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轨接触几何分析及其在Maple下的实现

来源 :中国铁道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满足列车动力学仿真对轮轨接触点位置的精度要求,采用解析方法建立轮轨空间接触几何的约束方程组,并给出其在二维轮轨接触几何情形时的简化形式。以S1002车轮踏面和UIC60钢轨为例,基于符号计算平台Maple软件对该约束方程组进行求解,得到轮轨接触几何参数。结果表明:二维轮轨接触时的滚动半径差、接触角差、接触点在车轮踏面和钢轨廓面上的坐标与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Rail中RESGO模块的结果基本相同,表明本文建立的轮轨接触几何约束方程组及其求解是正确的;当摇头角为0.05rad时,二维与三维轮轨接触几何
其他文献
建立CRH2型动车组系统及其惫行子系统、牵引传动予系统、制动予系统、高版电器子系统、辅助供电子系统以及网络控制子系统的故障树.在此基础上运用蒙特卡洛方法和MATLAB软件,对
以某3跨铁路连续梁桥为例,运用有限元分析程序SAP2000,建立采用E型钢阻尼支座减隔震的全桥计算分析模型,进行3条人工地震波激励下的时程响应分析。将E型钢阻尼支座屈服力和屈
试验选用沥青用量分别为4%,5%,6%,7%和8%的砂粒式防水沥青混合料AC—5的上限级配、中值级配和下限级配3种级配类型,在温度为0℃条件下进行加载量分别为50,100和200N的弯曲蠕
通过对混凝土圆柱试件收缩应变的长期测试发现,试件的体内收缩应变普遍小于体外收缩应变,而且收缩应变在前期增长较快,后期收缩应变率逐步减小,最后曲线趋于平缓;20d龄期的体内、
首次采用离散单元法对列车冲撞浆砌片石式线路终端车挡进行仿真分析.利用建立的浆砌片石式终端车挡离散单元模型和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通过两模型间的数据交换,实现冲撞过程
借助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坑中坑隆起失稳形式。由计算结果可知:坑中坑的隆起失稳形式与内外坑间距密切相关;当内外坑间距小于外坑最下道支撑点至外坑围护结构底的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