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癥散积论治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来源 :环球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sagska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肝脏疾病之一,本文主要以痰瘀互结证为切入点结合临床经验,认为痰浊、瘀血是本病的核心病机,它既是本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同时又是最终的病理产物。临床上有多位医家以痰浊和瘀血作为本病辨证分析治疗的核心,以消癥散积法为原则系统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取得了理想的疗效,为治疗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提供新思路,进一步深化了对痰瘀理论的认识,为临床上以痰浊、瘀血为病理基础的同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相关蛋白配体(apelin-13)对损伤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3 d龄内的SD乳鼠心肌细胞,通过葡萄糖剥夺(glucose deprivati
月经不调是临床常见妇科病,罗颂平教授认为,本病以肾虚为本,肝郁为重要影响因素。临床上,罗教授治疗本病以补肾为要,讲究平调阴阳,尤重养阴。以调肝为重要治法,调节气机疏泄,
刘莉教授认为冠心病从中医角度为本虚标实之病,病位在心,实是痰、瘀,或痰瘀互结。虚是气血之虚。其本质为瘀滞血脉,瘀是伴随疾病始终的病理产物,由瘀所致的"不通"引发疾病,而
作为活性最强的磺酰脲类化合物,甲磺隆(sulfometuron methyl,SM)对结核分支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范围为3~8 mg/L,高于部分二线抗结核药的体
目的研究10年间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脑卒中患病比例、人群分布、年龄和性别的相关性。方法对2000年1月一2010年3月间解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