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暴露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CGRP-mRNA表达和血清NO、ET的影响

来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sslove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Gz条件下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降钙素基因相关肽mRNA(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mRNA,CGRPmRNA)表达和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溃疡愈合的相关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A组)、胃溃疡模型组(B组)、模型+5 Gz暴露组(C组)、模型+10 Gz暴露组(D组)。对B、C、D组大鼠采用Okabe方法建立胃溃疡模型,造模3 d后+Gz处理大鼠,A组不做处理,B组地面捆绑5 min,C组+5 Gz旋转5 min,D组+10 Gz旋转5 min,隔日1次,共4次。1周后麻醉大鼠并固定,采集血液及胃黏膜组织标本,用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胃黏膜CGRP-mRNA含量,运用比色法测定血清中NO含量,放免法测定血清中ET含量。结果胃黏膜CGRP-mRNA的含量:B组较A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大鼠经+Gz处理后,B组>C组>D组(P<0.05),但C组仍明显高于A组(P<0.05);血清中NO含量:B组<A组,C组>D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ET含量:B组>A组,C组<D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z暴露导致胃黏膜CGRP-mRNA及血清NO、ET发生规律性变化,导致胃黏膜血流改变,从而影响溃疡愈合,可能低+Gz有利于机体产生生理代偿能力,促进溃疡愈合,而高+Gz会加重机体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对威门牌双参胶囊的毒理学进行评价研究,以证实其安全性。方法:通过昆明种大鼠、SD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2013年9月9-12日,2013中国混凝土机械行业年会在北京召开,魏觉当选为混凝土机械分会新一届秘书长。会上,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分析和解读了2013年中国工程机械发展态
随着近年来胆道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手术器械设备的发展,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水平不断提高。该手术视频清晰直观地演示了用硬质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全过程:经鞘管插入硬质胆道镜,探查肝内胆管或胆总管结石。遇到小于鞘管直径的结石用取石钳钳夹,较大结石可用鞘管碾压切割,或用气压弹道等碎石工具击碎后用水流经鞘管冲出。该术式使用鞘管建立直观路径,简化操作,方便高效,同时兼顾经济、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利于临床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