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气田压裂酸化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

来源 :钻采工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5468529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裂酸化增产工艺是一项投资大、风险大的系统工程。搞好增产工艺的技术经挤评价是提高压裂酸化工艺技术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压裂酸化工艺技术一般包括压前压后评估、压裂酸化施工设计、产能预测和压裂酸化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文章总结了川渝地区近年来在压裂酸化效果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表皮系数、投入产出比等10余个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并根据川渝气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储层伤害评价标准、产能评价标准、经济效益评价标准以及盈亏平衡分析标准,应用文中研究成果,对天东62井大型压裂施工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其他文献
根据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原理和方法,以流场数值模拟为基础,利用大型流体计算软件对油水分离旋流器内流体的运动规律进行了模拟分析。在模拟分析基础上,以提高分离效率为目的对
以颗粒级配原理和紧密堆积理论为理论依据,以嘉华G级高抗硫油井水泥、漂珠和微硅等为基本原料,通过复配水泥、漂珠、微硅等不同粒径的微细颗粒,配制出密度为1.10-1.50g/cm^3的超低
川东北上部陆相地层为高陡构造,砂、泥、页岩互层频繁,硬度大,研磨性强,须家河组石英砂岩硬度达8级,可钻性差,漏层多,中下部地层破碎,井眼稳定性差,钻井中时常发生井漏,井漏后往往诱发
介绍利用GPS和GRACE观测结果联合反演北美洲的地球模型参数,并检验现有的冰盖模型(ICE-5G and ICE-3G)的预测结果是否与卫星观测结果相符合。反演结果表明,现有的冰盖模型不能正
通过两组油松树轮宽度的研究,建立了陕西黄龙地区过去近200 a来的树轮STD、RES、ARS年表,树轮宽度在20世纪20年代有过明显的下降,1929年前后达到年轮宽度最低值,与历史记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