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应该整合利用的四处内容

来源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eabo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有分散在四个地方、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关联的内容,它们分别是:①第8页至9页介绍“鸦片战争的影响”一目时配合参考的两段楷体字内容以及两幅插图(《鸦片战争以后频繁来上海的外国商船》、《英国运茶快船“海上贵族”号》);②第16页至17页“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内容;③第19页配合第四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安排的一道“阅读与思考”题(武夷北苑农民争相种茶导致“市疲山败”);④第40页“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下面的一段内容。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很好地整合利用这几处内容,因为它们贯穿着一条主线,即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与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之间的因果关系。
  
  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导致中国“纺与织”、“耕与织”的分离
  
  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即完成了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的过渡。机器大生产巨大的生产能力和非常高的生产效率使得英国的工业品不仅物美,而且价廉,这成了“摧毁一切万里长城……的重炮”(马克思语)。鸦片战争后,英国的棉纱在中国的东南沿海造成“纺与织”的分离,在东南沿海已经相当发达的手工棉纺织业内部,人们不再纺纱,只是织布;随着英国棉布的畅销,中国东南沿海成千上万的家庭(小农经济 家庭手工业的家庭)和大量以纺织为生的专业手工业者受到很大的冲击,以纺线织布为生的手工业者大量破产。这些手工业者本人及其家庭都成为英国棉纱、棉布的消费者,英国输华商品的销售市场在逐步扩大。许许多多封建自然经济下的劳动者失去自己原来的职业,劳动力市场也在逐步扩大。结合教材第8页第二段楷体字内容,我们可加深对这一过程的理解。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促进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从中国大量收购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大量的专业丝农、茶农出现。这些丝农、茶农及其家庭所需的其他生活必需品就必须到市场上去购买。外商操纵着中国丝、茶的出口贸易,使中国丝、茶生产依赖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日益殖民地化、商品化。通过阅读教材第9页的第三段楷体字内容以及第17页的课文“1865年,在对外正当贸易中,中国第一次出现逆差。中国出口的大多是工业原料和土特产品,以丝茶为大宗,还有棉花、大豆、药材、猪鬃等。由于外商操纵市场,压低价格,中国出口的商品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中国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我们可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而教材第19页的“阅读与思考”题中,卞宝第的《卞制军政书》里的材料则是对上文外商操纵中国茶叶生产、“中国出口的商品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最好、最形象的说明。同时我们还可认识到,由于那时候的清政府没有、也不会引导农民关注世界市场的变化,导致农民盲目生产,又破坏了生态环境。这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明显的借鉴意义。
  
  3.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刺激中国的传统阶级投资近代工业
  
  通过对教材第40页”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相关内容的学习,我们可进一步认识到: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不断侵蚀瓦解着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创造着越来越大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尽管没有直接导致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但是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非常必要的市场条件和劳动力条件。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商在中国创办的企业、洋务派创办的洋务企业已经出现,这些企业获得的较高利润吸引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阶级——地主、商人、官僚投资近代工业。这意味着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一种预示时代和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的生产方式——中国的近代工业出现了。
  上述基本结论实际上分析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与殖民地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产生之间的因果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作为一种发达的商品经济侵蚀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封建自然经济的过程。所以这些结论不仅适用于近代史上的中国,而且适用于当时所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其他文献
近几年的历史高考试题大多以新情境、新问题为解题设置障碍,增强干扰性,并突出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呈现出“新”、“活”甚至“繁”、“难”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有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叫转化思想或转化策略,即在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时,有意识地将生疏、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简单的问题来处理的思维方式。如果我们在解答一些高考历史题过程中借鉴这种转化策略,对新材料、新问题进行加工处
中国、日本、美国的图书馆均对读者隐私权进行了保护,但在保护的程度和方法上差异明显。中国图书馆有必要在学习日本、美国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本国实际情况,依据宪法和法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发展,基于技术贸易而发生的技术转移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文章通过对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存在的专利问题分析,提出提升中国—东盟技术转移能
[热点材料]    材料一 2009年10月6日(农历八月十八),号称“天下第一潮”的钱塘江大潮如约而至。因潮水受天文、水量、淤泥以及风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次潮水没有达到所预计的“本世纪以来最大潮”,但该日仍有约60万游客拥挤在钱塘江两侧观看涌潮胜景。大潮将近,海宁盐官、杭州萧山纷纷举行观潮节,迎接各地游客。早在9月初,10月6日的海宁观潮楼座位已被预订一空,观潮棚的空位也所剩无几,三星级以上宾
文章介绍项目课程在《零件数控铣削》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及项目课程实施过程中岗位任务的确定、方案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引用、核的方法设计。项目课程教学的应用使学生职业
一、高考对“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要求    笔试要求学生答题必须规范,不仅要字迹工整,而且要准确使用学科术语、科学表述;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过程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将自己的地理思维过程完全呈现给阅卷老师。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的重点。描述问题是建立在具体地理事象上的科学表述?如描述山脉的走向、河流的流向,等温线分布。城市区位特点、气候特征等、阐释问题是指对具体地理问题进行成因分析或加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