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多神经根病,为我国神经科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不少医院已积累有数以千计的病例。经过赵葆洵教授等我国神经病学家数十年的努力,对我国GBS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理作了很多研究,并发现我国的GBS与欧美略有不同。主要为(1)儿童及青少年发病比例较西方为高。(2)四季均有发病,但以夏秋之交多见;而西方缺乏这种发病的季节性。(3)农村患者多于城市,某些地区发病比较集中。(4)可能有高发年及低发年。(5)部分病例可早期出现肌萎缩,恢复不完全。正由于存在着这些差异,几位美国学者认为我国北方地区存在着一种既不同于脊髓灰质炎,又不同与GBS的、未命名的新的四肢急性软瘫疾病,称之为“中国瘫痪综合征”,后又改称“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cute motor axonal neuropathy,AMAN)”。这2篇文献的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研究神经肌肉病学者的关注及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