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万钧成交响,细雨如丝化珠玉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yhugjkg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力通”概念的核心是演奏者弹奏力的有效传递;全面理解“力通”概念必须从知识、策略、技术、文化等方面加以认识;“力通”在钢琴制作史及演奏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作用。“力通”的不断深化、拓展促进了钢琴演奏史的发展,增强了钢琴演奏的力度、复杂程度及音乐表现力。
  关键词 “力通” 概念 制作史 演奏史
  
  第一是技巧,第二是技巧,第三还是技巧。——李斯特
  我认为要把一个作品表现出来的话,除了技术还能通过什么来表现?——罗中熔
  中国传统文人音乐因技术的长期匮乏而导致文人音乐的逐渐枯萎。
  技巧“对于没有天分的人,也许机械式技巧最后仍以机械式技巧终止,同时由于各种原因,有天分的人,可以从机械式技巧,进入真正的演奏技巧中。”……“如果只有廉价的、低级的音乐在泛滥,倒不如有正确的自动钢琴般的技巧要好些”。
  “力通”是钢琴技术大厦的第一块基石:“力通”概念的核心是演奏者弹奏力的有效传递:“力通”在钢琴制作史及演奏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作用;“力通”运用于钢琴演奏是复杂的心理过程:“力通”技术训练艰苦细致而漫长。然而,没有对钢琴制作与演奏的历史发展中“力通”实现的特殊方式的全面考察,就不能全面领悟“力通”概念的深刻内涵,艰苦细致的技术训练就会充满艰辛、事半功倍。
  
  一、“力通”概念
  
  什么是“力通”?“力通”概念的核心是演奏者弹奏力的有效传递。钢琴弹奏是要用力的,放松只是调整、准备,弹奏时手指尖、掌骨、掌心均要用力,而且用的是内力,这力源来自背脊和腰部,从腰到指尖形成力量贯通的整体,这就是“力通”的感觉。
  实现“力通”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前提是:第一、指骨、掌骨构成坚强有力的“伞形”支撑,指骨、掌骨宛如支撑“雨伞”的坚强有力的金属支架。手指和手掌肌肉就像“雨伞”的布料:第二、柔软的腕关节:第三、身体(以手臂为主)的“自然重量”基础上的力量传递。
  根据实现力量有效传递时身体结构的参与情况,“力通”的结构层次可分为:指掌式一巴赫力通:指掌腕一莫扎特力通:臂腕指一贝多芬力通:腰背式一李斯特力通。
  全面理解“力通”概念必须从知识、策略、技术、文化等方面加以认识。
  
  (一)知识
  “力通”从世界上第一台钢琴的设计开始,在钢琴制作家的大脑里已经产生。在近300年的钢琴音历史中,“力通”作为钢琴音色、触键的基本观念已深入人心。在钢琴音乐界,人们已经不能容忍手指疲软、声音僵硬、音色虚飘的劣质演奏。一句话,“力通”已成为钢琴音乐最普遍的常识。
  
  (二)策略
  随着后工业时代和后殖民时代人们关于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音色的普遍否定,人们在浮躁与惶恐之后,更加关注人类自身的精神家园建设。但是这种人文关怀之中却包容了更加深厚的理性思考。随着经济生活的繁荣。钢琴音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人文主义思想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向钢琴音乐的表演与教学提出了“元认知”、“程序性知识”、“高效率学习”、“高效率教学”、“认知策略”等新课题。
  “力通”研究就产生于这样的背景之下。“力通”是钢琴的学习、演奏与教学中关于音色、力度、旋律表现、和声清晰度、复调独立性等一系列钢琴知识与技能的“元认知”;通过艰苦的训练、不断地研究、分析、比较手指力量传递的有效性,可以获得关于钢琴演奏中的能自由应用的系统化、自动化的“程序性知识”——“力通”:在钢琴学习、演奏、教学中只有切实解决了手指力量在钢琴演奏中的有效传递,即真正实现“力通”,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演奏质量、教学效果:总而言之,切实重视并花大力气解决“力通”问题已是钢琴教育界已经达成的共识,是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教学策略。
  
  (三)技术
  “力通”作为技术,主要有三前提和四层次七个指标。三前提是:指骨、掌骨构成坚强有力的“伞形”支撑:柔软的腕关节:身体的“自然重量”的传递。四层次是指掌式;指掌腕式:臂腕指式;腰背式。
  
  (四)文化
  “力通”作为一种基本的表演和教学理念,所有的钢琴创作、表演及支配创作和表演的思想体系无不渗透它的文化精神:物态文化的成品钢琴,钢琴音响资料如CD、VCD、磁带、录音、录像等,无不告诉我们一个铁的事实,没有坚实有力、圆润同时又充满光泽的“力通”美化过钢琴音色,所有的钢琴物质文化立刻会黯然失色:对一流钢琴家的崇拜,花血的代价学习钢琴,在钢琴大师面前自惭形秽,在劣质钢琴演奏面前义愤填膺,很大程度上是“力通”在作怪,因为我们不能容忍没有“力通”的钢琴音乐,“力通”的观念已经贯穿于钢琴音乐的行为文化的始终:或许“杀猪杀屁股。各有各刀法”,那是强调个性,但“力通”作为钢琴学习、演奏、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每一个钢琴演奏者必须遵循的具有普遍共性的“制度”,已经成为钢琴制度文化的有机整体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能感受钢琴音乐所表现的身后的文化底蕴、高雅的情趣、真挚的情感、深邃的哲理、高远的意境,无不渗透着“力通”坚定豪迈(指尖的有力)、游刃有余(下键触摸)、宽宏大度(身体的自然重量)等深层次的文化精神。
  由此可见,“力通”在钢琴学习、表演、教学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方向性的地位:“力通”是钢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石:是能有效提高钢琴教学、演奏、学习质量的基本策略:“力通”技术构成主要有三前提和四层次七个指标:“力通”已经成为贯穿钢琴创作、表演及支配创作和表演的思想体系的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二、钢琴制作史及演奏史
  
  (一)钢琴制作史
  “力通”在钢琴制作史及演奏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作用。钢琴发明者巴托洛梅欧·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ristofori.1655~1725)于1709年制作出最早的钢琴,具有利用琴槌动作机(Hammer action)的独特机能,能凭演奏者手指的触键,去左右琴弦振动时的强度和音质。
  钢琴的前身是羽键琴和大键琴,羽管键琴(Harpsichord,大键琴)的发声法,是弹下琴键的一端,另一端从琴弦下方拨响的方式。而羽键琴(Clavichord,即古钢琴,契槌钢琴)则是从琴弦下放往上敲的方式,不过加在琴键上的手的力气,对于琴声的强弱没有什么影响。
  钢琴的发展归因于对击弦古钢琴和羽管键琴的局限性突破。击弦古钢琴发声极其细弱,基本上不能用于公开演奏:羽管键琴虽然更加明亮,但不能变化音色。随着钢琴的发展。音色能够通过手指的压力而加以变化。
  由此可见,演奏者手指的触键,能左右琴弦振动时的强度与音质,演奏者弹奏力的 有效传递,巴托洛梅欧·克里斯多佛利的发明是钢琴制作史上首次实现了“力通”。从这时候起,钢琴音乐和钢琴家的历史就开始了。
  从1709年开始。经历了大约一个世纪的时间,钢琴才达到现代意义的制作模式,而钢琴制作技术的所有改变都是基本的指导思想:演奏者的弹奏力是否被精确、细腻、有效的传递到琴弦上。
  
  (二)钢琴演奏史
  根据最早的巴赫传记作者约翰·尼古拉斯·福凯尔(Johann Nicolaus Forkel.1749~1818)的记述,巴赫演奏时。手指几乎不离开键盘。而是以细微的动作轻松地进行演奏。手指是完全独立活动的,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毫不费力地流水般地演奏下去。
  莫扎特,他并不高举手臂,而是保持腕部柔软,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像流油如注般地”进行演奏。他演奏时的力度强弱,都是有节制的,使它们都不致于走向极端。他的音质优美,持续时非常均匀、准确,节奏方面完美无暇,漏掉音符之类的现象是绝对不会发生的。
  贝多芬的弹奏法是粗犷的,但其中具有某种深透的力量和意念。他的力度具有使其他人的演奏显得不过是一般涓涓细流的一种威力。在十八世纪末时就早已有人指出过他的演奏方法“与一般的大不相同,似乎是要独自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也有人说那是“烈火般的表演”。贝多芬是第一个高抬手臂弹钢琴的演奏家,他击键的力度之强,几乎从头到尾都像是在砸琴弦。总而言之,贝多芬首先是要把自己所感觉到的如实地弹出来,其次是要从钢琴上获得犹如管弦乐队般的效果。
  浪漫派的钢琴演奏,把对自我的表现放在第一位,强调“我”字,成了它的特征。李斯特称得上是钢琴演奏史上的头一号杰出人物。在这以前,除贝多芬之外,所有的钢琴家都是双手紧贴键盘弹奏的。李斯特则一反常规,把手臂高高举起,头发往后一甩,使钢琴发出巨大的轰鸣,迸发出兴奋的感情和色彩。他的演奏技巧之高超,简直是无与伦比的。
  巴赫演奏手指几乎不离开键盘,动作轻松,手指独立,毫不费力。巴赫实现了手指、手掌间的“力通”;莫扎特,不高举手臂。保持腕部柔软,实现了手指、手掌、手腕的“力通”:贝多芬。第一个高抬手臂,击键像在砸琴弦。犹如管弦乐队般的效果,实现了手指、手掌、手腕、手肘、手臂的“力通”:李斯特手臂高高举起,头发往后一甩,使钢琴发出巨大的轰鸣,已经实现江静蓉教授所描述的“指尖、掌骨、掌心均要用力,而且用的是内力,这力源来自背脊和腰部,从腰到指尖形成力量贯通的整体。”
  至此,不难看出:作为钢琴教学中“力通”在身体结构中的不断深化、拓展促进了钢琴演奏史的发展,增强了钢琴演奏的力度、复杂程度及音乐表现力。
  考察了钢琴制作与钢琴演奏简史,我们不难看出,“力通”促进了羽键琴和大键琴向现代钢琴制作工艺质的飞跃,“力通”在身体结构中的不断深化、拓展促进了钢琴演奏实现了巴洛克时期经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音乐突飞猛进的发展。通过对钢琴制作与钢琴演奏简史的回顾,不是为了普及“钢琴知识”。而是为了弄清楚“力通”的来龙去脉。“力通”不单是一个理论术语,也不仅仅是历史知识,而是三百年的时间积累,数以万计的钢琴家毕生探索的心血,无数学子用金钱和汗水换来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把握“力通”的概念,首先要从技术上理解三前提和四层次的基本含义及其操作模式,其次要遵循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规律,钢琴的学习与训练应遵循掌式一巴赫力通、指掌腕一莫扎特力通、臂腕指一贝多芬力通、腰背式一李斯特力通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逐级训练的规律,否则欲速则不达。惟其如此,我们才真正理解钢琴音乐在音乐表达方面能够雷霆万钧成交响,也能细雨如丝的基本技术支撑是“力通”概念和历史的准确理解、掌握和灵活应用。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庄汉东,笔名阿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人民文学》《国学》《延河》《读者》《青年文摘》《雨花》《北方文学》《草原》《飞天》《天津文学》《山东文学》《黄河文学》《西北军事文学》《青海湖》等刊。入选《21世纪散文年选》《21世纪散文诗排行榜》《阅读与鉴赏教程》等百余选本。有作品集五部。   在我们村里,只要一听到“嘎嘎……嘎嘎……”的笑声走近,所有的狗吠声立刻就会息了,像听到
摘 要: 在英语教学中,注意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作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几种学法指导模式。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学法指导 原则 模式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就是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由原来的获取知识的过程变为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为他们一生的不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
[摘要]《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在艺术形式上,诗人既有对西方现代意象主义、象征派的横向移植,追求意象的模糊性、多义性,注重象征、暗示等手法的运用;又有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纵向继承,通过圆圈式的抒情结构,运用古典的意象含蓄而有节制地表达现代情感;更有诗人为了诗绪的抑扬顿挫,对诗行音节的改造。  [关键词]意象 象征 融合 音节    被称为现代派“诗坛首领”的戴望舒于1927年夏创作了《雨巷》。它
时光飞逝,加入“庄晓兰名师工作室”已有三年多了。回眸在工作室的历程,我感受到了名师文化深厚的底蕴、热心教育的魅力、智慧勤奋的工作和优雅奋进的生活,我感受到了工作室伙伴们孜孜以求、勤于实践、勇于钻研的精神,感受到了这个集体带给我的欢乐、收获。在有如细细品味悠悠兰香的三年中,我充实着、实践着、思考着、成长着,与优秀共进着。  在读书中成长  师傅庄老师亲切、可人、智慧、儒雅。走近她,会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一提起作文,不少学生便会眉头紧锁,痛苦无奈。他们怕作文、愁作文、烦作文,但是又不得不写作文。如何化解他们的这种为难和恐惧的心理,我认为应该从细处着手,教给他们一些实用的方法。我在作文教学中也积累了如下一些小经验。  一、一日无二晨,时间不重临  很多学生交代时间时一般都直接写“清晨”“中午时分”“天黑了”,其实在时间的描写上,不一定如此来写,可以用暗示性的词句来表现。我在教学生描写时间时让他们尽量
摘 要: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但艺术类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的涌现既给艺术类大学生形势政策教学带来了诸多挑战,又在资源获取、开辟教学新平台等方面提供了机遇。  关键词: 新媒体 艺术类 形势政策教育  新媒体,严格意义上称为数字化媒体,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外发展起来的,依托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新
追寻诗意,是对语文本真的回归;强调诗意,是对生命特质的坚守。诗意语文就是要召唤出儿童的诗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力、感受力,让他们拥有一个诗性的灵魂。这就要求教师在文本解读中,应当回归语文诗意的本源,以文本的诗意滋养儿童的诗性,使之成为情感丰富、思维敏捷的独立自由人。  一、回归语境:缘情以入文,沿波而讨源  要想真正地融入到文本之中,融入到文本情境之中,融入到文本情境中的人物内心活动之中,最好的方式就
在西方,焦虑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克尔凯廓尔开始将其作为一个“存在”的哲学命题探讨,海德格尔从本体论上予以传承和发展,弗洛伊德也在《焦虑的问题》中对其进行心理学上的分析。罗洛·梅用存在主义哲学重新阐释焦虑的概念,创建了现代人的焦虑理论。他将焦虑定义为“焦虑是因为某种价值受威胁时所引发的不安,而这个价值则被他视为存在的根本。”[1]这种威胁不仅包括生理上的自我存在,也包括个人价值、意识等方面存在的威
摘 要: 旅途生活中我们越来越倾向于“自由行”,那么在学习中,不妨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足预习“功课”,在合作中平等地参与学习,彼此倾听,不断反刍,注重学习过程而非结果,如此将能领略到学习“旅途”中真正的美景。  关键词: 预习 合作 倾听 反刍 过程  旅行中,我们常常感叹跟着导游跑,下车拍照,上车睡觉,整个旅行回忆起来,支离破碎,于是很多人选择了自由行,虽然预备功课做起来繁琐,但却能
摘 要:20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前后,文化名城扬州在文艺上既保留着对传统文脉的承续,又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姿。扬州绘画圈见证了在传统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画家进入到新历史环境之中的变迁,但这一段画史因历史缘故中断,此后日渐沉匿不为世人所识。鲍、何、顾3位画家艺术资料的再发掘为我们重新考察这一阶段的区域绘画发展提供了依据,同时能以其发展历程管窥更为宏观的文艺潮流的内在属性,并由此重建对新时期文艺发展势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