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福建省顺昌县为研究对象,采用林地期望价法来计算地租。根据不同立地质量等级和贴现率计算,将计算出的地租进行比较分析,确定顺昌用材林的合理地租。结果表明:顺昌县用材林林地合理地租为56.09元/667m2。
关键词:用材林;合理地租;林地期望价
中图分类号 S7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2-89-02
林地是林业生产的基础,通过生产木材和其他林产品来实现林地价值。林地资源资产评估是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杉木是我国南方最主要的用材树种,杉木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着杉木林地的价值,进而对森林资源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和经营决策产生影响,林地价格成为了经营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1-2]。本文采用林地期望价修正法评定林地地租,其关键之一是确定林地的合理地租。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木材销售价格 顺昌县国有林场杉木原木为1 260元/m3,主伐木为1 211元/m3,间伐木为1 211元/m3。
1.1.2 营林生产成本 从造林开始到第3a,每年的营林成本分别为650元/667m2、220元/667m2、220元/667m2,从第4a起,年管护费用均为10元/667m2。
1.1.3 木材经营成本 木材经营成本包括伐区设计费、直接采伐成本、检尺费、道路维护及短途集运材成本、销售费用以及不可预见费。其中:伐区设计费按蓄积9元/m3,杉木直接采伐成本为180元/m3,道路维护及短途集运材成本60元/m3,检尺费为13元/m3,销售费用为销售价的1%,管理费为销售价的1%,不可预见费为销售价的3%。
1.1.4 税费 税金费用按当年实际交纳情况计算。包括育林费、植物检疫费以及其他税费。其中,育林费按统一计征价10%征收,检疫费按统一计征价0.2%征收,其他税费按统一计征价4%征收,杉木的统一计征价为800元/m3
1.1.5 出材率 Ⅰ类地杉木主伐的蓄积平均为12m3/667m2,出材率75%(其中原木25%;小径材50%),第一次间伐时间10a,第二次间伐时间14a,第三次间伐时间18a,间伐生产综合材分别为0.5m3/667m2、1m3/667m2、0.5m3/667m2;Ⅱ类地杉木主伐的蓄积平均为9m3/667m2,出材率75%(其中原木25%;小径材50%),第一次间伐时间10a,第二次间伐时间14a,第三次间伐时间18a,间伐生产综合材分别为0.5m3/667m2、1m3/667m2、0.5m3/667m2;Ⅲ类地杉木主伐的蓄积平均为6m3/667m2,出材率75%(其中原木25%;小径材50%),第一次间伐时间10a,第二次间伐时间14a,间伐生产综合材分别为0.5m3/667m2、1m3/667m2。
1.2 方法 在用材林林地资产评估中常用现行市价法、林地期望价法、年金资本化法和林地费用价法。林地期望价法是以实行永续皆伐为前提,将无穷多个轮伐期的纯收益折为现值累加求和作为林地资源资产价值的方法。林业用地要永续经营培育森林,符合林地期望价法的假设前提,因此选择林地期望价法来计算林地价值是比较理想的。林地期望价法的计算公式为:
[Bu=Au+Da(1+P)u-a+Db(1+p)u-b+…-i=1nCi(1+P)u-i+1(1+P)u-1]-[VP]
其中:Bu为林地资源资产价值,Au为现实林分第u年主伐时的纯收入(指木材销售收入扣除经营成本、有关税费、生产利润),Da、Db分别为第a年、第b年间伐纯收入,Ci为第i年投入的营林生产费用,V为年度的管护费用,u为经营周期,P为贴现率,林地地租B=Bu×P。
2 结果与分析
2.1 林地地租的测算结果 立地质量等级分别为Ⅰ、Ⅱ、Ⅲ,贴现率分别为6%、8%、10%时,用材林林地地租如表1所示。
2.2 结果分析 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贴现率相同时,立地质量越差,地租就越低。贴现率为6%时,从Ⅲ类地到Ⅱ类地地租涨了4.2倍,Ⅱ类地到Ⅰ类地涨了47.68%,从Ⅲ类地到Ⅱ类地租上涨快速,Ⅱ类地到Ⅰ类地租价格上涨减缓。贴现率为8%时,立地质量从Ⅲ类地到Ⅰ类地,地租呈上升趋势,但上涨的价格没有贴现率为6%时高。在利率8%时,由于利率的增加导致了Ⅲ类地的地租为负值,Ⅱ类地时才为正值,从Ⅱ类地到Ⅰ类地地租涨了1.16倍,可见在贴现率8%时,林地价格上涨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在贴现率为10%时,林地地租都為负值,这是由于营林生产成本较高,导致费用大于收入,使林地地租出现了负值,由于杉木的立地质量越来越好,主伐时蓄积增加,收入也在增长,则在Ⅰ类地时已经快接近营林生产成本,如要使杉木地租为正值,则要增加收益,降低成本。
从图2可以清楚地看出立地质量相同时,地租随贴现率的减小而增加。在立地质量为Ⅰ类地时,贴现率为10%的地租是负值,贴现率从8%到6%地租上涨了1.24倍。在立地质量为Ⅱ类地时,贴现率从8%到6%地租上涨了2.28倍,上涨速度大于Ⅰ类地。在立地质量为Ⅲ类地时,只有贴现率为6%的地租是正值,这与营林生产成本较高、Ⅲ类地主伐时蓄积少而导致的收益少有关。
3 结论与讨论
森林资源资产的经营周期长达数十年,而货币具有时间价值,在其经营成本中所投入资金的时间价值利息,通常占经营成本的绝大部分,贴现率的高低将对地租产生极大的影响。从本文就可以看出贴现率直接影响造林成本,贴现率越高,地租越低。当贴现率为10%,地租为负值,所以贴现率要控制在10%以内。而立地质量直接影响了林地的价格,呈正相关。综上所述,可知林地在贴现率为6%时,各地租较为合理,所以本文以贴现率为6%时,Ⅰ、Ⅱ、Ⅲ类地的地租平均值56.09元/667m2作为合理地租。该研究的范围仅局限于福建省顺昌县,其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魏远竹.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2.
[2]郑德祥.浅论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J].林业经济问题,2002,4(22):203-205.
(责编:施婷婷)
关键词:用材林;合理地租;林地期望价
中图分类号 S7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2-89-02
林地是林业生产的基础,通过生产木材和其他林产品来实现林地价值。林地资源资产评估是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杉木是我国南方最主要的用材树种,杉木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着杉木林地的价值,进而对森林资源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和经营决策产生影响,林地价格成为了经营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1-2]。本文采用林地期望价修正法评定林地地租,其关键之一是确定林地的合理地租。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木材销售价格 顺昌县国有林场杉木原木为1 260元/m3,主伐木为1 211元/m3,间伐木为1 211元/m3。
1.1.2 营林生产成本 从造林开始到第3a,每年的营林成本分别为650元/667m2、220元/667m2、220元/667m2,从第4a起,年管护费用均为10元/667m2。
1.1.3 木材经营成本 木材经营成本包括伐区设计费、直接采伐成本、检尺费、道路维护及短途集运材成本、销售费用以及不可预见费。其中:伐区设计费按蓄积9元/m3,杉木直接采伐成本为180元/m3,道路维护及短途集运材成本60元/m3,检尺费为13元/m3,销售费用为销售价的1%,管理费为销售价的1%,不可预见费为销售价的3%。
1.1.4 税费 税金费用按当年实际交纳情况计算。包括育林费、植物检疫费以及其他税费。其中,育林费按统一计征价10%征收,检疫费按统一计征价0.2%征收,其他税费按统一计征价4%征收,杉木的统一计征价为800元/m3
1.1.5 出材率 Ⅰ类地杉木主伐的蓄积平均为12m3/667m2,出材率75%(其中原木25%;小径材50%),第一次间伐时间10a,第二次间伐时间14a,第三次间伐时间18a,间伐生产综合材分别为0.5m3/667m2、1m3/667m2、0.5m3/667m2;Ⅱ类地杉木主伐的蓄积平均为9m3/667m2,出材率75%(其中原木25%;小径材50%),第一次间伐时间10a,第二次间伐时间14a,第三次间伐时间18a,间伐生产综合材分别为0.5m3/667m2、1m3/667m2、0.5m3/667m2;Ⅲ类地杉木主伐的蓄积平均为6m3/667m2,出材率75%(其中原木25%;小径材50%),第一次间伐时间10a,第二次间伐时间14a,间伐生产综合材分别为0.5m3/667m2、1m3/667m2。
1.2 方法 在用材林林地资产评估中常用现行市价法、林地期望价法、年金资本化法和林地费用价法。林地期望价法是以实行永续皆伐为前提,将无穷多个轮伐期的纯收益折为现值累加求和作为林地资源资产价值的方法。林业用地要永续经营培育森林,符合林地期望价法的假设前提,因此选择林地期望价法来计算林地价值是比较理想的。林地期望价法的计算公式为:
[Bu=Au+Da(1+P)u-a+Db(1+p)u-b+…-i=1nCi(1+P)u-i+1(1+P)u-1]-[VP]
其中:Bu为林地资源资产价值,Au为现实林分第u年主伐时的纯收入(指木材销售收入扣除经营成本、有关税费、生产利润),Da、Db分别为第a年、第b年间伐纯收入,Ci为第i年投入的营林生产费用,V为年度的管护费用,u为经营周期,P为贴现率,林地地租B=Bu×P。
2 结果与分析
2.1 林地地租的测算结果 立地质量等级分别为Ⅰ、Ⅱ、Ⅲ,贴现率分别为6%、8%、10%时,用材林林地地租如表1所示。
2.2 结果分析 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贴现率相同时,立地质量越差,地租就越低。贴现率为6%时,从Ⅲ类地到Ⅱ类地地租涨了4.2倍,Ⅱ类地到Ⅰ类地涨了47.68%,从Ⅲ类地到Ⅱ类地租上涨快速,Ⅱ类地到Ⅰ类地租价格上涨减缓。贴现率为8%时,立地质量从Ⅲ类地到Ⅰ类地,地租呈上升趋势,但上涨的价格没有贴现率为6%时高。在利率8%时,由于利率的增加导致了Ⅲ类地的地租为负值,Ⅱ类地时才为正值,从Ⅱ类地到Ⅰ类地地租涨了1.16倍,可见在贴现率8%时,林地价格上涨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在贴现率为10%时,林地地租都為负值,这是由于营林生产成本较高,导致费用大于收入,使林地地租出现了负值,由于杉木的立地质量越来越好,主伐时蓄积增加,收入也在增长,则在Ⅰ类地时已经快接近营林生产成本,如要使杉木地租为正值,则要增加收益,降低成本。
从图2可以清楚地看出立地质量相同时,地租随贴现率的减小而增加。在立地质量为Ⅰ类地时,贴现率为10%的地租是负值,贴现率从8%到6%地租上涨了1.24倍。在立地质量为Ⅱ类地时,贴现率从8%到6%地租上涨了2.28倍,上涨速度大于Ⅰ类地。在立地质量为Ⅲ类地时,只有贴现率为6%的地租是正值,这与营林生产成本较高、Ⅲ类地主伐时蓄积少而导致的收益少有关。
3 结论与讨论
森林资源资产的经营周期长达数十年,而货币具有时间价值,在其经营成本中所投入资金的时间价值利息,通常占经营成本的绝大部分,贴现率的高低将对地租产生极大的影响。从本文就可以看出贴现率直接影响造林成本,贴现率越高,地租越低。当贴现率为10%,地租为负值,所以贴现率要控制在10%以内。而立地质量直接影响了林地的价格,呈正相关。综上所述,可知林地在贴现率为6%时,各地租较为合理,所以本文以贴现率为6%时,Ⅰ、Ⅱ、Ⅲ类地的地租平均值56.09元/667m2作为合理地租。该研究的范围仅局限于福建省顺昌县,其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魏远竹.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2.
[2]郑德祥.浅论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J].林业经济问题,2002,4(22):203-205.
(责编:施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