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汶川MW7.9地震的同震粘滑过程研究

来源 :地震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l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了M_W7.9地震,全球数字地震仪台网(GSN)74个台的地震仪和陕西周至地震台的数字水位仪都很好地记录到了该地震的同震粘滑错动过程和止滑过程。分析GSN 74个地震台的记录后发现:汶川M_W7.9地震的同震粘滑错动过程是一次多点粘滑错动过程,主要由四个子粘滑错动事件构成,整个粘滑错动过程的持续时间不少于86.6 s;地震的弹性破裂过程与粘滑错动过程同时进行,是粘滑错动和弹性破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粘滑错动+弹性破裂"的机制。对周至地震台数字水位仪记录分析后发现:
其他文献
近年来,商品建筑供求失衡的局面比较严重,房室空置率很高的现象是可行性论证失误造成的.为此,分析了商品建筑可行性论证失误的原因,探讨了对商品建筑需求总量的错误认识,研究
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它具有携带方便、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预防交叉感染等优点,受到广大护患的欢迎。但使用不当也会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比如,我们最近
结合某高精密设备平台基础隔振实际工程,基于UPFs(UserProgrammableFeatures)二次开发特点,提出考虑基础-地基-基础动力相互作用计算基础隔振分析的三维有限元方法。该方法首
在电脑长期使用后,难免会出现大量的重覆图片。为了避免硬盘空间的浪费。定期进行图片整理必不可少。AntiDupl.Net正是一款优秀的重覆图片对比搜索工具。程序能芬对所有图像内
NW向闽江断裂是福建沿海重要的地震构造,前人的研究主要针对闽江断裂下游段,对其上游段的断裂位置、地质特征、最新活动年代等缺乏认识。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对闽江
2018年3月22—24日,在敬爱的周总理故乡——美丽的淮安举办了"全国第五届防灾减灾之路研讨会——暨周恩来防灾减灾思想及汶川地震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及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江苏省淮安市地震局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地震局承办,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减灾与公共安全专业委员会、欧美同学基金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技术
<正>美国《华盛顿时报》7月10日报道。中国即将部署一种能够打击美国航母和其它战舰的新型常规弹道导弹,这引起了西方媒体的广泛担忧。但实际上,美国海军早已经着手发展应对
云南发生了近百年来最大的一次干旱,导致田地荒废。居民无法正常生活,从这次旱灾又一次充分证明了资源和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现在计算机已经普及。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资源浪费,我们应该从多方面考虑来进行节能减排,一方面可以减少能源损耗,还可以增加电脑的使用寿命,可以说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