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

来源 :新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meng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2007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总体盈利能力继续大幅增长,资本回报率达到创记录的23.4%,较2006年上升0.7个百分点。1000家大银行税前利润总额达到惊人的7863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了21.7%。2007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一级资本和资产分别增长18.4%和16.3%,达到33651亿美元和742322亿美元。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信贷增长速度很高: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在新的一年内增长了27.4%,其中两家中国银行2007年进入世界银行前10强,而且它们都具有冲击1000强排行榜中处于统治地位的前六家银行巨人的实力。前25家银行(按一级资本排序)的总资产和总利润分别占世界1000家银行总资产和总利润的42.8%和40.8%。
  关键词:全球 银行 排名
  中图分类号: F831.2 文献标识码: E 文章编号:1006-1770(2007)10-028-03
  
  2006年全球银行业的利润创历史新高,盈利能力继续增强,这是全球银行业连续第四年增长,且所有关键指标都实现了大幅度增长。资本回报率达到创记录的23.4%,较去年上升0.7个百分点,较2005年增长3.5个百分点。
  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例如,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支撑下,2006年世界银行业实现了较快发展。据世界评级巨头惠誉的一份报告显示,2006年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达到2.9%,较2005年增加了0.6个百分点,在德国经济强劲复苏以及美国消费支出持续增长的条件下,欧元区经济实现了六年来的最快增长。
  
  利润强劲增长
  
  《银行家》杂志2007全球银行1000强的统计表明,全球 银行业的各个领域都实现了强劲增长,尤其是银行利润。1000家大银行税前利润总额增长了21.9%,达到惊人的7863亿美元,超过2002年全球银行1000强总利润(2228亿美元)的3.5倍。与2005年全球银行业以18.6%的略微放缓的利润增长率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6年银行利润猛增,实现了全面进步的良好发展态势,零售银行的表现尤为突出。与2006年表现不同,2007年全球银行1000强描绘了一幅银行快速复苏的美妙画卷:21.9%的利润增长率,一级资本和总资产也实现了大幅增长。
  
  资本加速增长
  
  为了适应银行资产业务的快速扩张,全球银行业的资本呈加速增长态势:2006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一级资本合计达33651亿美元,增长18.4%。与之相比较,2005年仅小幅增长3.7%,这可能反映了全球银行业的一级资本增速又返回高速增长的轨道。在最近四年银行繁荣时期的前两年,即2003和2004年,全球银行业的一级资本分别增长了15.2%和20.5%。
  随着银行信贷业务的飞速发展,2007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总资产也显著膨胀,达到742322亿美元,其16.3%的增速是前年的3倍左右。从总资产增长的内部结构来看,欧盟27国银行的总资产增长了20.5%,入选榜单的美国银行总资产增长率为12.5%,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国)银行信贷增长率极高,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总资产2006年因此增长了令人震撼的27.4%,而且据预计未来还会取得相似的增长率。
  对美国经济衰退(meltdown)的担忧以及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目前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美国银行的表现,反而美国银行却充分利用了低油价和强劲的美国消费支出的有利条件,整体资产实现较好增长。然而,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国内经济增长率在2007年有望下降到2.3%,而且各国中央银行倾向于继续提高利率,因此,全球银行业可能将进入减速增长期。
  
  创纪录的利润增长会延续?
  
  在利润连续四年创纪录后,全球银行业的盈利是否已经达到巅峰?如果目前的态势得以延续,未来的增长极在哪里?世界核心经济体(例如,德国和日本)的银行业在最近几年遭受严重损失后其地位有所下降。2007年入围1000家大银行的101家日本银行仅创造529亿美元利润,88家德国银行的利润合计也只有346亿美元。这些银行能够再次崛起吗?日本银行业在2007年1000家大银行中的一级资本和资产占比为10%,但只提供了7%的利润额,其资本回报率仍然较差,仅为16.2%,远低于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平均资本回报率水平。德国银行业的资本回报率更差,以13.6%的回报率列欧洲国家末位。如果经济结构不发生改变,这两个国家都不可能提供超过全球银行业平均水平的资本回报率和利润增长率。
  
  美国银行的控制力今不如昔
  
  长期以来,美国银行都是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支柱。在2007年的排行榜中其地位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变。不过美国银行的统治地位在某些方面出现了缓慢下降的趋势。185个美国银行在1000家大银行中的一级资本占比为19.1%(约6421亿美元),并以13.2%的资产(约合498264亿美元)占比提供了高达23.6%的利润份额(约1885亿美元),这充分证明了美国银行业经营运作的高效率。其资本回报率远远超过世界银行业23.4%的平均资本回报水平,达28.9%,仍然是世界上最盈利的银行。
  即便如此,作为一个整体的美国银行业正在丢失他们在全球1000强排行榜中的控制力(grip),他们入选1000强的银行数量和总资产占比在下滑。从数量来看,2004年有211家美国银行进入全球1000强,2005、2006年则下降到197家,2007年进一步下降到185家。从总资产占比来看,下滑趋势也比较明显。美国银行在1000家大银行中的一级资本占比、总资产占比和总利润占比分别从2004年的22%、15%和37%下降到2006年的20.7%、13.7%和26.5%,2007年则继续下降为19.1%、13.2%和23.6%。尽管变化不是太大。但毫无疑问,美国银行业在全球银行业中地位今不如昔了。
  
  欧盟地区银行的地位上升
  
  相反,欧盟地区银行的地位在缓慢提升。欧盟27国有279家银行入选2007年全球银行1000强(注:2006年有286家入选),是入选银行数最多的地区,而且他们作为一个整体在各项关键指标中的比例都呈上升趋势。资本占比上升到42%,较2006年上升1.3个百分点;资产占比上升到52.5%,增加了1.8个百分点;利润占比为40.7%,增长了3.3个百分点,这些都使欧盟27国的银行作为一个整体成为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的最大区域银行群。而且,欧盟区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也在提高,资本回报率从2006年的20.9%上升到2007年的22.7%,提高了1.8个百分点。
  在欧盟27国的入选银行中,英国的18家入围银行的盈利能力最强,18家银行税前盈利合计815亿美元,资本回报率27.3%,远高于欧盟27国22.7%的资本回报率,但仍低于美国银行的盈利能力。在2007年前25家银行中,英国有4家银行入选,在主要的总量指标方面仍然遥遥领先于其他欧洲国家。然而,如果按照盈利能力(资本回报率)计算,比利时的银行以32%的资本回报率在欧洲独领风骚,瑞典以29.5%的资本回报率居次席,英国列第三位,其次是西班牙(25.3%)和法国(23%),德国银行的资本回报率最低,仅有13.6%。
  
  亚洲银行表现优异
  
  在其他地区银行蓬勃发展的同时,入围世界1000强的174个亚洲银行(日本除外)也表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受中国、澳大利亚、韩国和印度等国银行利润增长的积极推动,亚洲银行总利润、总一级资本和总资产分别增长了20.2%、26.8%和16.2%,显而易见,这种增长方式(资本增速快于资产增速)为亚洲银行未来的进一步大幅增长作了坚实的准备。从占比来看,2007年亚洲银行以占全球1000家大银行14.5%的一级资本创造出12.2%的全球利润,其效率有待提高。我们认为,亚洲银行在未来有望实现更快的增长速度,也一定会在全球银行业中占据更大的份额。
  随着以Bahrain’s Awal银行为首的新银行加入世界1000强大银行阵营,中东地区的银行数量由83家增长到94家。油价高企为中东地区的银行提供了极其充裕的流动性,在最新排名中,其利润提升了20.5%至265亿美元,平均资本回报率达到23%,略低于2006年24.5%的回报水平。尽管如此,94家中东银行在全球银行业图谱中仍然属于小角色,在全球总一级资本、总资产和总利润中的占比分别仅为3.4%、1.7%和3.3%。
  相对来说,42家拉美地区的银行经历了一个缓慢增长的年度:总利润仅增长了4.9%至182亿美元,一级资本小幅上涨7.3%,唯一例外的是总资产显著增长了26.2%。
  
  地区比较
  
  从地区比较来看,欧盟27国和中东地区的银行利润增长最快,分别为32.4%和30.5%,遥遥领先于亚洲(20.2%)、美国(8.5%)、拉丁美洲(4.9%)和日本(3%)的银行利润增长率。
  虽然银行并购和整合将继续影响全球银行1000强排行榜的排名,但与2007年相比,2006财年的重大并购交易相对较少。目前巴克莱银行对荷兰银行的收购可能预示2007年将发生很多银行并购案。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收购意大利国民劳动银行(BNL)和美洲银行收购美信银行(MBNA)应该算是2006年银行并购中的重大进步,而后者的并购案将美洲银行推上了2007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第一的宝座。
  自1999年以来,今年首次出现一家新银行统领世界银行1000强榜,这也意味着花旗集团对世界银行1000强榜长达8年的统治结束了。依靠收购美信银行(MBNA),美洲银行的一级资本在2006年末增长了23%至911亿美元,从而勉强超越花旗集团。
  
  六大银行巨头地位稳固
  
  尽管2007年榜单的前六家银行依然与去年一样,但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显著变化。汇丰银行的一级资本尽管去年增长了18.1%至878亿美元,但仍由2006年的第二位滑落至今年的第三位,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因为一级资本增长了40.1%至849亿美元而从去年第六的位置跃升为今年的第四位,紧随其后的是摩根大通,东京三菱金融集团则排在2007年的第六位。与去年相类似,六大银行巨无霸占全球1000家大银行一级资本总额、资产总额和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5%、13.4%和17.2%。
  尽管这六家巨型银行与其余排名靠前银行的差距较大,但两家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因在去年成功上市而使其排名大幅跃升至第七位和第九位,他们已经具有冲击世界前六家巨无霸银行的潜力。
  包括六大巨头在内的全球银行业前25强为我们勾勒了一幅非常有趣的画面。前25强在1000家银行一级资本总额中的占比为40.9%,资产占比42.8%,利润占比为40.8%,而在2006年的榜单中,前25家银行的这三项指标分别为36.7%、41.6%和40.5%,这再次印证:在分食全球银行业市场的蛋糕时,大银行所占的份额正越来越大。
  如果纯粹按照总资产来对全球银行业排序则会显示出另外一番景象。2007年瑞士银行以19638亿美元的总资产荣登榜首,刚好超过2006年的领头羊巴克莱银行(总资产为19568亿美元)。
  回顾近十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前25强的总资产增长图,我们将再次见证这些银行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向强大的。1998年榜单显示,前25家银行的资产占1000家银行总资产的28.3%,而2007年的占比扩张到前所未有的42.8%.
  《银行家》也按市值(2007年6月12日为计算日)对全球银行进行排序,花旗银行集团以2613亿美元的市值继续独占鳌头,美洲银行以2204亿美元屈居榜眼,在以一级资本计算的前25家银行中,有18家银行进入全球市值最大的25强榜单。在2007年市值最大的25强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三家中国银行因成功IPO而占据重要位置:中国工商银行居第四位,中国银行列第六位,中国建设银行排第七位,这向全球银行业传达了强烈的中国信号。
  
  地区银行优胜者诞生新冠军
  
  2007年地区银行优胜者排行榜中出现了新的名字。美洲银行突破花旗银行对北美地区长时间的统治而成为新科北美银行冠军,中国工商银行在亚洲处于领先者地位,巴西的伊塔银行(Banco Itau)傲视拉美地区银行业。如果按总资产计算,瑞士联合银行(UBS)称霸全球和西欧银行界,巴西银行(Banco do Brasil)和以色列国民银行(Bank Leumi)是拉美和中东地区的优胜者。美国的Wintrust Financial Corporation的资产本回报率全球最高。
  根据本次排名结果,以Bahrain’s Awal银行(一级资本列401位)和中国的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列458位)为首的45家新银行2007年入主全球1000强榜,其中希腊邮政储蓄银行(列456位)重新加入到全球银行1000强榜。另外,本次排名位次上升100名以上的共有69家,其中利比亚阿拉伯对外银行和尼日利亚国际银行进步最快,分别上升529位和523位。如果按照个别银行指标排序,菲律宾国家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全球最高,达51.6%;台湾中国信托金融控股公司披露的119.7%的巴塞尔资本充足率全球最高,与之形成对照的是,中国农业银行以-17.6%的资本充足率位居全球最低,而且该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高达23.4%,列全球第五名,目前该银行是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最后一家准备出售部分股权的银行。
  
  全球银行业展望:繁荣还会继续
  
  展望未来,全球银行业的快乐时光还会继续吗?2007年还会连续第五次刷新盈利的历史纪录吗?大银行正全力在全球开设分支机构进行国际化竞争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在欧洲范围内竞争。穆迪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说:“未来欧洲银行业还会出现更多的并购或整合风潮,当然既可能发生在一国银行业内部,也可能跨越国境。这种趋势主要得益于更低的银行跨境运营门槛、充盈的流动性、银行科技的规模经济效应、银行股东的强力支持、激烈的银行业竞争以及最近几年部分银行积累了大量的收购资金。”
  与2006年相比,发达国家2007年的经济前景可能并不那么有利,但新兴经济体却呈现完全不同的光景,其经济继续繁荣向好。毫无疑问,不确定性和上行的利率走势可能会延缓全球银行业增长的步伐,与2006年相类似,目前这种负面的影响还没有出现。与令人紧张的预期(nervous expectations)相反,世界银行业的繁荣可能会继续。
  


  


  注:
  本文编译自英国《银行家》杂志2007年第7期,和讯网机构业务部编译。
其他文献
一、以品牌战略为抓手,主动适应国际竞争    品牌是能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管理、产品和服务的综合体现,是企业与其他竞争者相区别的独特标志。兰德公司的创始人华特·兰德先生曾经形象地指出:“工厂制造产品,心灵创造品牌”。对于消费者来说,品牌既是一种标准,一种信任,也是一种追求,一种时尚;对于企业而言,品牌则既是一种信念、一种价值,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财富。  品牌具有鲜明的外在形
期刊
内容提要:世界著名咨询公司(Capgemini)、荷兰安泰集团(ING)和欧洲金融管理协会(EFMA)连续三年共同发布对全球零售银行市场的研究报告。报告提供了这一行业的动态综览,特别是调查了世界范围内银行产品和服务的定价结构与演变。报告对零售银行业的主要趋势——多服务渠道策略作了焦点分析。此外,在为客户开发远程渠道的同时,银行已已开始,采取主动措施重新定位分支行,但存各种风险,因此报告提供了对银行
期刊
编者按:  2006年9月30日至1 o月21日,交通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分行行长共10人在汇丰集团的伦敦总部参加了“交通银行高管人员领导能力培训班”。这是交行和汇丰首次举办的针对交行高管人员的领导能力培训项目,得到了双方高层的高度重视,汇丰对培训内容作了专门策划、精心安排,交行高管对学习主动积极、全心投入,培训获得了良好效果。  20天的培训紧张而充实,培训内容涵盖三大板块——汇丰集团经营管理概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根据外资银行跨国经营的理论,对外资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阶段、动机和经营策略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并着重考察了中国加入WTO后在华外资银行经营行为的变化和调整,意在探讨隐藏在这些变化后的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的整体策略。本文还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国内银行绩效影响的短期效应,并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计量结果表明,由于我国经济金融体制上的固有特点,我国银行业绩效在面临外资竞
期刊
本刊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在全行组织架构中,资金部的部门定位和主要职能。  孙根深:作为我行组织架构中三个前台部门之一的资金部于2004年初成立和运行,其主要定位是:统一管理全行非信贷资金,逐步实现全行资金的集中运作,实现有效防范风险、提高经营效益的总体目标。资金部的主要职能是:制定本行资金管理、资金业务运作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承担全行人民币资金头寸的日常管理和调度,确保全行资金支付,牵头管理全行
期刊
内容提要:证券回购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不但是货币市场控制流动性的一个非常灵活的工具,而且是市场利率水平的一个重要显示机制。同时,因为回购利率的信贷风险升水一般来说是非常小的,回购市场也为中央银行提供了有关短期利率预期的一些信息。  关键词:证券回购 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770(2006)09-039-03    回购交易就是用证券来获得现
期刊
编者按:继股份制改革完成之后,人力资源改革成为国内各大商业银行近期相继实施的重要改革。本刊记者采访了交通银行人力资源改革顾问——世界知名咨询公司华信惠悦(Watson Wyatt)咨询公司大中华区总裁黄世友先生,请他就商业银行组织变革的内涵、意义和实施路径等问题发表了见解。  黄世友先生拥有17年的顾问经验,曾成功地主持数十家大中华地区知名当地和跨国性企业人力资源项目,协助企业通过组织变革有效落实
期刊
内容提要:随着内地经济以及股市的发展,原来赴香港上市的H股企业纷纷回归A股市场上市融资。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回顾了H股企业回归A股市场的历程、原因、背景、呈现出的特点及其对A股市场的影响。H股企业的回归,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机会、将重塑价值投资理念、增强A股市场与香港股市的联动,促进内地股市发展。  关键词:A股 H股 回归 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对资本外逃的定义以及途径进行了讨论,并借鉴调整后的余额法和国内学者提出的方法,对1982-2005年我国的资本外逃规模进行了估算。其中使用了我国经香港的转口贸易以及高报进口、低报出口调整进出口伪报。此外本文还就资本外逃的规模对汇率偏离程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资本外逃对汇率的偏离程度有较明显影响的结论。   关键词:资本外逃规模 进出口伪报 汇率偏离程度  中图分类号:F830.
期刊
编者按:商业银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国内商业银行在财务重组、风险管理、IT建设等硬件领域的不断推进,“软件领域”——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已成为各大银行改革的“攻坚之战”。本刊专访了交通银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寿梅生,请其介绍交通银行近期正在推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理念、目标和实施步骤,以飨读者。    关键词:商业银行 人力资源 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0.49 文献标识码: D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