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效果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歷史故事属于十分重要的历史教学资源,同时也是最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手段。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故事要确保真实性与娱乐性相结合,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发挥教育作用。本文探讨了几种应用历史故事开展历史教学的典型做法,并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故事的效果,可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教学;应用效果
  初中阶段的历史虽不是主课,但仍然需要提供有效教学,让初中学生能够在教学中增强见闻、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很多学生不喜欢历史课,认为历史课上讲述的很多内容很有年代感,与大家的实际生活生产有距离,而且多数知识点都是枯燥无趣的,导致不少学生对上历史课不具备浓厚的积极性,他们对历史课不够重视,对于历史课的教学目标与价值理解不到位。对历史教师而言,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热情,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是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历史故事源自于真实历史事件,属于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信息资源,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和放大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确保真实性与娱乐性相结合,才能应用好历史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发挥教育作用。教师应该认真遵循历史故事的选择原则,可尝试从不同侧重点来开展围绕历史故事的历史课教学。
  一、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故事选择原则
  初中历史教师要时刻为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展开教学思考,在合理选用历史故事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着重筛选更有针对性的历史故事,认真满足下面几个方面原则。
  第一,历史故事要力求真实。历史故事要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展示,首先必须确保整个故事内容是真实的,要符合真实的历史原貌。一定程度上,学生可以借助历史故事来辅助掌握一些知识点,但如果故事有误,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历史故事应注意剔除不符合史实的内容,杜绝戏剧化编造,只能以历史事实为基础适度展开联想。
  第二,历史故事要充满趣味。历史故事应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才能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在乏味的历史课堂上重新提起精神来专注听讲。历史故事的趣味性还应该体现在有一定的新鲜度,要求教师要在备课过程中多涉读一些辅导书籍或史学刊物,增加历史故事的储备量。
  第三,历史故事要针对课文。历史故事的内容要做到与教材上的内容相互呼应与匹配,才能真正成为可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历史故事自然地过渡到学习内容中,从而确保了课堂教学的连贯性。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时,要核实故事主题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否一致,要能够注重从加强思维锻炼、提升史学意识等方面入手,具体深化历史故事的应用教学。
  二、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效果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故事应用课堂教学的效果,主要可从以下几个可行策略的实施中总结得到。
  (一) 设置悬念故事——便于导课教学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启动后,教师可在一开始就通过讲述历史故事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所用故事可增强一定的悬念设置,能够让学生在听讲中不由自主地进入创建情境中,激发兴趣与好奇心来跟进学习。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伐无道,诛暴秦》一课教学中,教师一般可从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背景故事开始讲起,当学生了解到当时的秦国领地疆域是世界之最,必然会对当时秦国的历史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教师应该在其中设置一些问题制造悬念,让学生愿意去思考并在教材文章中寻找答案。以充满悬念的历史故事作为导入课程的新方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成为有效的教学途径及手段。
  (二) 穿插讲解小故事——化解教学难点
  历史课堂上教师适当地引入蕴含历史文明的小故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掌握当时的历史背景与历史特征。如教学“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特征内容时,若教师只简单讲解并不能完全拆分这一概念内涵与特征,往往会对学生造成一种抽象的困惑,这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小故事或文献记载的史料展开表述和讲解。可直接为初中学生讲解我国多个省市地区被外国侵略者霸占后的小故事,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这些地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进一步加强对这一概念的抽象认知,提升对教学难点的理解力和领会力。当然,教师还可以多讲述一些名人轶事,让学生对历史课中的各种文化知识有更深的体会,在增加知识熟练度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自豪感。
  (三) 巧用趣味故事——合理总结教学
  在课堂教学准备结束收尾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多选择一些趣味性较浓的历史故事,增加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趣味性故事能够让学生在一节课的尾声还能够保持应有的热情与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保持长久的回味。教师通过趣味性历史故事适当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后,还能够为后期的学习埋下伏笔,让学生都能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不断完善体系结构。如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科举制的创立》的教学中,因科举制创立内容属于新课改后的调整内容,教材上对科举制从如何产生到不断壮大做出了全篇说明。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一些与中国古代选官任官制度有关的故事来提升学生的理解,扩大学生的见闻,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范进中举”之类的小故事作为教学结尾的总结和补充,让学生了解到科举制的不利影响。这样学生就拥有了对科举制更多的认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教学。
  三、 结束语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应该认真把握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历史故事的选择与应用。教师在这方面要加强重视,及时按真实性、趣味性、针对性来选择历史故事,并主动在课前导入、教学答疑、课尾总结等环节引入历史故事,切实有效地提升历史学科教学效果和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历史故事能够在活跃氛围、提高积极性、巩固知识等方面发挥理想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沈丽英.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J].新课程:教师,2012(9):98-99.
  [2]汤志斌.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3(9):110-110.
  [3]庄宏.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97-97.
  作者简介:
  黄美艳,中学一级教师,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广西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脚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历史信息就是指能为历史学习及研究提供文字实物的音像、语言或者是其他符号的载体,历史信息能力主要就是运用这些载体对信息进行获取和利用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历史信息分析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历史理解,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分析了基于历史信息分析的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策略。  关键词:历史信息分析;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策略  在历史学科教学中需要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地理比较法的运用范围比较广泛,并且从实践效果上来看,其适用性很强,对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优化课堂效果有着一定的作用,因此受到了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在本文的研究当中,主要结合地理比较法的相关要素,阐述了其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地理比较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用分析  在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当中,学生能够了解自然风
摘要:史料教学法是历史教学中独有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即通过史料的研究和补充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历史教学,引导学生不再是抽象的进行历史事件的学习,而是要和事件发生时的史料联系起来,增强历史事件的立体感,进而提升历史教学效率。本文结合初中阶段历史教学的现状和一些史料的特点进行研究,提出几点具体的教学对策,以期提升初中阶段历史教学的整体效率。  关键词:史料;初中历史;歷史教学  史料具体而
摘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师采取合理的措施来构建有效课堂,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还是对学生的学习,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自2016年起,思想品德课的教材正式改名為《道德与法治》,新版的教材更是体现了国家的意识,同时将立德树人划分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那么,如何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构建有效的课堂,是教师需要探讨的重点,而本文就针对于此,进行相关方面的探讨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
摘要: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逐渐难以适应现代教学需求,基于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我国开始不断深入教学体制改革,全面推广普及学生素质教育,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对于高中政治教学工作来说,教师的职能正在发生较大转变,不仅要提升政治教学效果使学生充分掌握政治知识,更要加强对学生人格塑造与素质培养方法的深入探究,现阶段来说,政治教学活动主要以全面提升政治核心素养为目标,只有不断地加强学生的情感以及理性认同,重点
摘要:在高中政治的教学中,微课视频手段的运用,有利于促进政治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激活高中政治教学课堂、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当紧密结合微课模式进行课堂导入、创设教学情境、进行课后复习,不断提升高中政治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政治;微课;意义;对策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已经在信息技术的推广之下被广泛运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和传统的教学
摘要:历史教学最主要的问题是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成为有价值的人才,而历史教学有其特性,通过对历史的学习,让学生们鉴往知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境界和水平。  本文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历史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作用进行了剖析,对历史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概括和总结,一纸浅见,略作分享。  关键词:历史教学;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素质教育  随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人文素质培养已经成为历史教学非常重要的目标;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