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如何可能?

来源 :新闻与传播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文化传播如何可能的问题涵盖四个方面的基本问题,即我能够交流吗?"我、我们与他们"的关系如何走向自由、平衡?文化的多样性统一如何可能?如何面对媒介作为桥与沟的双重文化角色?本文论述了这四个基本问题,认为跨文化传播的可能性在于,把"我与他"的主客体思维转换为"我与你"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思维,并进一步把主体间性转换成文化间性,形成文化的互惠结构;"从他者出发"把自己的偏好悬置起来,从而看见他者、听见他者进而理解他者,建构文化的多维视野;从自由的文化多元主义层面建构跨文化传播的政治问题,即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选择权,反对把文化多样性作为文化隔离和封闭的借口;把跨文化传播当作是一种实践理性,寻找文化间的伦理融合,既尊重文化伦理的差异性、历史性,又积极建构文化伦理的多样性互动关系;提供对他者文化的语境式理解以及文化间的可能联系,揭示文化间的可能的冲突,在文化的构连中建立动态的互动机制。
其他文献
本文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西方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从两岸三地资本市场的合作现状出发,全面深入地探讨两岸三地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纷纷放松对资本的管制,国际资本流动性大大增强,而一国国际资本的流动性
本文主要研究了纵向数据分析中模型选择相关问题,涉及参数的稳健估计、协变量选择和工作相关矩阵选取。首先,横截面数据是纵向数据中工作相关矩阵为独立结构的特殊情形。针对
本文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效率进行了研究。产业转移是指在经济环境变化和产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改变的背景下,由经济相对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企业主导或推动的,将其产业中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