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案例匠心筑梦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iwanshi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项目来源于山东省科技馆教育活动体系STEM主题系列,是馆校合作项目中的实践活动之一。项目对接《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结合山东省初中物理8年级现行教材“力学”内容,综合利用场馆资源,引入要解决的工程问题,以设计制作一座橋梁模型为主题,分析在该情境中需要完成的工程任务,将港珠澳大桥的奋斗精神和大国工匠精神融入其中,注重学科知识领域的相互渗透和联系,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教学对象与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初中7 9年级学生。
  学情分析:该阶段学生已经了解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可以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限制条件后设计一个作品;可以在教师引导下,运用已有知识设计实验,用科学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该年龄段学生独立意识和求知欲强烈,乐于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可以与他人进行深入的分工合作,对自己和他人想法提出建议并对探究过程作出改进。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依据桥梁的设计及制作过程了解简单的科学知识原理,如材料、力学、结构等。
  科学探究: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通过积极交流和讨论,培养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主动参与性。
  科学态度:培养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弘扬港珠澳大桥奋斗精神,将培育践行使命、勇于跨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大国工匠精神融入其中,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提高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不同类型的桥梁及受力分析;了解桥梁加固的思路;探索材料结构与强度的关系。
  难点:了解并能够分析桥梁的主要受力;了解桥梁加固的思路;了解材料结构与强度的关系,并能够在桥梁建模中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确立任务(1课时/40分钟)
  阶段目标:以彰显科技的特效影院感受当今科技成果,直观体验港珠澳大桥的雄伟与壮观;通过主题宣传片的内容与感悟,激发探究欲望,引入主题及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走出课堂,在观影的情境过程中感受大国工匠精神,引入项目主题并激发探究与学习的兴趣。
  学情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事物有了较强的分析及辨别能力,感悟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在情境中融入主题更能激发学生对科技发展成果的成就感和学习港珠澳大桥建设者的奋斗精神。
  教学策略:情境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策略。
  活动过程:①观看《港珠澳大桥宣传片》。②观影感悟,引导主题。通过观影感受港珠澳大桥的震撼与辉煌,分享心得,引导学生体会桥梁人的不易及奋斗精神。③确立工程任务。利用设想的情境,导出建造桥梁模型的工程任务。
  背景知识的分析与探究(2课时/80分钟)
  阶段目标:结合工程任务要求,分析并解决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科学问题和工程问题;能够认识4种基本类型桥梁;借助于体验展品,探究桥梁的受力;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进行简单的纸桥加固活动。
  设计意图:依据生活经验引入桥梁主题,借助工程问题的提出,完成设计并制作一座能满足一定工程任务要求的桥梁模型。这项任务的背景知识的学习,同时将认识桥梁类型、学习加固简单桥梁的方法,以及体验材料的结构与强度等知识目标融入其中,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情分析:本阶段主题内容依据《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探究”“物质科学”部分的课标内容,结合人教版8年级下册第7章“力学”部分,在探索桥梁结构及受力分析的同时将学生既往经验进行整合及融合,引导并促进知识点的吸收。
  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联系生活教学策略。
  活动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该项工程任务,提出需解决的科学问题和工程问题,并通过4项活动环节逐一解决。①认识各种类型的桥梁。通过提问、观察和讨论,结合学生手册,引导学生了解桥梁的分类,通过结构特征可以辨别桥梁类别。②展品探究——体验并分析桥梁受力。结合山东省科技馆“交通与能源”“物质与运动”展区主题展品的直观体验,辨别桥梁类型及承重结构;感受力的存在,能对桥梁进行初步受力分析,为桥面的加固设计奠定知识基础。③搭建扑克牌纸桥。通过纸牌桥的搭建和测试,探究桥面的加固方法并进行汇总和分类。④模拟制作钢材结构。引导学生分析现实桥梁中出现的结构造型;选取不同材料模拟制作,体会材料的强度,思考钢材结构在加固桥梁中的作用。
  解决问题(2课时/80分钟)
  阶段目标: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建造一个具有一定承重性能的桥梁模型。
  设计意图:通过桥梁的结构设计和制作培养工程制造能力,并在制造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学情分析:本阶段内容主要依据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部分,注重工程技术的融入。初中学段的学生动手性强,有主动思考及发现问题的能力,借助于工程问题的解决,更能激发兴趣和挑战。
  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策略。
  活动过程:①设计桥梁模型。重申任务要求,组织小组讨论进行初步设计,按照一定比例绘制出设计图。②制作与测试。测试桥梁模型能否通过最基本的承重测试,桥梁模型抗弯曲能力是否达标,并将测试结果记录下来。③改进及完善。依据测试结果,不断对设计方案进行完善及改进优化。④海报设计。设计要求包括桥梁主题、小组名称和成员、桥梁设计图、设计思路和桥梁创新点。
  分享与总结(1课时/40分钟)
  阶段目标:运用背景知识对所制作的桥梁进行思路总结、交流与展示。
  设计意图:小组成员分析小组作品,总结设计思路、创新点及不足,探究在此基础上的加固方法。通过交流与展示,将多种作品成果呈现,增强小组荣誉感,符合STEM教育开放性的特征。
  项目评估
  采用师评(教师与科技馆辅导员)、互评、自评、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对本项活动进行综合评价。活动以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体验性、直观性、安全性7个方面为原则进行评价。
  实情况
  “桥世界——STEM综合实践活动”自2018年研发实施以来,面向小学中高年级段、初中生学段学生开展实施15次,同时面向山东省内中小学科技骨干教师培训课程实施2次,总课时数达102学时,受众近800人次,得到参与者的一致好评,作为馆校合作项目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效果显著。目前,省内很多中小学校已将它引进学校的实践课中,并作为学校科技节的实践及拓展项目,切实实现馆校合作项目资源“走出去”的目标。
其他文献
展览时间:2012.12.29至2013.01.14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  一个 “八五”弄潮却淡出中国艺术界20多年的艺术家,一个足迹遍及全世界却过着“隐居”生活的艺术家,一个用独特色彩进行心灵告白的唯美主义艺术家……著名华裔新西兰艺术家晨晓带着他的最新力作,回归祖国怀抱。从中国美术馆开始,开始为期4年、历经24个城市的全国巡展。  晨晓出身浙江名门世家。自1979年起他足迹遍布中国各地,四
一个人接触何种人物,就可能受到什么影响,尤其是年轻之际。这句话,使我感触颇深。年轻时,我曾向一代书法大家郑诵先学习书法,虽至今未修成正果,却对我一生成长教益极大。  记忆犹新的是,1974年下半年,我患重疴而病休在家。为静心养病,我遂制订一个作息计划——上午读书,下午习字,晚上学戏。其问,我偶然从同学处借得一本《各种书体源流浅说》,读过之后颇感受益匪浅。见著作者乃郑诵先,我遂突发奇想,如能到先生樽
队长怎么说 许个旻  当IYNT的参赛队员选拔出来后,作为有较多组织经验的我被推选为队长。拿到17道比赛题目,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分配题目。我们6人在看了题目后,根据自己的特长选出了自己最擅长的部分进行研究。物理强项的童话选了物理相关的题目,凭借强大的理论知识做出完美的解答;秦辰璐参加化学竞赛,选了几道化学实验题,和朱彦南一起在东南大学的实验室里反复做实验;而我选择了数据分析方面的几道题目,利用午
杨永青  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人,中国著名国画家、版画家、连环画家。曾任中国文化部儿童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儿童美术艺委会主任。早年师从上海著名人物国画家谢闲鸥先生,1952至1987年历任华东青年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美术编辑、编审,其间以中国画为基本手法,创作儿童图画书、连环画二百二十余册及数千幅插图,其中二十余种图画书以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发行。代表作有《神笔马
最近在微信上读到四川大学教师周鼎于2014年12月25日凌晨发布的微信:“一个相信讲好一门课比写好一篇论文更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今后都不再在川大开课。”他说,“从前,科研是副业,现在教学是副业”;“学生的数量比学生的质量更重要,因为高校经费的划拨与招生有关而与毕业质量无关”。  无独有偶,早在10年前,著名油画家陈丹青宣布辞去清华美院博士生导师的职位并退出教育界,原因是他的一个学生因外语考试不合格
[编者按]  “将艺术奉献人民是天赋之责。”他是一位笔枪并举的战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彦涵创作了多幅木刻、连环画等作品,硕果累累。  “我的那些最美好的灵感,往往来自于我痛苦和最不幸的时刻。”他是一位坚韧不屈的斗士——在逆境中“被打得趴在地上还要战斗”,与疾病和命运斗争,《百万雄师过大江》等经典代表作品相继问世。  “最好不要重复别人,也不要太多重复自己。”他是一位勤于探索的勇士,从“文
由晓鸣兄引荐,我与欧阳公中石先生见过一次面。那是在北京他那间并不宽敞的寓所,好像当时我们没来得及说多少话,就插进来两拨客人,我们便前客让后客地告退了,所以谈不上对他有什么深入的了解。但他那谦和儒雅的形象,却如一本好书,至今仍会令我时时从记忆中翻出,读来得益。  不久前又接晓鸣兄来电,说近几年他从“冷摊”上搜集到欧阳先生谈论书法的文稿25种,征得欧阳先生同意,即将编定付梓,爰命我作序,并把那十多万字
课程概述  活动针对初中生物课中对能力层面“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的教学要求,以“水生生物晚上睡觉吗?”为问题导向,综合利用水族馆各类活体展示生物,充分利用展厅时间空间资源、多媒体教室和观察器材等教学资源,在7 天时间内,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提出假设,制订观察研究计划,夜宿水族馆实施观察,记录并整理数据,交流讨论并得出结论,以论文和演讲汇报的形式展示分享成果,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
大型画册作为艺术发展重要的载体,历经多年,编辑手法相对成熟稳定,想有所突破,必须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中国艺术家画库文献》在前人基础上,结合江苏美术出版社这一著名艺术出版品牌所积淀的创新能力和营运能力,力图全面突破,以促使画册出版这一专业出版活动在新时代里继续有所作为,可以继续代表当今艺术与出版的最高水准。  《中国艺术家画库文献》所体现的编辑理念与思想重点体现在4个逻辑环节上,整理如下,请教方
2012年4月2日,由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北京中间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天真者的艺术—第五届‘爱在蓝天下’绘画作品展”在中间美术馆隆重开幕。在过去的4年中,“爱在蓝天下”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慈善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关爱自闭症群体。本届展览将在延续公益主题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向公众呈现这个群体在艺术上的惊人潜力。  天真者的艺术—当代中国最有想象力的创造  或许能在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