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运用.内化——网络热词新资源教学例谈

来源 :中学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bm__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行为往往只是遵循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教授教科书。这不能适应学生对语文学习广泛而丰富多样的需要。语文课程资源除了课内教学资源,还包括《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辩论会、研讨会、图书馆”等课外学习资源。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网络新词层出不穷.网络语言正以惊人的速度不可阻挡地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冲击着我们的用语习惯。
其他文献
语文阅读教学回归文本教出 “真味”,指的就是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以阅读文本为中心,深入了解阅读文本承载的内容、风格、情感、表现手法等,更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涵泳、品味等语感实践,思考文本中运用独特的语言文字来表达作品的主题、作者的情感倾向等的原因,从而学会鉴赏与学会运用文学作品中生动鲜活的语言文字。故此,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以语文教材中的文本为本,突出阅读教学文本的自身价值,处理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奠基的阶段,因此作为中学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一生着想,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语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能力,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变能力,“为学生终生发展打基础”。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学生自学的“语文自读三步法”。通过三个不同层次阅读,完成不同层次要求且彼此关联的预习任务。实践证明效果是显著的。具体作法如下:   初读课文,完成三个方面的
苏教版《短篇小说选读》收录的《鉴赏家》,是汪曾祺1982年创作的一篇小说,发表于当年的《北京文学》。小说虽然以“鉴赏家”为题,主人公却并不是一位有渊博学识与高雅品位的专家,而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卖果子小贩——叶三。叶三凭着对生活朴素的、真诚的理解,对绘画艺术的赤诚热爱,终于成为绘画大师季匋民的贴心知己。汪曾祺试图通过塑造叶三这个质朴、赤诚的“素心人”形象,来表述自己的审美取向和人生态度。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