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k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淀了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也是我国在未来持续发展中的文化信仰支撑。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进行传承传播的过程中,不仅能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内涵与精神素养,扩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还能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在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中,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让中国优秀传统优秀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使其得到传承与传播发展。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群众文化活动;传承
  【中图分类号】G247 【文献标识码】A
  五千年来,在经过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演变后,中华民族积累了许许多多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这些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的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精神向往,中华民族的爱国敬业、仁爱友善、自强不息以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也在其中体现。[1]但是,随着当今世界的快速发展以及东西方文化的冲击,导致人们过于追求利益以及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而忽略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们群众是中华民族的基础,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重要性以及意义,探究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传承的实践。
  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了我们国家丰富的文化软实力,同时,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文化源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因为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最独特的气质,而在当今的中国发展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交给世界的名片,被全世界所了解认可。一所所孔子学院的设立,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潮,这些都表示了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做的贡献。因此,无论我国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规模是怎样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得到继承与发扬。下面将从三个方面阐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首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促進我国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凝聚力”。从我国发展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在和平年代还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引领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勇于抗争,同侵略者进行斗争,共同解决我国在每一个发展阶段所出现的问题,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现阶段,由于世界发展趋势趋向于全球化,东西方文化不断进行着碰撞与交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2]在此大环境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就是对我国发展根基的保护,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中华民族也就失去了发展的源动力,因此,传承与保护中华民族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积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蕴含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也包含了对中国人民的道德观念的要求与规范。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也是对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魅力的传承,是对中华文化中独特的信念、智慧以及气势进行传承。若是不重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传承工作,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得不到继承,中国人民的美好品质逐渐消失,人民群众也失去了行为的准则与道德的规范,是不利于社会文明的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的。
  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起到了推动作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群众间开展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落实“五个认同”理论(即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以及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和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实现我国持续稳定发展、中国梦的实现、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以及促进中国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实践
  (一)群众文化活动与传统节日相结合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和我们国家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在满足自身日常生活需要之外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更高了,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自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最具代表的体现就是圣诞节、万圣节等节日在我国年轻人中的流行,而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反而失去了关注度,许多年轻人对于我国的部分节日的传统甚至一问三不知,传统节日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法定节假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传统节日,所以,要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统节日相结合,在人民群众中组织与节日有关的特色活动是有效办法之一。举例来说,以元宵为例,在人民群众间营造节日氛围,积极开展社火游行、挂灯笼、猜灯谜等传统节日活动项目,让人民群众在浓厚的节日氛围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现阶段,各种类型的群众文化活动往往带有明确的主题,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比如广场舞、社区歌唱比赛等,群众文化活动基本是以娱乐活动为主,对于真正涉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相对较少。因此,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应着重开展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让人民群众在满足自身精神追求的同时也能学习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悟其中的精神内涵。
  (二)依托政策扶持,多元化发展群文活动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项比较艰巨的工作,它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而我国政府在其中起到了统筹调度的作用。[3]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效果显著。对于相关政府或部门来说,首先自身要做到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可以利用网络数字平台,打破地点与时间的限制,利用便捷的数字化平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比如说可以通过专门的定制视频,以全新的方式让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能够呈现在人们面前,尤其是现阶段的年轻人,吸引他们了解并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实现不同形式的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继承。   除此之外,政府在开展相关群众活动时要以正确的文化为开展导向,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正能量,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同时,不能只注重活动形式,要深刻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在活动中有所体现,使群众活动的举办是有目的、有意义的。
  (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目的是帮助群众增强生活幸福感,提升生活质量水平,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发展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先,可以通过举办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比如中华古诗词大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以比赛角逐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提升群众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在游戏中学习,也能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其次,打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渠道限制,构建多渠道、全方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传承体系。[4]从一方面来说,在学校、机关、企业以及社区等组织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逐渐形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与氛围;从另一方面来说,在打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公益讲座的同时,还应该开展更深层次的传统文化交流学习活动,令群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且要了解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内涵精神所在。
  最后,在群众中开展优秀文化免费培训课程,可以加入一些特色元素,比如说传统戏曲、国画、民宿以及书法等;除此之外,一些地方特色也应该包含在内,比如说茶艺、泥塑以及剪纸等,为当地的群众文化活动打造品牌亮点,提升群众参与其中的兴趣。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相关组织单位要不断积累与总结经验,要将受群众欢迎的活动打造成系列文化活动,保障群众文化活动的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是弘扬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责任与义务,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群众活动相结合,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与各个过程之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于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中。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做到思路以及方式的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国的文化自信,引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参考文献:
  [1]董隽.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的群众文化发展[J].北方文学,2019(12):168-169.
  [2]嵇加龙.浅谈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J].明日风尚,2018(24):354.
  [3]毛志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卷宗,2016,6(3):22-26.
  [4]颜云翔.当下群众音乐文化活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青年时代,2016(14):94.
  作者简介:范耀芬(1981-),女,汉族,山西省晋中市人,本科,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研究与辅导。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进行了基于任务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用研究,目的在于检验这一教学模式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任务型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有利于提高综合英语水平。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实践  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其哲学心理学的依据是当前流行的“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该理论认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之下,实验课程标准教材中把阅读部分移到了最前面,新教材如此调整,更符合把英语当做第一外语学习的人的习惯。要想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如何提高其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出:“阅读是提取和理解书面信息的一种能力。”阅读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近几年的英语高考试题中,几乎4/5以上的试题都与英语阅读有关,其得分都是借助英语阅读理解能
“听说读写,以听力为先导”,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基本途径。耳朵作为信息输入器官,接受并反射到的听力信息极大程度地影响着听力材料的被理解及被反映结果。因而养成正确的听力习惯,对学习英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知识。就英语学习而言,初学者都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学习兴趣也随之降低。教师
摘要:高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鼓励学生获得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可是大多数学生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知道非常少,恰当而有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显得很难。他们经常把汉文化的标准应用进英语的使用中,从而导致误解甚至引起冲突。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许多高职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将讨论高职院校英语课上的文化教学应如何操作。  关键词:高职英语;文化教学;颜色词  一、引言  大多数学习英语的中国人都会遇到这
目的:探讨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中医骨科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在2018年4月-2019年10月间医治的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74例)开展研究,单双号法分成乙组、甲组,各37例.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