学习,希望华华能在学习上帮助铿铿……”
华华听了,心里甜甜的,觉得自己像个老师似的,飘飘然起来!
每逢双休日,铿铿都会到华华的家里来,和华华一起做作业。华华的英语比铿铿好,果然做起铿铿的辅导老师来了。
但是不知为什么,铿铿的作文却写得比华华好,不但分数高,老师还表扬铿铿写得具体、真实、有感情,常常把他的作文当范文在班上讲评。
铿铿看过华华的作文,也想帮助华华写好作文,但是又讲不出道理来,只能有意无意地让华华看看自己的作文。
这使华华有些自卑,一个乡下来的表弟,作文居然比自己写得好,太说不过去了,于是更不好意思看铿铿的作文了。
华华写作文时比以前更认真了,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超过表弟。他认真分析了自己作文差的原因,发现自己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材料,于是买了一个厚厚的本子,在封面上写下“材料本”三个字,每天带在身边,到处找材料,处处留心,把发现的东西记在本子上。
华华还对铿铿“保密”,他想:只要保密一段时间,等自己的材料够了,作文写好了,就能给表弟一个惊喜!到那时,在作文上我也可以辅导表弟了。
为了尽快找到好材料,几个月来,兄弟俩双休日都没有在一起学习了。华华找材料的速度的确很快,快记满一本了,可他发现材料都太散乱了,不是有头没尾,就是有尾没头,用在作文里总是不自然,对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没多大帮助。
铿铿觉得表哥在忙着什么,也比较少到表哥家去了,而且家里也有许多事要他做呢!他早上要采鱼草、拾鸭蛋,傍晚还要帮妈妈做各种家务事呢!
没多久,学校决定选五名作文拔尖的同学参加市里举行的小学生作文大赛。
学校为了选参赛选手,决定举行一次模拟竞赛,并拟了个开放式的作文题,要求大家自己选材拟题,写一篇记叙自己亲身经历的记叙文,并要求把事情经过写具体。
一周后,语文老师宣布了代表学校参加市作文竞赛的五名学生的名字,铿铿被选上了,而且是第一名!
华华没有被选上,心里很难过。
一个月后,市作文竞赛的结果出来了,铿铿荣获第二名,为学校和班级争得了荣誉。全班同学对乡下来的铿铿,华华的表弟,投去了羡慕的目光。
华华也沾了表弟铿铿的光。
华华的爸爸妈妈知道了铿铿参加市作文竞赛得了第二名的事,很是赞扬铿铿,并问华华:“铿铿写的是什么?”华华说:“在学校写的那篇是《捡鸭蛋》,市里写的是《割鱼草》,都是写他自己做的事。”华华停了一下,又带着羡慕的口气继续说,“他家的条件真好,做的事写成作文都是能获奖的!”
爸爸听了笑着说:“是的,铿铿家的环境对他写作文来说是个很优越的条件,因为他对家里的事很熟悉,事情的经过和结果他都十分了解也经常帮忙做,所以只要真实地写下来,内容就很丰富。再加上铿铿注意观察,所以能把文章写得深刻,能感动人……”
妈妈听后插嘴说:“我们赶快带华华去看看吧!过去我们华华教铿铿英语,现在也可以请铿铿当华华的老师,教华华作文啊!华华,你说行吗?”
华华有点不好意思,但心里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因为他不甘心在作文方面总是落在别人的后面,于是顺水推舟地说:“那我们就买些水果去,祝贺祝贺呗!”
听了华华的话,全家人就准备出发了。
来到铿铿家,大人们都闲聊起来了。铿铿把华华领到自己读书写字的桌子旁,谈起几个月来自己在家里做的事。
可是华华没有心情听,只是嘴上应付着,他心里总想着作文的事。憋闷了许久,最后他终于说:“铿弟,你能把《捡鸭蛋》和《割鱼草》的草稿给我看看吗?”
铿铿高兴地说:“这个嘛,我早就准备好了!”铿铿一边说一边打开一个旧讲义夹,拿出抄写得很工整的两篇作文来。
华华接着说:“我想带回去看,过几天再还给你,行吗?”
“表哥,你怎么讲这么难听的话哩,我还要请你辅导英语呢!”
华华赶快说:“我这不是也请你辅导作文来了吗?以后我们俩可要互相帮助呀!”
铿铿听华华说得轻松自然,诚心诚意,于是说出了自己写作文的体会:“看我的作文,参考我的写作方法只是一方面,这一点你很快就会学会。但我认为更主要的,是你的课余生活要丰富多彩一些,不要整天开着电脑玩游戏,要多做些事,多去了解……其他的我也说不好。”
华华听了铿铿的话,觉得特新鲜,也觉得有道理,因为很多作文是写事情的,表弟这两次写的不都是自己做的事情吗?所以,多做事情材料就会多,这比刻意找来的材料更好更生动。不过他又想到自己家里没有养鱼,更没有养鸭子,家里的事情不但不需要自己动手,连妈妈也不需要做,搞卫生什么的,都是请的钟点工……想到这些,华华不由得望向表弟,为表弟有个有很多事情做的家而感到庆幸。于是他随手掏出“材料本”写下一句话:找材料不如多做事好!
这时,大人们都过来了。华华的爸爸看了儿子写的话,一时不懂是什么意思,就问华华:“你不是向铿铿学写作文吗?怎么写下这样的一句话呀?”
“这就是铿铿教我的呢!以后你们只要让我多做事,我就能把作文写好!”
华华的爸爸妈妈不知道这是两个孩子的经验之谈,所以觉得莫名其妙,只好哈哈大笑起来。华华和铿铿却不管这些,他们认为只要自己明白就好了。华华相信,在铿铿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作文水平一定会进步!
(编辑 旦 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