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nxin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写作方法以外,还应注重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进而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词汇量,从而促使学生运用平时积累的词汇和语句写作文,使学生写出内容丰富的作文,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和写作水平,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读物,这对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作文成绩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 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
  中图分类号:G356.7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倡导学校教育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中小学一线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帮助他们养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并使他们逐步形成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学生;生物教学;主观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B022.2 文献标
摘 要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是指以阅读文本为载体,通过采取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同步发展,从而突破传统教学“读”与“写”严重分离的壁垒。然而当前“读”与“写”仍然处于浅层结合状态,未能发挥其功能,只有将起点调高一点、类型集中一点、思维开阔一点,真正促进“读”与“写”的有机融合,才能达成预期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部编版;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摘要 在新课标要求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根据高中生的成长特点,打造个性化的课堂,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了解语文知识、学会分析课文内容,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但是由于高中生学习压力大,语文阅读教学时间和内容都无法满足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要求,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需要围绕这些问题创新教学方式,重视阅读教学。本文就当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两项教学内容,都是提高小学生综合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学生的知识视野,是有效积累写作素材的学习手段。而写作则可以使学生的情感采用文字等方式充分地表现出来,提高学生思想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而指向寫作,阅读教学主要是指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关注文本中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表现手法,同时注重文本内容加强理解,综合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师生互动的一种有效形式。特别是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实行提问教学能够有效地增加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活跃英语教学课堂氛围,鼓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提问;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6-0137-01  课堂提问
摘要 区域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活动形式,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成长。在区域活动开展时,可以充分地利用资源,让幼儿进行自主的活动,对于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都起到了作用,值得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去应用,从而帮助自己的教学,也能促进自己学生的发展。现阶段的区域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老师去解决,从而发挥区域活动的作用。本文笔者主要针对增强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幼儿园;区域活动
摘 要在高中体育教学当中,对学生的体育运动训练进行指导,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何让体育训练更加有效,这是体育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就应该关注到学生差异,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对此,本文首先就分析了高中学生的客观差异,然后针对体育训练的有效策略,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可以给广大高中体育教师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中体育;学生差异;体育训练  中
摘要 初中音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结合初中生以形象认知为主的特点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引导同学们通过形象的情境体验来学习乐理知识,获得感知。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初中音乐教学如何以形象情境来引导形象感知提高教学效率进行讨论。  关键词 初中音乐;形象感知;情境;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7-0168-01  长期以
摘 要美术课堂是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学习美、创造美,培养和提升学生审美境界的主阵地,利用美术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学生;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D43,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6-0165-01  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以培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
摘 要对于一个幼儿的成长来说,幼儿阶段的教育相当重要,作为幼儿阶段的教师,除了对幼儿进行常规的常识和品德教育外,还应该有意识的对幼儿的艺术素养和以及音乐品味适当指引,从而培育幼儿的音乐审美,提高其艺术审美能力。因而,幼儿教师本身的音乐素养在其中起到了较大作用,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能够和幼儿爱音乐上互相沟通的技巧,也需要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储备和音乐教育理论常识。  关键词教师;音乐素养;幼儿音乐启蒙;影响