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精神引领下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kui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不同时代的幼儿需要接受不同的教育,将游戏精神贯穿于幼儿教育之中是当代幼儿能接受的主要教育方式。幼儿的年龄导致他们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还很弱,在引导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上,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一定要非常慎重。在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过程中适当加入游戏精神不仅使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下成长,也能对培养幼儿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产生很大的作用。本文就游戏精神引领下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路径进行了一系列的探析。
  【关键词】游戏精神;幼儿行为习惯;培养路径
  前言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代的家长和老师都对孩子上小学以后的教育花费了很多的心思,投入了很多的财力和精力,却非常容易忽视孩子在幼儿阶段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目前很多的家长和老师在幼儿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上摸不着头脑,找不到合适的方法进行幼儿教育,甚至有很多的教育方法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游戏精神的提出就相对弥补了传统幼儿教育方法的不足之处。为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路径。
  一、游戏精神在幼儿行为习惯养成中的重要性
  幼儿的年龄段大概是在一岁到三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处在对于世界、善恶、对错没有形成基本概念的阶段,所以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对幼儿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在幼儿阶段的孩子主要的生活环境就是家里和幼儿园,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适当与孩子做一些小游戏能增进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使幼儿更容易接受教育,其次,游戏精神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幼儿的思维意识还没有形成,还接受不了相对复杂的教育方法,游戏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种最好的渠道。
  二、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现状
  第一,目前我国大多数家庭的模式都是年轻的父母出去上班,将孩子交给双方的老人去培养和教育,大多数的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对于隔代的孩子都有着一种过分宠爱的感情,只要孩子感觉开心,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行,根本不舍得对孩子立规矩。大多数的老人的教育观念还停留在旧时代,想着等到孩子上幼儿园老师会教给孩子正确的行为习惯,这就导致很多的孩子在家里无法无天,完全沒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言。这种宠爱对孩子来说完全是一种错误的教育,严重的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第二,目前很多的家长可能因为工作忙等其他原因对孩子疏于教育,陪孩子的时间有限。很多家长在孩子行为习惯的教育上还是采用说教甚至打骂的方式,幼儿阶段的孩子对事情的对错根本没有概念,也不太能明白家长的说教,这样的教育完全是在做无用功,甚至会导致孩子的行为习惯很迟缓。
  三、游戏精神引领下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路径
  (一)提高家长和幼儿园老师的游戏教育意识
  目前的家长和老师都认为游戏除了能让孩子高兴以外没有其他的作用,所以很多的家长和老师将过多的关注都放在了孩子的学习教育上。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游戏对于他们的吸引力比任何事物都要大得多,家长和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家长和老师应该一改以往的教育观念。将游戏精神延伸到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中,充分发掘游戏中可以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地方,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科学增加幼儿园的游戏时间
  现在的幼儿园教育以上课为主,教孩子一些简单的歌曲、认识一些数字和汉字,游戏的时间不是很多。幼儿园应该针对幼儿所在的年龄段科学的增加游戏的时间,创新一些能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游戏。例如,丢手绢这个游戏,老师在游戏之前要告诉孩子们,当音乐响起来的时候大家都要蹲在地上,只有一个孩子可以跑起来把手绢放到另一个孩子的后边,然后另一个孩子才能站起来去追刚才放手绢的那个孩子,其他人不能乱动。在这个游戏中,不仅让孩子感受到了来自游戏的快乐,还能让孩子学到做任何事情都是有规矩的,不能什么事情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
  (三)在家庭中增加亲子游戏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往往是最大的,家长对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不能只是说教,应该在家庭里增加一些亲子的小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一些正确的行为习惯。例如,家长可以扮演大灰狼,孩子扮演小兔子,当大灰狼来敲门的时候,看看小兔子会不会给大灰狼开门,在这个游戏中教育孩子当自己在家的时候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家长还可以和孩子比赛叠衣服,看谁叠的衣服更整齐,谁先放到柜子里,谁就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在这个游戏中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让孩子学会了衣服不能乱放,要叠整齐之后才能放到柜子里。家长在日常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机会可以用游戏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游戏精神的重要性。在与孩子的游戏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孩子成长在快乐的氛围当中,还能让孩子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结束语
  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是他们开始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培养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环节。游戏精神是幼儿最喜欢的也是最有效果的一种教育方法,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应该将这种教育方法重视起来,并且积极的应用到实践当中。游戏精神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仅是教育,也是拉近孩子与家长和老师心理距离的桥梁。希望通过本文对游戏精神的引领下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路径的研究能为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望欢.巧妙创设幼儿园精神环境,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J].科教导刊(下旬),2016(01):136-137
  [2]樊熠.从区角活动中看幼儿合作意识的形成[J].学周刊,2016(06):185
  [3]李艳梅.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科技创新导报,2014(12):160
其他文献
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兴起,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功能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高职院校图书馆应与时俱进,更新服务观念,对师生和校企合作单位的教学、科研、实验和实训等方面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基本原则里指出:“服务需求、就业导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职业院校办学及教学过程
当今正是现代高职教育快速发展阶段,但在生态环境视域下存在着许多影响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因素,因此需要对影响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动力因素问题进行探究。本文介绍了生态环境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为了紧跟时代步伐,更好为社会培养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各校都在积极探索新课程改革如何开展,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针对普通高中生源素质和本校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教学”与“有效学习”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对学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面对新课标下,如何有效学习化学新课程,如何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新课标下,普通高中学生化学有效学
非营利组织的"官办色彩"是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特色之一。从非营利组织发生学的角度看,运用新经济制度学的"交易成本"理论,可以得出结论,非营利组织的"官办色彩"在中国社会现阶
加强大学生情商教育一直是高校面临和亟待有效解决的课题。本文在对大学生情商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我国高校在情商教育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
【摘 要】有效的导入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本文以图式理论为指导,以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为例,分别从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着手,探讨图式理论在中职英语阅读导入环节中的应用。  【关键词】图式理论;中职英语阅读;导入  一、中职英语阅读课导入环节的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对阅读列出了具体要求:能理解一般文章的篇章结构;能理解作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本质之回归、纾困之途径。文章将动态理论运用到职业教育中,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从动态联盟的视角进行分析,明确了校企深度合作的立足点、关键点、保障点,并从
【摘 要】在高中学习期间,三角函数是相对独立又颇为重要的一块内容。分析历年来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全国卷中涉及的三角函数的内容一般为选择题(或填空题)和一道大题。选择题的型多变,不易解答。而大题一般出现在第一道大题的位置上,较为简单。另外,数理不分家,三角函数在高中物理的叠加场大题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总之,加强对于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内容的学习,十分必要。在本文中,我将介绍自己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对三角函
【摘 要】数学学科作为高中教学过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需要注重不断的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数学学科本身有着知识抽象性大、逻辑性的特点,高中的数学学科削弱了直观性而更加突出了抽象性和空间的想象能力。这就表明教师需要不断引导学生的思维从直观经验型要转向于抽象和理论型,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探究性教学模式,不断地提升学生的主体作用,保证学生能够通过自主的学习、深入的探究和合作交流,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