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广州服装加工业竞争力的调研报告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genku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统计部门的资料,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对金融危机下广州服装加工业的竞争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服装加工业 竞争力 广州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
  
  为了解我国金融危机下服装加工业竞争力的现状,2009年7月至8月,笔者对广州市内近100家服装加工企业进行了调研。其中大、中、小型企业约各占1/3。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98份,问卷的设计主要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为理论依据。走访座谈企业12家,其中大、中、小型企业各4家。
  
  一、基于钻石模型的金融危机下广州服装加工业竞争力分析
  
  (一)生产要素。
  1、从劳动力要素看。
  服装加工业从业人员主要有三种类型。(1)一般技术性人员,是具备一定制衣技术的劳动工人。通常这类人员十分丰富。但金融危机导致广州大量服装加工企业倒闭,大量工人失业返乡,使广州地区的一般性技术人员出现缺口。(2)管理人员。一般分为厂长、车间主管、尾部主管、裁床主管和财务人员。通常由有多年服装加工经验的人担任,但很少有人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几乎无法从战略发展角度对企业进行长远的统筹和规划,专业管理人才缺乏。(3)设计人员。在受访的近100家企业中,70%的企业不能进行设计研发,仅30%的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要进行部分产品或全部产品设计。设计人才缺乏。
  2、从基础设施看。
  首先,交通便利。广州是全国重要的铁路运输中心,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又是重要的对外港口和核心的航空港,同时拥有发达的城市内部交通运输系统。其次,通讯设备发达,信息充沛。广州网络普及率达31.4%,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19.1%,移动电话普及率达83.89%、固定电话、传真等通讯工具的普及率也远高于很多地区。
  3、从资本要素看。
  广州融资能力强,基础设施健全,服装加工产业集群状况好,加上政府的投资引导,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资本。但广州服装加工业多为中小型企业,资金少、规模小、融资困难。金融危机使国内外市场萎缩,销售不畅,资金回笼困难,企业资金周转更加紧缺。
  (二)本国需求条件。
  广州服装加工业的国内需求巨大。首先,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服装的需求扩大。广州地区生产的服装以价格低廉、品质优良、款式新颖、引领潮流时尚的特点而畅销全国。其次,广交会是广州地区服装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据统计,每年广州服装企业在广交会上都有巨大成交额, 2007年达8.25亿美元。
  从需求结构看,国内需求结构向高层次水平快速发展,但仍属于低层次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提升,刺激了消费者更高的需求欲望,从而促进了我国服装业向高质量、高档次方向快速发展。但我国经济的发展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均收入水平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又较严重的抑制了这种转向。金融危机对国内需求条件造成了巨大影响,导致国内服装需求规模大幅萎缩,需求结构的升级停滞不前。
  (三)支持性产业。
  1、服装加工业的上游支持产业主要有布料、机车及机车维修业。广州拥有庞大而完善的布料市场,无论是交易产品、出口量都是中国面料市场的“领头羊”。机车及机车维修业几乎与服装加工业同在且合作制度健全,庞大而完善。金融危机使国内外对布料的需求锐减导致大量布料企业倒闭。
  2、下游支持产业(交通运输和电讯、网络信息产业)为广州服装加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广州交通、通信发达,为该行业先一步解读市场、抢占订单提供了重要砝码。
  (四)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
  1、广州地区服装加工业的发展缺乏战略性。该行业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在一项“企业是否根据自身资源条件和行业发展现状制定了相应发展战略”的问卷调查中,81%的受访企业回答“尚未制定”。“走一步算一步”的现象很严重。
  2、管理体系健全,分工较明确。
  3、企业间竞争激烈,金融危机更趋之呈“白热化”。
  (五)政府。
  1、政府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外贸出口结构。服装加工业产品附加值低、获利能力差,而广东的加工贸易出口一直占全国该项出口总额的四成,在2008年4040.97亿美元的出口额中,加工贸易为2612.64亿美元,占64.6%;为增强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政府积极推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对外贸易出口结构。广东地方政府希望服装加工业外迁,国家数轮出口退税、加工贸易政策调整,挤压着加工业的利润空间,压缩着加工贸易的出口比重。
  2、人民币升值、“两税合一”和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增加了广州服装加工业的生产成本,使原本狭小的利润空间更小。人民币升值导致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两税合一”后外商加工企业税负的加重,新《劳动合同法》使企业增加工人的各类保障费用,有厂商测算企业成本增加超过20%。
  3、机遇
  (1)“泛珠三角区域”及中国内地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为广州服装加工业的迁移提供了良好的承接平台。
  (2)危机也是机遇。金融危机导致大量工厂倒闭,但也锤炼、提升了一批业务能力、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较好的企业,使其具备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其进一步的产业升级创造了条件。
  
  二、结论
  
  改革开放30年,广州服装加工业已建立了拥有丰富的、较纯熟劳动力的资源市场,国内需求规模巨大,支持性产业市场庞大而完善,业内企业拥有一套较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和通讯发达、信息充沛的竞争优势。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导致发展资金不足,高级管理人才缺乏导致企业发展缺乏战略性,设计人员缺乏导致自主设计能力弱、盈利能力低,这些问题是该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导致广州服装加工业出现劳动力供给的巨大缺口,资金紧缺状况加剧,国内服装需求大幅萎缩、国内需求结构升级步伐停滞不前,原材料供给紧缺,较严重的削弱了广州服装加工业业已建立的整体竞争优势。加之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战略转型期,国家产业政策、出口政策和货币政策使广州服装加工业的竞争优势进一步被削弱。
  
  三、建议
  
  (一)合并、合资、联营。
  其优势在于:(1)一定程度上解决广州服装加工业普遍规模小、资金少的问题。(2)为该行业制定和执行各种竞争战略奠定基础。(3)为该行业结构的升级改造,适应当前国内经济大环境提供途径。
  (二)外迁。
  (1)“泛珠三角区域”和中国内地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为广州服装加工业的迁移提供了良好的承接平台。(2)“泛珠三角区域”和中国内地更低的土地、劳动力价格和更宽松的政策环境,可以提供更廉价的成本,弥补广州地区的不足,提升广州服装加工业的市场竞争能力。(3)内迁是广州服装加工业的出路,也是“泛珠三角区域”和中国内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将给这些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2007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参考文献:
  [1]吴建安.市场营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2]王耀中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7.
  [3]周三多.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
  [4]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2008.12.
其他文献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企业合并.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问题的处理,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责任审计逐渐成了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结果也被有关部门在考核使用干部的时候作为参考.经济责任审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多方
期刊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影响.信息化内部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相比,有巨大的优势,也有潜在的风险,能否利用好信息技术,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内
刺痛人心的大学生之死rn23岁的李文星死了.从投寄简历,到尸体在某地一水坑被发现,不过区区2个月.rn李文星出生于山东德州的一个农村家庭,毕业于“985高校”东北大学.2017年5
期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企业在市场经营大环境中面临的风险、挑战日益复杂,竞争日益激烈,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就需要立足实际,加强内外部综合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政府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政策,转移支付是政府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
综观世界各国对企业兼并的法律控制,无一不把反垄断作为其主要内容.在我国,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不是经济垄断,而是行政垄断,但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企业兼并形成垄断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