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晋绥边区党的基础教育探索

来源 :江海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1987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时期晋绥边区的小学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战时基础教育的重要历史实践.山西省兴县档案馆所藏晋绥边区档案及相关文献,反映了我党在晋绥边区推行基础教育的具体状况.通过对晋绥边区小学教育政策、教材出版、教育实践以及实际效果的历史考察,能够展现这一时期我党对新民主主义教育道路的探索.晋绥边区的小学教育与战争、生产、社会、家庭紧密结合,最终走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道路.它的成功实践和历史启示,对当前新形势下的基础教育工作亦不乏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旨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发展阶段,其主线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兼顾效率与公平、更加全面和更加广义的高质量发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数字经济的发展、农村消费的扩大、民生保障的投资以及自贸区建设经验的推广是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而培育和巩固这些新增长点,应着力于创新能力的提升、消费需求的扩大、民生福祉的改善和开放格局的重建,重点从高等教育质量提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提升和自贸区建设高质量发展四个方面来优化制度安排,以在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的关系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议题,批判实在论为探讨该议题提供了新的资源.批判实在论提出了系统的社会科学哲学理论:一方面,它论述了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指出前者是后者的小工;另一方面,它从社会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角度论证了社会研究的科学性,捍卫了自然主义.以批判实在论为工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得到了完整说明.首先,"科学"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质理论的形容,哲学的作用在于解释实质理论的科学性.其次,由于马克思对社会存在的一般看法与批判实在论社会本体论一致,因此其应用的研究方法与批判实在论对社会科学
依托价值链重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互联网+"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全面进入传统产业的生产函数,将改变传统产业价值链的形态,促使传统产业价值链从单一价值链转向综合型价值链,从刚性价值链转向柔性价值链,从依赖型价值链转向自主型价值链.与此同时,"互联网+"也为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遇,将通过驱动企业平台化、价值链模块化、价值链虚拟化促进传统产业价值链重构,从而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与改革开放相伴生的新的社会阶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也是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是以一种新的社会团结机制凝聚社会合力的过程,涵括价值引导、民主协商、合作机制以及社会整合、文化融合、风险治理等内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实践路径主要体现在党建引领、民主协商、公众参与三个方面.从理性化、法治化和公共性的要求出发,需要进一步完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体制机制,构建其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法律保障体系,并加强对新的
新时代的社会科学要回到"实践",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这是为了回应中国社会科学的根本性挑战——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脱离了中国实践的社会科学,即便从其表面看是热闹的,也摆脱不了现实的乏力感.因此,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传承中国社会科学的实践传统,并批评反思西方社会实践理论,聚焦现实困惑、提升理论自觉与强化实践关怀,从而实现社会科学的实践回归.
倪思(1147~1120),字正甫,南宋湖州归安人,世称齐斋先生,乾道年间进士.一生历任文翰之职,晚年因得罪史弥远而补外,死后15年才追谥"文节",《宋史》有传.《宋史》卷三九八《倪思传》载:"除兵部尚书兼侍读,求对……徙礼部尚书.史弥远拟除两从官,参政钱象祖不与闻,思言……弥远怀恚,思请去益力,以宝谟阁直学士知镇江府,移福州……久之,除宝文阁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嘉定十三年卒,谥文节."(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115~12116页).
期刊
谈允谦,字长益,丹徒(今江苏镇江)人.明诸生.工诗文,参与冒襄、阎尔梅、顾景星、丁耀亢、潘陆等人之社事,以诗文气节相砥砺.喜出游,明亡后,往来京师、湖广等地,会友论文.晚归故里,以著述自遣.所著有《李贺诗注》《山海经注》《三山志》《树萱草堂集》等.(《(康熙)镇江府志》卷三七,清康熙二十四年刻本,第31页下)谈允谦为著名明遗民,而其生卒年向无明确记载.
21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市场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艺术市场之一.中国艺术市场的崛起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个在市场化转型背景下的复杂社会过程.国家的文化治理转型、资本的金融化运作以及地方政府的"创意竞争"构成了中国艺术市场崛起的三重动力学机制.三重机制的交互作用共同塑造了中国艺术市场的面貌和格局.当代艺术市场与传统艺术市场的分化、天价艺术品层出不穷、一二级市场"倒挂"以及艺术与房地产市场的"亲密"关系等中国艺术市场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特点均可从中得到解释.从社会学的视角而言,艺术市场构成了转型
宋人王明清的《挥麈录》是说部名著之一,历来为世所重.其《前录》卷二“唐朝崔卢李郑”条云:“李文和居永宁坊,有园亭之胜,筑高楼临道边,呼为\'看楼李家\'.”国图藏南宋龙山书堂本、明抄残本,此段文字全同.rn居永宁坊之李氏,实为编纂《天圣广灯录》的著名居士、驸马都尉李遵勖,其谥“和文”,而非“文和”.李遵勖(988 ~1038),原名勖,字公武,因选尚万寿长公主,真宗赐婚时特为改名.曾巩《隆平集》卷九载:“初授左龙武军将军、驸马都尉,赐第永宁里.”
期刊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企业与地方社会之间存在着有形的围墙和无形的藩篱,形成了围墙内外两种不同的世界.三线企业大多在外围修建有围墙,有形之围墙造成了三线企业与周边农村在空间上的隔离,并进一步凸显了两者之间的区隔.三线企业与地方社会的区隔更表现在彼此生产、生活与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前者社会关系与社会服务的封闭性等诸多方面.城乡二元体制的分割与对立是两者区隔形成的根本原因和存在的制度条件;作为在备战背景下由国家主导而形成的"嵌入式"单位组织,三线企业的各种社会特性交织作用,是导致区隔形成的直接原因和存在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