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绘画教学活动设置的两个问题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_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对孩子而言,绘画题材是否有难易程度的区别呢?
  答:对幼儿来说,绘画题材本身并不存在难易。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所画的对象,只有教学要求的区别,只要孩子感兴趣的内容都可以让他们画。在教学实践中,为了使教学内容科学系统,层层深入,我编排了系列化教材,如:线和形的排列、彩线造型等,主要为了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实践能力。在鼓励孩子画出有创意的图画方面,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儿童记性感知刺激,引发联想,如采用实景观察、语言描述、联想、听音乐、欣赏作品等方法。
  此外,儿童喜欢画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好奇心驱使他们喜欢奇怪的、有变化的东西。生活中哪些有变化的形象会吸引他们呢?我发现龙虾、螃蟹、蔬菜和有变化的果实、树木等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因为这些东西的形态特征很容易被捕捉到,所以很适合绘画表现。我时常想起夏加尔的作品,想尝试在教学中超越传统的题材,让儿童有更广阔的表现空间。
  2 幼儿绘画教学活动的设置要突出哪些特点呢?
  答:我认为应该紧紧抓住孩子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情感需求等因素,在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目前的状态,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去思考各年龄段需开设的课程。其次,努力做到“教学始终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在不同时期安排不同的刺激题材,不断为其创造“最近发展区”。第三,抓住孩子学习的“最佳期限”,不仅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第四,通过“单课时教学”到“单元化教学”的交替循环,引导孩子逐步从“自己画”到“自己会画”。
其他文献
<正>杜承铭撰文《论作为基本权利范畴的人之尊严》指出,"人之尊严"作为基本权利或人权是核心范畴存在,是人权的本源与目的,是人权的价值原则,更是个别基本权利的存在形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