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在杂交稻育种工作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杂交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也得到不断创新发展,确保了杂交稻品种高产潜力的发挥。本文总结了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特点和高产高效施
【机 构】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耕作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专项课题(2017YFD0301702,2016YFD0300506), 四川省育种攻关项目(2016NYZ0051)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杂交稻育种工作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杂交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也得到不断创新发展,确保了杂交稻品种高产潜力的发挥。本文总结了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特点和高产高效施氮技术的研究进展,以便在新形势下为杂交稻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主要进展】杂交稻每生产100 kg籽粒约需氮1.4~2.0 kg,总体上低于常规稻,但因其生物量大、产量潜力高,单位种植面积的需氮量仍然高于常规稻。杂交稻的氮肥利用率高于常规稻,在精确定量施氮等栽培技术配合下高产品种的氮素当季利用率已达到40%~45%。与早期三系杂交稻品种相比,两系和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蒲黄小复方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中肌钙蛋白、心肌型肌酸激酶(myocardial creatinekinase,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含量的影响,评价该药的
目的探讨CD4~+T细胞凋亡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凋亡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4~+T细胞凋亡指
目的探讨临床罕见病例双侧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双侧输卵管妊娠病例临床发现、治疗过程及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该病例属初级双侧输卵管同时异位妊娠,腹腔
【目的】明确机械化育插秧条件下不同基因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特点,分析提高其氮素吸收利用的途径。【方法】以3个中籼中熟杂交稻、3个中籼迟熟杂交稻、4个粳稻共计10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