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水利的必要性与实现低碳模式的途径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eih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是风靡全球的一个热点话题,也是具有广泛社会性的经济前沿理念。低碳对水利工程来说同样是一个新鲜话题。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在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水利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水利建设 发展 低碳
  Abstract: developing a low carbon economy is popular global a hot topic, also is the wide social economic front concept. Low carbon o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s also is a fresh topic. Water is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foundation and support, and in a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changing the style of economic growth process, water conservancy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low carbon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承载了人类无数个文明史,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世界经济发达地区都在水源富足的大河流域,如欧洲是莱茵河、多瑙河、非洲的尼罗河,北美洲的密西西北河和南美的亚马逊河流域都是城市密布地区,工厂林立,人口众多,交通便利。中国很多的城市无不坐落在江河湖海之滨,与水结下了深厚之缘。随着经济不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利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效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自然环境不断恶化,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模越大,出现的问题或者危害就越严重。从而低碳经济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为当前水利经济新的突破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水利工程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
   1、水利工程前期施工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首先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工程施工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对地表全貌造成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其次施工时会排出很多废水和污水,容易对地下水质和下游水质造成污染;再次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粉尘,施工车队的汽车尾气,会对周围的空气造成污染;最后是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不及时造成河道阻塞,带来一系列的危害,从而对生态环境不利。
   2、水利工程运行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兴建水利工程会形成了巨大的停滞水域,停滞水域是由很多个不同地势的水积聚到一起构成的,其成分和物质含量都是不同的,导致了停滞水域本身的水质量下降,盐碱失衡,对水生植物构成了严重的危害。同时会对水域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构造、地下水位、气候等产生影响,可能诱发地震、山体滑坡,地下水位抬升引起的土地盐碱化和沼泽化、水质富营养化,水面蒸发量增加等。水利工程蓄水拦沙后,下泄水的流速是很大,造成了对下游的河道严重的冲刷现象,这就导致了河道中的建筑物失去稳定性,同时也造成了河床的加高,水土流失加速,给下游的土地和河道两旁的动植物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3、水利工程的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在跨流水调水时,调出流域水量的减少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衡和供水安全隐患。河道由于水量的减少可能会出现断流现象,造成河道萎缩;同时对导入流域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由于新水质的注入可能会导致微生物疾病的传染,对水质造成污染。而且水利工程调入的沿线,需要安置大量的移民,移民安置需要大量的专项设施,开垦大量的土地,导致了迁入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给地表植物和野生动物带来的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库区满水之后,很多的人文景观将会被淹没,还有很多设施需要重建和改建等。
  二、实现低碳模式的途径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更好的为人类造福,但是对生态环境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将各项对生态环境不利的因素降至最低,从而真正的实现低碳水利。因此,必须从多个方面全方位的采取措施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要做到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当中去。首先在水利工程建设所选取的建筑材料中,应该优先考虑环保型的节能材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技术措施进行施工。全程的对水利建设施工进行监督,发现有明显不良影响,应该及时的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解决,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2、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就要完善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名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的手段来约束工程设计建设单位,从政策上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工作的根本点和切入点,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解决生态环境污染,我们才能向清洁、创新、资源有效和低碳技术水利基础设施的方向转型。
   3、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主要是针对于森林植被的养护,森林植被具有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双重功能。从减缓的方面说,增加森林植被能增加碳吸收量,可以有效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反过来,破坏和减少森林植被就会增加碳排放。从适应的方面说,通过森林植被的恢复,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建设防护林体系,减少森林火灾和病虫灾害,加快优良林木选种选育等,能够增强森林自身和人类社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因此,今后应该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整合资源、资金,整体推进山、水、田、林、路、村的综合整治工作,突出恢复森林植被,做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为低碳水利发展做出贡献;同时要建立健全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推行用水计划,加强用水计量与监督管理,完善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用水总量制约和定额管理制度,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配套制度,建立健全节水减排机制,完善水价形成机制。
   4、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为了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应该采取补偿机制,对破坏严重的地方进行补偿,只靠当地自身的能力很难使生态环境恢复到平衡状态,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时,就应該明确补偿的相应细则,而且应该调出相应的资金使其补偿有经济作为基础,才不会出现后期无力的现象。
  总结:
   发展低碳水利是低碳经济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我国的长远发展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具有深远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前提,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要相辅相成,坚决抵制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以科学的发展方式利用水资源,实现开发与保护相平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低碳水利。
  参考文献:
  [1]朱党生.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2]吴邦灿.现代环境检测技术[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3]孙林.环境法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4]李友辉,董增川,陈敏建.基于能值分析的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经济评价[J].水利水电技术.2008,39(3):64-66.
其他文献
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中提高了国民经济,技术在工程施工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本文主要分析了几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并提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对环境保护方面
期刊
电力行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服务性行业,电力行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对促进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电力工业作为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化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是在工程建设领域中对建筑市场的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文章根据工程进行的先后次序,分三个阶段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某大型桥梁实际情况及设计标准,阐述了该桥结构设计方案,并针对大跨径梁桥的常见病害,对本桥的设计存在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桥梁;结构设计;病害;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a large bridge actual situation and design standard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ri
期刊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我国企业的商业模式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企业间信息传递速度不断加快,以前由厂商主导的市场转变成为由消
摘要: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低碳经济的提出,为这一问题的缓解提供了一个方向,而建筑施工作为高能耗行业,其低碳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总体碳排放量的变化,本文通过从多角度分析建筑施工中的活动,为建筑施工的低碳排放探讨可行的路径。  关键词:低碳;建筑施工;零碳;生命周期  Abstract: th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ca
期刊
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国内经济增长快速,居民的消费观念也在逐渐提高,个人信贷成为各大商业银行开发的重点业务。随着金融业的开放及经济全球化发展,商业银行对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