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热血》献礼建军节展现革命人的浪漫与情怀

来源 :电视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198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以《反恐特战队之猎影》为代表的诚意致敬的影视作品,扑面而来。红色经典再次掀起红色记忆的狂潮,不管是《秋收起义》《建军大业》,还是《深海利剑》,都从不同的角度塑造了不同振奋人心的家国情怀。这当中有一部作品,令观众记忆深刻:《黑土热血》讲述了在艰苦的年代,在斗争中,在危难里,一群有志的年轻革命人怀揣着对浪漫情怀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革命、对民族的忠诚,至死不渝地坚守自己的信念的故事,其精神令人动容。
  电视剧《黑土热血》(原名《雪白血红》),由王威执导,于毅、刘威葳、张芷溪、王劲松、曹克难、谭皓、侯煜、袁苑、齐千郡、山鹰、王今心等主演。该剧讲述了抗战末期,由李一峰(于毅饰)领导的抗联部队与苏军里应外合,一举击溃日军最后的防线。此时,国民党军统盯上了哈尔滨的胜利果实,滨江市警察局局长丁峰(王劲松饰)派出美女杀手苏莎(张芷溪饰),密谋夺取哈尔滨。该剧由中央电视台、北京盈华文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重庆笛女阿瑞斯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梅州威利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云文(北京)影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广电传媒集团·金彩视界影业公司、厦门文广影音有限公司、北京宣艺天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贵州笛女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强强联手,不难看出打造这部精品的决心和力度。
  于毅坦言,拍这部作品,由于自己入戏太深,导致在剧组杀青时,自己都拒绝参加离别宴:“我真的不能正视大家的眼睛,告诉自己结束了,我想把希望留在下次见面的时候,所以我给大家深深地鞠躬致歉。这次作品我不敢说我完成得多么好,但是和这些堪称表演教科书的艺术家在一起合作、拍戏,我真的受益匪浅。这个作品自始至终贯穿的就是信仰与忠诚。别的不敢说,我敢说我们把友谊和信仰,还有对于演员这个职业的忠诚全部留在了这个作品里。”剧中,于毅饰演一名抗聯名将李一峰,在汹涌的时代浪潮中尽显雄韬大略与不羁率性,是一名出色的共产党员。他以苏军副司令的身份来到滨江,周旋于苏军、国民党、滨江黑社会等势力之间。剧中,李一峰对国家、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执着地追求属于自己的信仰,用热血本性捍卫滨城的安危。后因与肖曼(刘威葳饰演)之间的误会,使其一方面认同肖曼的策略,一方面又心存芥蒂,内心充满矛盾。
  曾出演过《打狗棍》《勇敢的心》等多部战争大戏的他,此次出演热血抗联军人。对此,他表示,李一峰这个角色很具有挑战性,和他以往扮演的角色都不相同,这也是他当初非常想参与这部戏的原因。李一峰有勇有谋、智勇双全,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于毅用他从影十六年的积淀,为观众呈现出了一个立体、饱满、有血有肉的李一峰。
  优秀的作品离不开好的团队。此次除了优秀的演员,制片方也特别邀请了幕后的工作人员。于毅表示,为了拍摄好这部戏,转场了很多地方:旅顺、哈尔滨、上海……遇到了很多拍摄阻碍,但是剧组上下一条心,面对任何困难都毫不气馁,决不放弃,和剧中共产党员的精神一脉相承。
  电视剧《黑土热血》中刘威葳饰演的中共高级干部肖曼在抗联政委刘力、潜伏在警察厅内部的共产党赵平等人的帮助下,和李一峰一道与丁丰等反动势力针锋相对、殊死较量。刘威葳谈道,《黑土热血》拍摄周期长达5个月之久,但她并没有觉得辛苦,反而还表示非常过瘾。而且她还透露,剧中她的感情线非常虐心,虽然并没有“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正是因为这份长久而虐心的暗恋,让她在杀青后都久久难以走出。她也期待观众能感受到她的用心表演,和她在角色上产生共鸣。
  近期在《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超人气花旦张芷溪此次与于毅搭档。一向给人清纯甜美印象的她,此次挑战剧中的角色苏沙也是潜伏在中共抗日将领李一峰身边的高级特工,是一名心思缜密的职业间谍,与抗联英雄展开爱恨纠葛。
  张芷溪谈到剧中的CP对象于毅,用了时下最流行的“老干部”来形容他:“他自己的微博简介就是一个老伯伯。他情商高,会关注到周围人的情绪,很会照顾人。”对于剧中与王劲松的上下级关系,张芷溪形容其为“亦师亦友”:“虽然最后丁丰与苏莎终将站在对立面上,但丁丰对苏莎的照顾、指导、关爱永远留在苏莎心中。”
  在众多优秀的影视剧中有着精彩表演的老戏骨王劲松,此次出演的国民党中统滨江站站长丁丰接任滨江警察厅厅长的职务,他密谋扫除中共组织,为国民党接收哈尔滨铺路。
  王劲松此次出演丁丰也是与其他角色大有不同。从演员方面来说,他出演的是潜伏者背后的操纵者,亦是正反派人物之间针锋相对的角力场。更重要的是,剧中的丁丰人物情感细腻、人物关系复杂,王劲松将丁丰一角刻画得入木三分。
  不管是李一峰与反动派展开的针锋相对的殊死较量,还是风起云涌的谍战场面、两肋插刀的兄弟之情,又或是纠葛羁绊的儿女情长,《黑土热血》为我们带来的忠诚与信仰的热血赞歌,为献礼建军90周年描上了浓重的一笔。
其他文献
1  “稍息!”  “立正!”  “向右看齐!”  ……  小班长的口令声响亮而严厉,但他说的不是标准普通话,带着浓重的陕北口音。  站在队伍中间的菲儿,是一个苗条漂亮的女生,穿着一身虽不太合身但看起来相当英俊的军装——那种英俊,是一种军人特有的气质。  左边的同学动作慢了点儿,被小班长狠狠训了几句。  菲儿偷偷伸手拉一把同学的衣角,嘴里不满地嘟囔一句:“我们又不是真战士!”  临近中午的太阳如一
昨天晚上,老婆一脸对我无法理喻的表情,拎着个包站在我面前威胁道:“你要再不把那半集戏写出来,我就跟人跑了。”  门口确实站着一个70岁左右的帅气男生,等着接她走。但是,对于这种催稿方式,作为20多年老编剧的我,只是冷冷一笑:你跑吧。  两个小时之后,老婆满头大汗地回来了,她确实跟着我岳父去健身房跑了两个小时,现在回来给我做好吃的来了。  我并没有写那半集戏里的任何一个字,但我也没干别的,我一直坐在
※穆婷婷档案  星座:摩羯座  血型:O型  毕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影视作品  2006年 《楚留香传奇》《锦衣卫》  2007年 《爱情账单》《生死桥》  2008年 《豫菜皇后》《赖布衣传奇》《恋人》《网球王子》  2009年 《新一剪梅》  2010年 《空姐日记》《碧波仙子》《孔雀翎》  2011年 《选美》《活佛济公2》《步步惊心》《深宫谍影》《血色樱花》  2012年 《亲
角直,是江南水乡的一个著名古镇。它有众多的粉墙黛瓦的古建筑,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格。它保存了唐代的保圣寺,留下了九尊唐代壁塑。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在角直小学教过书,他留下脍炙人口的小说《倪焕之》,散文《多收了三五斗》。我在角直中学读过书,它也给我留下了难忘的温暖回忆。    一、红油爆鱼面    十三岁的那年秋天,我进角直中学读书,寄宿在哥工作的角直粮库。每天早晨,我从粮库去学校,穿过一条长长的石
一  张扬是我的初中校友,在隔壁班学习。  一开始,我并没有留意过相貌平凡的他。  如果不是学期初的某天,操场上有个女生大声喊:“章洋!”我们不约而同地一齐转身,我根本不会知道那个站在我身旁、和我差不多高的板寸头男生的名字跟我的名字竟然是谐音。后来,他成了我初中三年里最强劲的竞争对手,第一名一直在我们之间轮换。  我叫“章洋”,一个挺女性化的名字,如果仅看字面,和那个叫“张扬”的男生实在没有任何关
看到“夏天”这个词,我的思绪总是不自觉地会回到过去。记忆像一件散了线的毛衣,抓起线头后,我就忍不住一直不停地拉下去。我怀揣着一张影印着“故地重游”四字的单程车票乘上时光列车,对沿途风景熟稔无比,直到驶入记忆深处——“回形之家”。  对于那个镇上的夏天,我记忆犹新:异常炎热的正午、把眼睛刺得发疼的日光、树上焦躁的知了、迎面扑来的怎么也躲闪不掉的热风,还有那些挂在锈迹斑斑的铁丝上摇摇晃晃的衣服与鞋袜…
one    那天,我实在是被一片跃动着湛蓝光点宛若漫天星辰的大海迷住了眼。风儿轻轻,溢满了暖阳的芬芳。一月的隆冬,我坐在一块矗立在沙石里足以眺望无穷远方的大岩石上,不敢想象早几天屁股下还是那张被调到极值的火炉。我单单是为了寻它而来的。怀特说,大海常在夜里飘荡起他的灵魂。那是怎样一种情愫,如此令他神往,令我追随?  对于第一次看到海的人而言,激动是在所难免的。像我,全然无视周围茫茫人群,不顾岩险沙
A 第一次握手     媚媚和阿笠的双人街舞(Hip-Hop),在泰国曼谷蛮有些名气的。那是一种泰国和美国新潮街舞的融合。每到黄昏时分,她俩总是在湄南河广场上跳,常用的舞曲是狂放的《戈罗温》。  后来,人们一说起她俩的街舞,就称作“戈罗温街舞”了。  《戈罗温》(Glowing)啥意思?生机蓬勃!轰轰烈烈!绝对青春!当然是很飙很爽很“冲顶”的了,谁听着看着都有触电的感受。  媚媚和阿笠同岁,芳龄十
缶声阵阵。  有如排山倒海么?2008个汉子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比黄土高坡上的安塞腰鼓还要雄壮。缶击打出眩目的白光,定格成为巨大的数字——从十到一,人类终于迎来了空前绝后的文化盛宴。我的眼前逐渐模糊、模糊……  远远的,巨大的书画长卷展开,画面上展现出古老的山川、河流,用的是中国画的写意风格,映的却是无比绚丽张扬的颜色,黑衣舞者在画面上动情地舞动,描绘出长长又连绵不绝的黑线,缠绕着人们的视线。  
故乡有草,但没有草原,因此不养马,养的最多的是牛和羊。  我的脑中没记住几首写马的诗词;看过的关于马的画,能叫出名字的不外乎《照夜白图》和徐悲鸿的《八骏图》;有关马的青铜器,我也只了解“马踏飞燕”……但这丝毫不影响我爱马,渴望马,一次又一次在梦里见到马。  真实的马我只在小时候见过一次,那时我还是轻狂少年。  那是极为普通的一天,我突然瞧见村东头的邻居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马,在宽不过五尺的土路上小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