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食俗多

来源 :烹调知识·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4kaka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距今已有2 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又叫寒食节、冷食节。清明节,人们要扫墓祭祖,如今也是祭扫烈士陵园,进行植树造林,开展传统教育的日子。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寒食节不准动烟火,只能吃冷食、凉菜,这种说法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之推。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列国,介之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相传他曾经割下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充饥。重耳返国即位,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而此时介之推却与母亲隐居绵山(现在的山西介休),晋文公派人请他,但他躲在山中不肯出来。于是晋文公下令烧山,想把介之推逼出来。不料介之推死也不愿出山,结果和母亲一起被烧死了。晋文公非常难过,将介之推葬在绵山,还修了庙,并将绵山改称为介山。为纪念介之推,晋文公又下令把介之推被烧死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后因寒食和清明相连,逐渐合为一个节日,但节前蒸“子推馍”的食俗,在山西、陕北两地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除扫墓祭祖外,其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
  “子推馍”
  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约250~500 g,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最受他们喜欢。父母用杜梨树枝或细麻线将各种小面花串起来,吊在窑洞顶上或挂到窗框旁边,让孩子们慢慢享用。风干的面花,能保存到第二年的清明节。
  吃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水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另用熟菜油均匀地用毛刷刷在团子的表面,就可以食用了。
  吃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齐民要术》:“环饼一名寒具,……以蜜水调水溲面”。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曾作《馓子》诗云:“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壓扁佳人缠臂金”。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青精饭
  青精饭是江苏点心,又称乌米饭,用糯米染乌饭树叶之汁煮成的饭,颜色乌青,为寒食节食品之一。青精饭原为民间食品,唐代即有。江苏宜兴、溧阳、金坛和皖南一带农村每逢清明节,多有人家用乌饭树叶煮乌米饭,已成习俗。青精饭古今的制法也不一。明代青精饭的做法是先将米蒸熟、晒干,再浸乌饭树叶汁,复蒸复晒9次,所谓“九蒸九曝”,成品米粒坚硬,可久贮远携,用沸水泡食。现代江南青精饭是当天做、当天吃,不再“九蒸九曝”。做法是:初夏采乌饭树叶洗净,烧烂加少许水浸泡,待米呈墨绿色捞出略晾;再将青汁入锅煮沸,投米下锅煮饭,熟后饭色青绿,气味清香。
  乌稔饭
  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因为闽东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特别是枯荣县民间,每年都须用“乌稔饭”祭祀。
  据畲族民间传说:唐总章二年(669年),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领畲军抗击官兵,被围困山中。时值严冬粮断,畲军只得采摘乌稔果充饥,雷万兴遂于农历三月初三日率众下山,冲出重围。从这以后,每到“三月三”,雷万兴总要召集兵将设宴庆贺那次突围胜利。并命畲军士兵采回乌稔叶,让军厨制成“乌稔饭”,让全军上下饱食一顿,以志纪念。这“乌稔饭”的制作方法并不繁杂,将采摘下来的乌稔树叶洗净,放入清水中煮沸,捞掉树叶,然后,将糯米浸泡在乌稔汤中,浸泡9 h后捞出,放在蒸煮笼里蒸煮,熟时即可食用。制好的“乌稔饭”,单从外表来看,不甚美观,颜色乌黑,然而米香扑鼻,与一般糯米饭相比,别有一番风味。畲族人民为纪念民族英雄,此后每年的“三月三”都要蒸“乌稔饭”吃,日久相沿,就成为畲家风俗。又因闽东一带,畲汉杂居,人民历代友好相处,婚嫁频繁,遂使食“乌稔饭”也成了闽东各地各民族共同拥有的清明食俗。
  欢喜团
  四川成都一带有以炒米作团,用线穿之,或大或小,各色点染的“欢喜团”。旧时,在成都北门外至“欢喜庵”一路摆卖。清人《绵城竹枝词》有诗云:“‘欢喜庵’前欢喜团,春郊买食百忧宽。村醪戏比金生丽,偏有多人醉脚盆。”
  清明螺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此外,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节还有食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品的习俗。
其他文献
烹制菜肴掌握“火候”很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科学饮食首先要从烹调认知,也就是说,烹调要讲究科学,尽量保存食品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因为,维生素和矿物质在人体生理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人体如果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就会患各种疾病,甚至会造成过早死亡。所以我们在饮食中要讲究科学烹调方法。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同样的菜肴,自家做的总不如饭店做的好吃。其实,菜肴是否好吃。除技术水平的差别以外,与调料配置的“味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也将面临严峻挑战.本文试图阐述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及应对的措施.
素食主义人群请注意:如果一味追求吃素,饮食上营养不能科学搭配,你可能比同龄人衰老更快,还可能提前患上可怕的老年痴呆!    重庆营养专家警告,不科学的素食行为将为自身埋下巨大的健康隐患。美女常感冒竟是长期吃素所致  重庆著名高级营养师、重庆市三院营养专家刘莉介绍,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吃素。前不久,她接诊了一名因长期不科学吃素导致身体虚弱的女患者,28岁,身高近1.7米,体质量只有47 kg,是个美
老黄患有高脂血症,他一直在为自己“血脂偏高”着急,于是长时间不吃肥肉、蛋黄等,并先后服用了好几种降脂药,一段时间以后再复查血脂多次。奇怪的是血脂仍维持在原来的水平,有时反而更高了。这是为什么呢?  现实生活中有些高脂血症的人平时虽然没有什么严重不适,但是如果有就诊经验的人经常会听医生说,高脂血症要好好吃饭,不然容易导致血管粥样硬化、冠心病等问题。普通人一听到这个就紧张了,便开始忌口,似乎不吃肉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