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我国建筑工程行业逐渐规范。大部分企业对于项目管理的认知越来越深入,项目成本的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本文将通过对市政工程施工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高效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全过程;成本管理
随着建设市场规模的扩大,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因此,企业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传统的项目成本管理方法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为了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扩大企业的业务量,采用更加高效的项目成本管理方法至关重要。
1、市政工程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
1.1使用前成本管理的现状
使用前的成本管理主要分为投标以及施工准备两个阶段。一般情况下,施工企业负责工程项目投标工作的部门是经营部门。由于时间以及人力资源的限制,在投标的过程中,大部分企业的投标人员对于成本的计算缺乏足够的重视,成本数据的缺乏大大提升了项目中标的难度,即使中标也有极大的几率出现项目亏损的情况。
在中标之后,企业施工项目部门要与投标单位进行资料的交接,以便顺利的开展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但是由于项目部对于投标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加上项目准备时间的紧促,项目部在施工成本的计算上也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此外,施工项目部人员对成本测算的重视程度不高则会造成成本测算工作流于表面,导致成本计划根本不具备使用价值。
企业为了提升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对项目经理的工作会投入过多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项目经理对于成本不具备清晰的认知,一切都遵照公司制定的标准,缺乏灵活性。
1.2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的现状
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依照成本计划对施工进行指导控制所需要投入的成本。由于缺乏详细实用的成本计划,项目经理只能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对施工过程进行调控,主要内容是施工人员的分配以及使用设备的安排。施工材料的采购工作同样缺乏整体的统筹,普遍情况是一边施工一边采购。各类合同的签订草率随意,缺乏统一的模板以及审核制度。即使成本计划具备使用价值,也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导致计划实施出现巨大的差别。
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项目成本管理监督机制,导致成本管理十分松散,施工人员消极怠工、施工材料采购价格不合理、材料质量难以保障、工期延误等情况时有发生。
1.3工程完工后的成本管理现状
工程完工后的成本管理主要是对施工成本的核算工作。其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導致项目部对于成本的核算工作大多敷衍了事或是根本不予理会。其次,施工过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不合理导致项目有很大的几率出现亏损情况,项目部为了逃避责任故意拖延成本核算工作。再次,公司财务部门统计出的成本数据和工程造价人员统计的数据出现误差。再次,企业项目部瞒报成本目标和转移成本的行为使得成本核算出现偏差。此外,成本核算人员专业素质不合格、工作态度不端正以及采用的核算方法不适当等情况都会对项目成本核算结果产生不良的影响。
2、加强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的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加强市政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工作
设计阶段是控制市政工程成本的重要时期。在施工方案设计开始之前,项目负责人要明确项目设计的设计原则、设计标准以及各项费用的具体规定。在施工图纸的设计阶段,要严格遵照设计方案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以及设计范围开展工作。在施工图纸的设计阶段要强化项目管理,对项目审批建设的最大工程量进行明确。之后,每个单位的项目设计预算工程将负责经济的主要工程量以及相对应的成本投入反馈到专业的负责人处进行审批,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构建管理专业。施工企业的工程量是指经济专业工程设计阶段的专业条件预算、其中对技术的规格以及数量进行了规定。相应的成本是在工程测算的经济估计的基础上,使用专业的预算指标以及设备,对材料成本的当前价格进行预估。
2.2加强工程项目施工材料的成本管理
采购工程材料消耗的成本占据了市政工程总成本的六成以上,因此对施工材料的成本进行监管是控制市政工程成本的有效手段。首先,尽可能的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进行施工材料的采购。其次,根据施工的计划以及进程进行分阶段付款,在保障施工正常进行的同时对工程资金进行管控。再次,加强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对材料进行分类,并合理堆放,通过减少搬运以及摊销的方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3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不同的施工方案所需要的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施工人员的数量以及费也会出现差别,因此在进行使用施工方案的制定时,一定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将所有影响项目工程成本的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使施工企业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2.4工程项目完工验收阶段的成本管理
施工企业往往重视施工前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却忽视了完工验收阶段的成本管理。实际上竣工收尾阶段的成本投入同样不可忽视,其中主要包括收尾阶段的管理费用。因此,在完工阶段的成本管理中要注意以下内容:首先,施工结束之后,及时辞退对于的人员以节省费用。其次,及时完成工程验收涉及的资料收集、整合工作,及时将资料反馈到企业的预算部门进行复核工作。再次,完成决算后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分析,为以后的项目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积累经验。最后,合理的支出工程后期保修费用。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涵盖了施工全过程的各个阶段,要实现高效的成本管理,施工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影响成本管理有效性的各项因素,有针对性的设计施工方案、加强施工过程监管等,将施工成本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王丽.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的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J].低碳世界,2016,33:217-218.
[2]周博.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的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5,20:15.
[3]张健.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的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6,08:119.
[4]程金鵬.市政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
【关键词】市政工程;全过程;成本管理
随着建设市场规模的扩大,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因此,企业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传统的项目成本管理方法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为了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扩大企业的业务量,采用更加高效的项目成本管理方法至关重要。
1、市政工程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
1.1使用前成本管理的现状
使用前的成本管理主要分为投标以及施工准备两个阶段。一般情况下,施工企业负责工程项目投标工作的部门是经营部门。由于时间以及人力资源的限制,在投标的过程中,大部分企业的投标人员对于成本的计算缺乏足够的重视,成本数据的缺乏大大提升了项目中标的难度,即使中标也有极大的几率出现项目亏损的情况。
在中标之后,企业施工项目部门要与投标单位进行资料的交接,以便顺利的开展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但是由于项目部对于投标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加上项目准备时间的紧促,项目部在施工成本的计算上也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此外,施工项目部人员对成本测算的重视程度不高则会造成成本测算工作流于表面,导致成本计划根本不具备使用价值。
企业为了提升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对项目经理的工作会投入过多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项目经理对于成本不具备清晰的认知,一切都遵照公司制定的标准,缺乏灵活性。
1.2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的现状
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依照成本计划对施工进行指导控制所需要投入的成本。由于缺乏详细实用的成本计划,项目经理只能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对施工过程进行调控,主要内容是施工人员的分配以及使用设备的安排。施工材料的采购工作同样缺乏整体的统筹,普遍情况是一边施工一边采购。各类合同的签订草率随意,缺乏统一的模板以及审核制度。即使成本计划具备使用价值,也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导致计划实施出现巨大的差别。
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项目成本管理监督机制,导致成本管理十分松散,施工人员消极怠工、施工材料采购价格不合理、材料质量难以保障、工期延误等情况时有发生。
1.3工程完工后的成本管理现状
工程完工后的成本管理主要是对施工成本的核算工作。其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導致项目部对于成本的核算工作大多敷衍了事或是根本不予理会。其次,施工过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不合理导致项目有很大的几率出现亏损情况,项目部为了逃避责任故意拖延成本核算工作。再次,公司财务部门统计出的成本数据和工程造价人员统计的数据出现误差。再次,企业项目部瞒报成本目标和转移成本的行为使得成本核算出现偏差。此外,成本核算人员专业素质不合格、工作态度不端正以及采用的核算方法不适当等情况都会对项目成本核算结果产生不良的影响。
2、加强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的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加强市政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工作
设计阶段是控制市政工程成本的重要时期。在施工方案设计开始之前,项目负责人要明确项目设计的设计原则、设计标准以及各项费用的具体规定。在施工图纸的设计阶段,要严格遵照设计方案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以及设计范围开展工作。在施工图纸的设计阶段要强化项目管理,对项目审批建设的最大工程量进行明确。之后,每个单位的项目设计预算工程将负责经济的主要工程量以及相对应的成本投入反馈到专业的负责人处进行审批,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构建管理专业。施工企业的工程量是指经济专业工程设计阶段的专业条件预算、其中对技术的规格以及数量进行了规定。相应的成本是在工程测算的经济估计的基础上,使用专业的预算指标以及设备,对材料成本的当前价格进行预估。
2.2加强工程项目施工材料的成本管理
采购工程材料消耗的成本占据了市政工程总成本的六成以上,因此对施工材料的成本进行监管是控制市政工程成本的有效手段。首先,尽可能的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进行施工材料的采购。其次,根据施工的计划以及进程进行分阶段付款,在保障施工正常进行的同时对工程资金进行管控。再次,加强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对材料进行分类,并合理堆放,通过减少搬运以及摊销的方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3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不同的施工方案所需要的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施工人员的数量以及费也会出现差别,因此在进行使用施工方案的制定时,一定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将所有影响项目工程成本的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使施工企业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2.4工程项目完工验收阶段的成本管理
施工企业往往重视施工前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却忽视了完工验收阶段的成本管理。实际上竣工收尾阶段的成本投入同样不可忽视,其中主要包括收尾阶段的管理费用。因此,在完工阶段的成本管理中要注意以下内容:首先,施工结束之后,及时辞退对于的人员以节省费用。其次,及时完成工程验收涉及的资料收集、整合工作,及时将资料反馈到企业的预算部门进行复核工作。再次,完成决算后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分析,为以后的项目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积累经验。最后,合理的支出工程后期保修费用。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涵盖了施工全过程的各个阶段,要实现高效的成本管理,施工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影响成本管理有效性的各项因素,有针对性的设计施工方案、加强施工过程监管等,将施工成本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王丽.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的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J].低碳世界,2016,33:217-218.
[2]周博.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的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5,20:15.
[3]张健.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的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6,08:119.
[4]程金鵬.市政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