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学”是门学问

来源 :金点子生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swd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年陈安之先生从美国回来,以教授传播“成功学”而得到许多青年的追捧,这个结果完全在于他的意料之中,因为他知道:渴望成功、梦想成功的人太多,尤其是那些言必称创业的年轻人。这是一个有着巨大需求的市场。数年过去了,不知道那些靠学了“成功学”而取得成功的人有多少,我所知道的是:这个世界有一个相互的“二八法则”,永远只有20%的人能够取得成功,还有80%的人始终处于追求成功的梦想中,甚至大多数人不再有梦。因此换个角度看,其实教授“失败学”也许有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成功确实有方法可寻,我相信那些已经在别人眼里取得了成功的人士,心里各有一本属于自己的“成功秘籍”。破解这些秘籍的要义,是五个关键词:LQ(智商)、EQ(情商)、AQ(危商)、勤奋、恒心。如果非要用一句完整的话来描述,那就是:假如你有着正常的智商、不错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杰出的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心理承受力、相信“天道酬勤”这句古训并付诸实施、咬定一个正确的目标持之以恒,那么你就成功了。
  当然,成功也可量化考证,就是说有人是小成功,有人是大成就。我想说的是,小成功也可以享受大幸福,因为成功是一种状态,它影响或改变着人的心态。人的本能是追求进步,不断地积累小成功,就能成就大事业,达到更高的一种境界。
  
  1.自视甚高,耍小聪明。
  
  根据规律,无论人种和性别,甚至不用考虑受教育的程度,绝大多数人的智商是相差无几的。当然,常识和经验对人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教授的智商就一定比一个擦鞋匠高许多。我认为,一个人如果具备基本的观察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和想象力,他就是一个正常的人。
  在任何企业里,都有一帮自诩为精英的业务人员。“精英”这个概念并不会错,在业务开发、客情维护、人际沟通、公关、销售管理等某些方面,他们或许真有其过人之处。但他们的失误在于,总是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比同事、比客户、比上司都聪明。公司出台的任何政策,他不是雷厉风行地去执行,而是千方百计地寻找政策漏洞。譬如,在回款、广告、返利、促销这些重大市场政策方面,在基本待遇、补贴、奖励、提成、差旅费、考勤、绩效考核等切身利益方面,他总是目光如炬,精于算计,吃不得半点亏,甚至弄虚作假占小便宜。有不少业务员,最终都倒霉在虚假报销方面。出差一趟有没有成绩先不论,假的车船票、住宿票、购物票证一大堆,或者借着给客户做广告、搞促销而营私舞弊,最终东窗事发,不得不黯然离职。甚至有的人虽然“金蝉脱壳”走了,几年后还在被原公司追究责任。
  
  2.与邻为壑,四面楚歌。
  
  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EQ(情商)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确实,一个擅长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他在内外上下都似乎左右逢源,遭遇的阻力小,自然做什么事都比较容易取得成功。
  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我们在企业的营销售队伍里,有机会看到各种性格的人。有一种“老好人型”,他们满脸堆笑,见谁都是“自来熟”,唯唯诺诺,哼哼哈哈,但是这种人你不能和他讲原则性的东西,原则对他来说实在是天方夜谭,他的最高境界就是谁也不得罪,你指望他拿得起、放得下不太现实。而更多的是这样几种情况:一种是胆汁质、血气方刚型,他的特点是对朋友、客户很忠肝义胆,但是一遇到某些小事不顺眼,立即像火药爆发,轻则咆哮如雷,重则武力摆平;而且不分场合,对同事、对上司、对客户都是一样,一发而不可收。二是平时少言寡语,但心胸狭窄,凡事都往心里去,猜疑和嫉妒心较重,遇事不顺就觉得有人在“整”他,并千方百计要实施报复,很容易剑走偏锋,做出过激行为。三是有些人天生就是“运动型”,他闲不住,忍受不了平静安宁的氛围,于是经常散布小道消息,制造谣言,搬弄是非,拉帮结派,这些都是他的拿手好戏,经常搞得整个团队鸡犬不宁。
  其实,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关键是上幼儿园起老师就不断告诫我们要克服自己的缺点,我们是否都当成了耳边风?诚然,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但是人之所以被称为高级动物,那是因为人类有理智:我们虽然难以改变个性,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局部克服性格的缺陷,使自己能够融入和谐的团队中。否则率性而为,搞得神憎鬼厌,人人侧目,最终必然没有容身之地。
  
  3.易驾顺风船,难消块垒事。
  
  “墙角的花/多少人惊羡的姹紫嫣红/哪里知道/你曾经浸透了奋斗的血雨”,这是冰心年轻时的一首励志小诗,至今仍能唤起不少人的共鸣。
  是的,在这个以成败论英雄的年代,我们见到有那么的影星、歌星、体育明星似乎一夜成名,有那么多的企业家、老板似乎一夜致富,有那么多的达官贵人似乎一步登天,鲜花、美酒和掌声、笑脸全部都围绕着他们。他们把最成功和辉煌的那一面展现给观众,可是我们想过没有,要走到今天这一步,“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要经历多少孤独和苦难的历程,才能“在阳光灿烂欢乐的日子里,终于迎来今天这次聚时刻”?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上帝对子民都是公平的,没有一个人不经历坎坷、挫折、磨难。芸芸众生与少数佼佼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当我们遭遇困难与挫折的时候,容易打退堂鼓;而且很多人没有勇气挑战新事物,随不了失败的考验。有些智者、勇者他们是“屡败屡战”,越挫越勇;而许多人是一败涂地,再败再涂地,第三次不会失败了,因为他不敢再做尝试了,就此由一个有志之士沦为常人、庸人。
  “金牌业务员”、“优秀营销员”、“王牌销售员”,这些有形的奖杯或无形的荣誉,激励着一代一代的营销人员在一线、在天南海北冲锋陷阵、建功立业。要看到,业务人员长期离家,过着孤独、漂移不定的生活,其压力确实非常人所能承受。而且,他们从事的是世界上最难的工作——与人打交道。不断加码的业绩指标,难以捉摸的客户情绪,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的同行竞争,企业内部各种无形和掣肘,常常能压得业务人员喘不过气来。在挫折面前,是坚持,这是退步?相信是许多人经常面临的两难选择。
  有午夜凶铃政治家的遭遇让人感慨万千。南非总统曼得拉,坐牢二十几年仍不松懈斗志,在狱中坚持学习和锻炼,出狱以后火热的激情从事民族独立事业。想一想中国足球队败多胜少,那实在是与他们只善于踢顺风球有莫大的关系。而有一些业务人员最终不能以此作为职业,原因也正在于此。
  
  4.人生难得几回闲(懒),顺其自然天地宽(松)。
  
  世界上自古以来就不缺乏勤劳者,他们也未必都取得了多么突出的成就,但是,我觉得一個懒人——指耽于幻想、缺少实际行动的人,则根本没有任何成功的希望。现代意义上的劳动,已经不纯粹是指体力行为,事实上,很多工作或项目,要本不需要付出太多的体力。就营销的性质而言,半是体力半是脑力劳动。在需要付出体力的时候,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饥无餐渴无饮,顶暴雪曝烈日,这个反而容易被销售人员做到,有的甚至做得比“劳动模范”还出色:帮客户理货卸货送货、帮客户接送小孩上学、陪客户逛街购物、看护客户家里的老人、病人等等。但是,对于另一半的“脑力”劳动,有不少人却懒得动脑筋,吝于思考。
  佛教信徒常说:心中有佛,眼中有佛。什么意思呢?一个人必须心中时时念着佛,那么他才能“看”到佛的存在。营销也是如此:如果不是认真研究市场竞争状况,深入分析机会点和潜在优势,拿出针对性强和实际操作性佳的方案,并不断根据市场变化而调整因应策略,那么前面的体力之苦,则很有可能是白忙活、白辛苦。因为销售工作并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简单。评价一个业务人员称职与否,我有一个客观标准:只需要观察他在客户面前的影响力——也就是说,看客户是否欣赏和佩服该业务员的脑力劳动。■
其他文献
观点rn01挑战中国汇率的主要是国内经济结构问题rn针对“中国目前固定汇率面临的调整压力主要是来自美元的贬值”这种带有普遍性的认识,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提
一、建设健康型城市商业银行对于其稳健、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rn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三层含义.同样,所谓健康型城市商业银行,也包括生理和心
团结是指人们相互之间的和睦友好关系。团结问题事关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事业成败和命运兴衰。对一名领导干部来说,团结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把团结作为一种能力来
目的:探讨抗原抗体联合诊断幽门螺旋杆菌在社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需要作为研究对象的幽门螺旋杆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
近年来,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紧紧围绕"人才强企"战略,坚持高起点要求、高标准定位,以"考训一体、素质提升"为目标,通过精心组织、奋力拼搏,实现了竞赛调考成绩的突破和保持。
本文主要论述了“定位”的含义界定、“定位”的理论发展研究、“定位”的实践发展研究及“定位理论”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机械中各种齿轮的失效形式及原因的分析,不仅能够使得机械设备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同时还能够对设备本身存在的一些缺点做了很好的补充,这样可以使得机械设备的使用
中国银行自成立之日起就专业从事贸易服务及融资业务,95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经验,在业务规模、市场占有率、产品、专业技术、客户群体、人才队伍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优势,在国内长期以来保持了市场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及世界大型进出口企业的首选贸易服务银行和国外同业首选的国际结算业务合作银行。    一、中国银行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的优势分析    中国银行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与其长期经营该业务
一、规定作法的合理性    在市场因素变化频繁的今天,企业采用各种手段销售自己的商品,赊销业务越来越多,造成企业从“货到”到“票到”的数量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销售方根据自身的利益,为督促买方及时支付货款和滞后纳税,一般在收到货款时才开具发票,另外还有购货方长期拖欠卖方货款,无法取得发票。而且外购物资一般都是生产耗用的,如果因“尚未办理结算手续”而对已经收到的材料物资不作会计分录,材料一旦进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