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裂腹鱼仔、稚鱼的异速生长模式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7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对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 Regan)0~90日龄的异速生长模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拉萨裂腹鱼仔、稚鱼全长由慢速生长到快速生长的转折点为28日龄;其多数外部器官均具有异速生长特点,头部和尾部的生长快于躯干部,头长、肛前长、肛后长分别在24~25日龄、36~37日龄、37~38日龄出现生长拐点,头高和体高分别在40~41日龄、49~50日龄出现生长拐点;眼径在18~19日龄较早出现生长拐点,促使眼睛充分发育,以提高早期仔鱼在开口期摄食外源食物的能力;吻长在4
其他文献
研究低盐度对澳洲龙纹斑(Maccullochella peelii peelii)生长、血液生化、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将澳洲龙纹斑盐度驯化后,分别饲养于盐度为0、3、6、9的4组水体中60 d。结果表明,鱼体末体质量随盐度升高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在盐度0组达到最优(1.11±0.11),成活率在盐度3组最高(98.33%±2.89%)。血液生化结果显示:随着盐度上升,肌酐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尿素氮含量随盐度升高而上升,且在盐度9组[(7.00±0.26)mmol/L]显著高于0组(
2016—2018年对钱塘江西湖段鱼类进行分季节采样调查,共采集到鱼类31种,隶属7目9科27属,其中鲤科(Cyprinidae)鱼类最多,有21种,占总物种数的67.74%;按生态类群划分则以淡水定居性、中下层、杂食性鱼类为主;优势种为鲫(Carassius aurat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刀鲚(Coilia nasus)、鳙(Aristichthys nobilis)、窄体舌鳎(Cynoglossus gracilis)。与历史记录相比,鱼类资源衰退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