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28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乡村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eibei1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分析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28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中10例(35.7%)位于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肿瘤各8例(各28.6%),空回肠交界处2例(7.0%)。病理类型以腺癌、恶性间质瘤、恶性淋巴瘤为主。术前确诊15例(53.6%)。结论早期合理选择内镜、全消化道钡剂造影、腹部CT、胶囊肠镜和电子小肠镜等检查能提高确诊率。对一些反复腹痛、腹部包块,以及不明原因黑粪的患者要高度警惕小肠恶性肿瘤的存在。
其他文献
法官自由裁量权是法理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对它的研究是由对法律确定性价值的关注所引发的,这其中既包含丰富的理论价值,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法官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已经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同。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存在体现了法治条件下人类对法律局限性的认识及解决之道。但是自由裁量权作为一种权力,总是存在被滥用的可能性,如何实现对其正确有效的规制成为实现司法公正这一目标需要迫切研究
目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是癌症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药物研发靶点,本论文运用药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的手段与方法,设计并合成以哌啶三氮唑为结构母核的异羟肟酸类化合物,使其靶向作用于HDAC6亚型,以得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HDAC6选择性抑制剂。方法:本课题通过合理药物设计,设计了21个以哌啶三氮唑为结构母核的异羟肟酸类化合物;然后运用有机化学的手段与方法,分别通过Boc保护、Click反应、脱Boc保
采用氯化镉、氯化锌、硫脲、柠檬酸钠和氨水的溶液体系通过化学浴沉积法合成Cd_xZn_(1-x)S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等表征
科技的极大发展,促使人工智能渐渐与医学图像相结合,医学图像处理成为热门的研究领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处理医学图像已成为发展趋势。通俗地说,图像配准是将两幅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